应用型地方大学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产教融合的思考

2021-02-21 08:39杜生民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经济转型产教融合

杜生民

摘 要:军民融合是协调、平衡、兼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要求,产教融合是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的根本需求。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军民融合不但是实现我国国力转化的核心机制,也是推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枢纽。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地方资源禀赋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是成渝地区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经济转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2-0089-04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也在不断增多。我们发展得越快,对外部的影响冲击就越大,受到的战略反弹力就越强。必须把国家安全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强国进程与强军进程相一致进行考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地区)成为国家战略。国防军事工业为主导的“三线建设”时期,成渝地区就形成了门类完备的工业体系,齐全的产业体系和综合配套基础。

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将利于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独特优势和战略意义。成渝地区因其区位特点,对国际市场依存度相比沿海地区较低。中央实际上期望成渝地区成为继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之后的“第四极”,建设极具西部田园风光的科创融合、产教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开放长廊。基于此,本文探讨应用型地方大学(以下简称地方大学)如何在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拓展产教融合,在实现内涵发展中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

一、军民融合与产教融合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民融合、产教融合都属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彼此包含、相互孕育。军民融合旨在推动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由体系结合向系统融合转变,加快军民两用尖端技术的研发并推动形成产业化;产教融合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路径,地方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本身就是产教融合的体现。

(一)军民融合的含义及战略价值

军民融合不是简单地在技术上把军用和民用进行结合,而是将国家安全纳入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规划中,在技术、制度、市场、人才、资源等环节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1],即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实现军民产业共生共赢的新格局。融合的本质是冲破军民二元分离体制,实现在国家利益平台上配置资源,整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国家建设效益。

我党我军历代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军民结合。冷战结束后,在各国普遍削减军费开支的背景下,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国防能力提升,各大国纷纷把国防科技工业作为重点领域,推动军工和民用在众多领域进入深度融合期。而我国正处在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各主要领域的军民融合度只有30%左右。目前,美、德、日、英等国家的军事技术中,军事领域的专用高新技术比重已不到15%,而军民通用技术占比均则达到80%以上。

(二)军民融合中孕育着产教融合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和大封锁导致全球产业变革加剧,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产业组织方式、产业形态、产业布局都将进入深度调整,大国竞争博弈异常激烈。国防科技工业是大国竞争最为激烈,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占庞大体量的地方大学成为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承载平台尤为重要。

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彻底完成,信息化方兴未艾,智能化已经到来。“三化叠加”使我们正处在一个“不颠覆”就会“被颠覆”的新科技和新军事革命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交汇融合形成的新兴领域,是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制高点,也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军民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融合,是产业革命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可以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2],从而拉动经济建设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军民融合与高等教育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军转民”,“民参军”后,军地之间壁垒日趋形成的人才、知识、信息和科技等要素在军地各自系统内循环的局面将逐渐被打破,高等教育正在由封闭单一的“地方系统”逐步走向成熟开放,二者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当使命、协同发展应该是高校实现转型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军民融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

2016年教育部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高校服务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要求,确立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原始创新等领域的突出地位,为高校成为推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指明了方向。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军民深度融合包括“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基础领域资源共享、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科技工业、军事人才培养、国防动员”六大建设体系[3]。军民融合强调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和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又是高等教育的優势职能。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无论综合型高校、特色型高校还是部属高校以及地方高校,都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基本职能。“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专业”赋予高校在各自类型定位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更加强化和凸显了这一使命职能。为此,可尝试构建军民融合与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机制,探索两大战略协调发展的推进路径与耦合机理:依托高校“双一流”建设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纳入普通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将军事人才培养融入普通高校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军事人才培养[4]。

(二)高等教育面临提升内涵发展,服务国家产业转型的挑战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是高校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履行五大职能的重要载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关键渠道。2018年,中国毕业了750万名大学生,其中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硬核专业有470万名,几乎是美国的10倍。再过几年,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将接近2亿,接近全美的工作人口。

中国要实现从“国外创新,中国生产”到“中国生产,中国创新”的蜕变,推动军工和民用产业聚集发展,必须通过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口红利”转变成“人力资本红利”、“工程师红利”。军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制造业的皇冠”。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无人机作为军民两用飞行平台,具有技术先进、产业链长和涉及学科门类广泛的特点,正好作为中国工业 4.0 和互联网+战略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带动高校工业各学科各门类的创新发展。

(三)成渝地区军工产业资源雄厚,但高教资源薄弱且发展不均衡

20世纪60年代,成渝地区大批国防军工企业新建、科研院所内迁,成为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核工业、兵器和电子科研生产基地[5]。因东西部经济差距,教育尚未与社会经济形成良性发展互动机制,人才单向流出明显,创新要素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优质高教资源主要集中于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实力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差距较大,削弱了国防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要将成渝地区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防军工战略基地、军民融合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提升军工产业转型升级动力,就必须重视并且优先发展区域的高等教育。

发达经济区必然是科技创新区,即大学、研究院所、研发机构密集的区域。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从区域分布看,刚好立足于我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关键性不言而喻。如果按地区经济密度来看,成渝地区明显最弱。“塌陷的中部”大致包括四川的遂宁、资阳、内江和重庆永川、大足、潼南、荣昌、璧山、铜梁等成渝发展主轴线上城市区域,这里布局的主要是扩招后新建地方大学,学科布局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不够,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明显不足,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三、军民融合嵌入学校整体发展框架,以产教融合促进“双一流”建设

军民融合发展与高校“双一流”建设两大战略目标在使命上都指向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一根本目标。“军转民”,“民参军”,目前仍然存在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壁垒等问题,加之对军民融合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削弱了普通高校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支撑和推进,制约着地方大学产教融合的空间拓展,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

(一)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拓展产教融合空间,解决高教资源供给与国防军工需求间的矛盾

从高校的外部关系看,国家战略理应对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发展产生引领和再塑。解决高校教育资源供给与国防科技工业需求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应该在战略牵引、学科反思、学科群建设、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等开展研究[6]。当然,目前即使在国防特色高校中也存在思想意识淡薄、缺乏对军民融合全面系统认识问题,仅仅是在国防特色学科上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尚未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路径,包括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路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国防特色学科交叉融合路径、军地文化融合建设路径等推进机制[6]。

正在推动的对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放管服”,其主要目标就是打破高校内部管理以及与外部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壁垒,扭转“封闭、低效、分散”的局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协同优势。国防军工特色高校的发展有机制优势和路径依赖。成渝地区军工资源禀赋雄厚、军工特色高校稀少,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发展基础和学科优势,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积蓄后发优势,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把军民融合嵌入学校整体发展框架,以产教融合促进“双一流”建设。

(二)培育政、产、军、学、研、企等多方共同参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

目前,地方高校参与军民融合面临比产教融合更难突破的壁垒,突出表现为技术转移存在壁垒、科技资源重复利用、军民各部门协调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不能满足需求、不同文化融合不够以及保密管理存在问题等[7],这些体制机制束缚了地方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2019年颁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为5G时代产教融合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融合发展创造交汇点,构建城市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的骨干神经网络,形成全方位实质性产教深度融合的改革新路径新机制。

目前政府正在引导支持高水平大学在“塌陷的中部”地区办学,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形成与城市产业集群配套的高等教育体系,打造支撑成渝地区发展的高等教育“脊梁”。宜宾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地处成渝双核中部区域,是成渝贵昆四大城市“X”交汇处中部顶点的工业城市。目前宜宾大学城已经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全国高校10余所,已有11所科研机构、2个院士工作站,这些科教支撑将助力宜宾实现“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市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的发展目标,在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中探索政产军学研企紧密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及价值共享機制。

(三)对接地方产业集群,紧扣地方产业特征,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

地方高校的生命力是“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竞争力是“特色鲜明,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专业。要扭转专业基础薄弱、特色不明显、对地方经济贡献率低的状况,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应以地区经济需求为导向,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形成及时有效的呼应;关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新态势,瞄准与专业集群密切相关、与地方产业高度匹配的学科方向[7],专业群建设在学科沉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寻找特色专业建设的结合点,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由“破冰期”进入“深水区”。

成渝地区千亿级军工产业的集聚将催生广阔的产教融合市场需求,从而为高校特色专业集群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土壤。成都市正在建设信息安全、核技术、激光产业的综合性军民融合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航空航天、新材料、核工业、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德阳市重点打造核电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绵阳市重点建设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和航空新城“三大创新城”[8]。

结语

成渝地区地方高校的产教融合应该将军工行业需求、企业资源与产业专家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探讨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材体系、校企联合实验室、企业兼职师资等产学协同育人创新模式与途径。无论是军民融合还是产教融合,对于地方大学而言,要做到“融合”就要将企业需求、技术、资源、案例、师资、平台与环境等引入高校,为学生提供实习实战场所,培养学生面对产业实际问题的求解能力和职业素养及竞争力,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成才。所以,地方高校的产教融合只有“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成为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力量,才能形成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生机勃勃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地方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良.军民融合是什么[J].商业观察,2019,(8):34.

[2]  陳志新,邹大挺.从大国竞争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J].云梦学刊,2019,(11):35.

[3]  游光荣,闫宏,赵旭.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9.

[4]  李海红,张建卫.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双一流”建设战略:耦合机理与推进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6):23.

[5]  王毅.三线建设中川渝地区冶金企业发展与布局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2.

[6]  张建卫,乔红,陆云泉.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4):65.

[7]  张晞,顾永安,张根华.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推进策略——基于江苏20所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调研[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26.

[8]  李晓东,危兆盖.军民融合成为四川创新改革主题[N].光明日报,2016-07-19(3).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经济转型产教融合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