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标志性符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App 开发
——以广西融水苗族为例

2021-02-22 12:12龙晓添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融水标志性苗族

龙晓添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多民族聚居的广西,汇聚、融合了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形式,积累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层叠着复杂的历史传统、文化逻辑,需要系统地分类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珍贵的文化资源,释放其中的文化力量。梳理、总结广西各族标志性符号能让这种多元丰富的文化系统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优质的“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是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语境,而符号有一定的生命历程,标志性符号生命力的激发与非遗保护相契合。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标志性符号能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存在,实现文化沟通、文化传承。2005 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方式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保护方式。本文在研究中尝试通过符号学相关理论视角,将纷繁复杂的广西多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以民族标志性符号为线索来梳理文化事象,与非遗符号关联,通过数字化的处理,以App 的形式展示其整体形态。限于篇幅,在此仅以广西融水苗族为例来呈现。

一、标志性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人的精神,人的社会,整个人类世界,浸泡在一种很少有人感觉到其存在却没有一刻能摆脱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叫符号。”[1]1符号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学术思潮,经历了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语言学模式、卡西尔(Ernst Cassirer)“文化符号论”、皮尔斯(Santiago Peirce)逻辑—修辞学模式以及巴赫金(Mikhail Bakhtin)形式研究文化的传统[2]13。虽然中国文化极具符号学内涵,但是相关符号学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才比较广泛地展开。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符号学基本理论研究、语言符号学研究、符号应用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国学术界的这些回应也是分阶段的,始于语言学到以皮尔斯三分法和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切入,探讨符号的多义、非体系性和未完成性,再到兼容并包的关注。

皮尔斯认为标志性符号(indexical)是符号在使用中的具体事例,会随着时空变化,因此赋予解释者解释的自由。而解释项遵循“首要原则”(leading principle/guiding principle) 或“推理法则”(rule of inference)。按皮尔斯的理论,“标志”是借邻近、近似或因果诸关系与其指称对象联系在一起[3]9。学者们也将标志性符号的概念运用于阐释具体学科和具体文化事象的研究。乌丙安借用符号学相关理论详细地分析了民俗符号的提出、结构、言语和非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民俗符号的民俗所指以及中国古典民俗“符号”[4]。刘铁梁提出“标志性文化”概念以反思传统民俗研究和民俗志书写模式,指出所谓标志性文化是对一个地方或群体文化的具象概括,能反映一个地方特殊的历史进程,体现民众集体性格、共同气质,丰富的文化内容深刻联系着民众生活方式[5]50-55。其中也有针对广西标志性符号的相关研究。梁昭将“刘三姐文化”视为文化的表征梳理并分析其文化意义和表述语境[6]。潘琦等梳理了多个学科最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广西文化符号[7]。以标志性符号为切入点的理论研究为符号研究的延伸与拓展提供基础,利用标志性符号指导具体学科领域或文化事象的研究则为此提供了可操作的研究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认为已成为“一个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并且在这场运动中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制定了新的法律,新的公共文化政策”[8]14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从各个层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是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语境。符号有一定的生命历程,标志性符号生命力的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高度契合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标志性民族符号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单位”元素,有助于实现文化沟通、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术语使用也几经变化,总称性术语也在后来的申报条例和申报书编写指南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解释为“文化表达形式”(cultural expressive forms)和“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文化表现形式是民俗保护与概念的演化,文化空间则是本土立场与概念的拓展[9]8-12。1997 年马拉喀什“国际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专家磋商会”中文化空间被界定为以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传承方式为核心的地点和周期。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非物质遗产的“文化空间”概念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于有规可循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戏剧表演,传统习俗或各类节庆仪式;另一种表现于一种文化空间,这种空间可确定为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域,但也可确定为具有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时间;这种具有时间和实体的空间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是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表现场所。”[10]32005 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将“文化表现形式”定义为:“个体、群体和社会创造的具有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11]5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框架是基于对“文化空间”“文化表现形式”阐述的,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元,而文化空间也是时空交错的。民族标志性符号则能将二者较好地关联在一起,对于理解、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重要的意义。标志性符号的产生、传承基于“文化空间”有赖于特定而稳定的“文化表现形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保护”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1]22。非遗保护的措施有明确的界定以保障可操作的具体保护措施与设计。每一项非遗申报都有明确的流程,相关责任保护单位的保护责任也是明确的,而责任保护单位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并不是排他的,反而是希望关联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基于民族标志性符号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要寻找一个比较有效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灵活多元的方式对非遗进行梳理,并以更有效的方式推进其宣传和传播。

二、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水苗族自治县,“东邻融安县,西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连柳城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毗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从江县”[12]1,“面积4665 平方公里,2018 年人口52.2694 万人,其中有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人口39.6879 万人”[13]。根据《融县志》,融水春秋战国时期是百越属地,秦属桂林郡,汉属郁林郡,隋置融州,唐改融水,宋元明复改为融州以后,又降为融县,相沿至今[14]53。文化的区域差别异彩纷呈,既蕴含着文化演进的特点,又形塑了区域文化个性,从内在的价值观到理念和行动深刻影响着不同文化空间中民众的生活格局,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15]9-11。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融水文化特色鲜明,民间生活活跃,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从非遗保护的文化空间视角看,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苗族文化(融水)生态保护区”设立于2013 年,以融水苗族自治县辖区为主体,辐射到周边苗族地区,旨在对区域内集中分布、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存完整的苗族传统文化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16]。

(一)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

民族标志性符号指固定在一定民族空间内的民众生活中传承的,承载着特殊的社会生活积淀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着浓郁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彰显着地域、民族特色的构成要素和标志。

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符号的构建与交流,通过抽象的思维将文化符号化,以便更有效地互相交流、认识世界、创造文化[17]6。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指出人就应该被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是生活在符号宇宙之中的,以文化形式的符号交流实现与世界的关联[18]43。其哲学思想启发着符号学研究,符号被视为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并认为文化就是符号文化,符号用感性的标记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17]8。“符号”很难有一个达成共识的定义,但符号体现的是一种意义和关系,即符号形体、对象和解释项构成的三元关系[19]50。

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视角关注融水苗族日常生活,从地方史志、文人笔记、田野调查中,搜集、整理其中包括物质民俗、生活生产民俗、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信仰民俗、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各领域体现其民族特色的标志性符号。这些符号是固定在民众生活中传承,承载着特殊社会生活积淀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着浓郁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彰显着地域、民族特色的构成要素和标志。这些符号都是复合的符号,结构相对复杂,表述的都是三元的结构关系,而且这些标志性民族符号都有相对较长的生命历程,不断积累、沉淀,约定俗成而内容不断丰富,基本上延续至今依然有活力。因此,这些标志性符号是稳定的、社会化的、常识性的符号。皮尔斯将复杂的符号系统分为像似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以下所使用的民族标志性符号为象征符号。如果将服饰细化为图案,也就包含了像似符号,是以呈现民族历史、文化特征为主的具体意指的标志性指称。如果根据吉罗对逻辑符号和情感符号的区分的意指方式,标志性民族符号有情感符号或美学符号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些符号是诗学意义的意指,同时也有技术编码所意味的“客观的、真实的、可观察到的和可验证的一些关系”[19]51-52。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审美符号经由技术编码边界清晰地呈现。

民族标志性符号的整理依据以下原则:第一,以民族的人文传统、民族认同、社会变迁为标志性民族符号的梳理依据,展现的是本源性的民族特色,而不是知晓度。第二,通过文献梳理获得的地方志、民族调查资料、各民族民间文学集成里的相关内容。第三,研究关注热点,通过梳理各相关重要期刊的论文、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获得这些标志性民族符号。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对象。除此之外,由于广西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程度相对也比较高,有些文化现象虽然被认为是某一个民族的,但其他民族也有类似的文化事象,本文尽量考虑到基于文化空间的独特性与代表性。另外,标志性符号的列举也无法穷尽,研究中可仅选取部分相对有代表性、概括性、包容性的符号为例证。综上,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可归纳为传统节日、服饰和音乐舞蹈。

1.时空流转的传统节日:坡会、苗年、拉鼓节

由于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融水苗族很多传统节日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享,但也有很多非常独特的节日,承载着特有的文化传统与内涵,成为融水苗族的标志性符号,比如坡会、拉鼓节、苗年。

坡会是苗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囊括了很多节日内容,不同的地方节期不定。据《岭表纪蛮》载,坡会“在桂称为‘坡会’,在黔称为‘跳厂’,其会期多在‘正月年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八月中秋’‘九月重阳’等日,而春期为最多”[20]176。坡会是根据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具体需求逐渐形成的民族节日,节日内容包括芦笙赛、爬杆赛、斗马、赛马等,既感谢自然的赐予与呵护,禳灾去祸,又能尽情娱乐,并且在男女婚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苗年是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苗族过年时间不一样,融水苗年是在腊月初一到十五举行,人们包粽子、炒米花、打油茶、杀年猪,年夜饭时要将猪肝、粉肠、猪颈、香肠一起放入酒杯,按辈分吃,被称为“吃开节酒”。新年要将旧水倒尽,焚香烧纸并将小白石头放入井内以“买水”换新水,寓意万象更新[21]409。

拉鼓节是广西融水、三江一带苗族的传统节日,三年、七年一小祭,九年或十三年一大祭[22]166。还有每隔十二年举行一次的,为悼念过去十二年去世的先人举行仪式,以求福避凶[23]25。“拉鼓”,即要竞相拉动用泡桐木刳制的鼓,而制作鼓的木头需要由专门人选定。也称“大鼓”“小鼓”,或又称为“小节”和“大节”,小节,杀猪三头,竞拉五尺长的小鼓;大节,杀猪十三头,竞拉一丈三尺长的大鼓。整个拉鼓节活动分箍鼓、拉鼓和送鼓三个阶段,拉鼓是为最高潮[24]207。

2.多彩灵动的服饰

苗族服饰丰富多彩,苗锦、刺绣、亮布、蜡染布、半亮布、毛布、花纹布、格子布都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并用于制作适用不同年纪、场合的服装。“蜡染布在过去用于缝制裙子和百鸟衣,如今也用作妇女的头巾。亮布和花纹布,一般用为青年人的上衣布料……毛布和半亮布多为中老年人的穿用布料,格子布和蓝布多用作被里、婴儿包和童装。”[25]212-213根据《融水县志》,境内苗族服饰大同小异,男子穿直领对襟短衣,大裆裤,缠青布头巾。女子着无领对襟上衣,彩色腰带交叉系于左腰侧,衣襟、衣脚、袖口均饰有苗锦装饰,系菱形花纹胸围,下穿齐膝短裙或再套百褶裙,绑小腿筒,头戴蜡染头巾或盘发髻。融水苗族喜爱银饰,当地苗族民间艺人用银块银毫或银质废旧品打制成头圈、头盔、十八罗汉帽、银簪、耳环、耳坠、项圈、胸蝉、戒指、银铃等,“银饰根据种类,有的雕龙刻凤,有的打制成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图案。其工艺精湛,图案别致,千姿百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25]239-240

苗族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精美[26]667,服装上绣有各种花鸟虫鱼,银饰起伏的清脆悦耳,从制作到穿着,每个细节都蕴含着苗族民众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也是最具代表性与辨识度的民族符号。

3.流淌于生活的旋律:果哈、芦笙

融水苗族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音乐舞蹈,人们在不同的日子,以旋律和节奏感受时间的流淌,其中果哈和芦笙是最具特色的标志性符号。

果哈是在叙事古歌“果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唱形式,每逢农闲或节日的夜晚,众人围坐在一起听歌手自拉自唱。“果哈的唱词,有格律较为严格的五字句、七字句,也有自由体。曲调低回婉转,适合表达深沉的情绪。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唱词格式‘西松盈’,每句唱词都重复一次,但句尾的字需用同义不同音的字。如上句末一字为‘村’,下句末一字则可以用‘寨’。”[27]161果哈的演唱由一种弦乐和铃板伴奏,其中的弓弦乐器也称为果哈(嘎嘿),意即“瓢一样的乐器”,是专用于伴奏唱叙苗族古史传统曲目的苗族民间唯一的弓弦乐器,也称为“苗琴”[28]248。果哈传统曲目内容相对固定,唱词精炼简朴,文白相间、雅俗并用,以塑造含蓄文雅而又通俗易懂的形象;大量运用联绵词,唱词迂回叠递。果哈的传统曲目唱词一般押调不押韵,“每句的最后音节都押在相同或相近的调值上,与唱腔单一乐句重复的曲体结构相吻合。古史曲目唱词的体裁多采用问答式,类似民歌中的‘盘歌’,既具有故事情节的结构灵活多变、又有着便于记忆和流传的特点。”[29]649

芦笙是西南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常见的吹奏乐器,其制作和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生活中,在乐舞、婚恋和祭祀之中都广泛使用,是融水苗族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4.特色饮食:糯米油茶百草汤,嗜酸喜辣酒为礼

融水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促使当地民众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融水苗族传统农作物以糯米为主,粒大质优味香,既可为日常主食,也可经过加工制成各种美味的点心。由于居住环境潮湿,应运而生了酿酒饮酒、打油茶、嗜酸的饮食习惯。苗族借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自制酒曲酿泡酒、甜酒和烧酒,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均以美酒待客。“打油茶”配上蒸熟晾干的糯米,提神祛湿气。“苗不离酸”每家每户都有酸坛子,腌制荤酸和素酸,平时爱吃酸,红白喜事也离不开酸。牛、羊百草酱即“牛瘪汤”,是苗族特色饮食,将牛羊苦肠里的汁液倒出过滤,将牛羊肉切片加入茶辣、紫苏、辣椒、姜蒜、酒炒至半熟,加入苦胆汁煮沸而成,清胆明目,消炎去毒,助消化[25]273-275。

(二)融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是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语境。符号有一定的生命历程,标志性符号生命力的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高度契合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标志性民族符号能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文化沟通、文化传承。表1 为融水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表1 广西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结合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列入名录的融水苗族非遗项目基本上都与其相互关联,坡会、拉鼓节、苗年都作为独立的项目列入非遗;服饰关涉苗族刺绣、亮布制作技艺、蜡染手工技艺、服饰制作技艺、织锦技艺、银饰锻造技艺;果哈艺术列入传统音乐类;与芦笙相关的非遗项目包括芦笙音乐、芦笙制作技艺;油茶制作技艺也是独立的非遗项目;坡会与芒篙节的时间是重叠的,坡会期间又常常有打同年活动,新入选的芦笙柱制作技艺也与坡会紧密相关。节日活动中服饰、音乐、饮食都是民族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App 设计与应用

(一)App 的设计框架与具体内容

基于目前能下载的非遗App 现状,结合广西的特点和研究内容,“融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App”拟在主页面设置以下几个标签[30]38:融水概况、苗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融水概况包括融水县历史、地理、交通三个内容;苗族文化包括民族概况、标志性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际级和自治区级非遗;节日包括一年中融水苗族所有节日的相关内容。主标签下拉栏显示次级标签,点击可以跳转相应页面,都关联相应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内容。

“融水概况”页面历史、地理关联具体文字和图片内容,而“交通”关联可共享的高德电子地图为蓝本的地图信息,分为三个地图呈现以下内容:苗族(融水)文化保护区地图、融水地形地势图、融水交通图(公路、铁路),可通过共享地理位置实现实时导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标注在地图上。App 将地图上相应的各级公路、铁路,地形、地貌(天气),标志性符号,非遗项目与具体内容关联,点击显示详细介绍。“标志性符号”关联上文中梳理的苗年、拉鼓节、坡会为标志性符号的苗族特色节日时空的内容;融水服饰;苗族饮食;以果哈、芦笙为代表的音乐舞蹈。“非遗名录”关联融水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简介,其中与标志性符号重叠的内容是共享的,跳转到同样的页面,由此,“非遗”和“标志性符号”既各自遵循自身的构建逻辑呈现,又避免重复设置内容,还能更好地将二者关联。“传统节日”的设立是为了将一年的时间流转更清晰地在融水这个文化空间中呈现有规律的生活律动,并为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服务,让App的使用者能清晰地看到融水在什么时间有什么节日,并实时将节日活动、交通信息关联其中。以上内容都会实时更新。

(二)App 的制作与运用

研究制作非遗App 使用的App Inventor,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图形化操作性强、拓展性好、后期维护便捷的一款创新、开发App 的工具[30]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行各业对App 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因此Google 研发的App Inventor,“极大地降低了手机应用开发的门槛,开发App 不再是程序员的专利,普通人通过简单的学习也能轻易地制作出属于自己的App”[30]5。可见,App Inventor 有助于将各种文化元素转化为大众享用的资源,将广西民族文化以非遗的视角通过这个App 可以更立体、更具文化逻辑的方式向大众展示,ask 格式适用于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

App的制作使用的是App Inventor2 WxBit 汉化版,可在网上免费下载集成包,这个集成包里包括AI2 的设计页面和AI2 伴侣。AI2 设计页面可以按流程设计页面,并相互关联,页面之间可以通过逻辑、文本、数字、变量等形式互相切换,因此可以实现前文各种内容的关联,构建一个研究设想的立体文化展示框架;AI2 伴侣可以同步显示页面关联,可以随时检查所建立的关联是否有效。逻辑设计页面的左侧内置块可以设计不同页面之间的不同关联,“逻辑设计里内置块里面有很多功能丰富的代码块,其中就有将两个字符串组合一起的代码块”[30]24。利用文本模块、列表模块等形式可以根据页面的关系,安排不同的内置模块的关联,然后再在AI 伴侣中检查链接是否有效。

App 使用的所有图片都是笔者拍摄的,文字部分来自于研究梳理的内容,依据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来指导各页面的关联。

主页面显示App 的名称(图1),上端设置搜索栏,可以在其中搜索相关内容,与关键词联结即可跳转,在上侧设置四个按钮,分别是概况、标志符号、非遗名录、节日,点击每一个按钮就自动跳转到相应的页面。点击相应的图片也会跳转相应内容。中间设置苗族油茶、百鸟衣、吊脚楼的图片,点击即可跳转苗族饮食、服饰、地理环境等相关内容。下方可以直接点击高德导航、生态区和近期活动按钮跳转。

图1 广西融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App 首页

点击“高德导航”页面,自动链接高德地图,实时为使用者提供导航需求,并在右侧关联融水、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图、地形地势图、交通地图(图2)。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图标识相应的非遗项目、非遗保护机构、研习所等空间信息,点击即可跳转。主页面点击“标志符号”,跳转“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图3)页面,按笔者的分类呈现所有梳理的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上面设有搜索

图2 App 交互地图页面

图3 App 融水苗族标志性符号页面

从主页面点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4)即进入相应页面,上方是国家级非遗,下方是自治区级非遗,点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跳转到国家非遗的页面,下拉有苗族坡会相应介绍;点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跳转到自治区非遗,下拉有融水自治区级非遗的介绍。点击具体非遗项目的按钮即链接到相应的非遗项目,下面设置三个按钮:详细介绍、图片、视频,分别关联不同的非遗资料。例如,点击“苗族系列坡会”即进入坡会专题页面,可以在搜索栏搜索相应内容,如有合适的关键词匹配即可跳转,下方不同按钮会跳转与坡会相关的各类信息,最下面有按钮跳转其他页面,点击图片会进入坡会视频和图片库。

图4 App 非遗名录页面

“融水苗族节日活动”在“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个空间中引导一条以一年为流转的时间线索,通过清晰的时空交错来呈现苗族文化,并为使用者提供便于查找的资讯。点击相应月份(农历)即跳转到此月融水的所有传统节日,以二月为例,包括春社节日、花炮节的介绍,并实时更新当年的节日资讯。栏,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如有合适的关键词匹配即可跳转,点击相应标签即跳转该标志性符号的详细介绍。

结 语

融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App 尝试一种立体呈现民族文化的探讨路径。从民族文化事象中提炼标志性符号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其呈现的路径和逻辑,由此便于厘清民族文化的线索。标志性民族符号属于有系统的意指方式,在民族文化的漫长传承过程中,虽有所变化,但始终处于动态稳定状态。文化最终指向的是“人”,而非“文化样式”,“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心。民族标志性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的认知和交际的需求,通过这些标志性符号,民众在共同的文化圈中达成认知和理解,虽时间流转、空间变化,但仍以其丰富而多层次的方式将其表述并传承,并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交流,实现民族认同,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将民族文化化约成标志性文化符号去理解,同时通过梳理标志性民族符号来讨论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是对符号的聚形和散形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是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语境,标志性符号生命力的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契合。

猜你喜欢
融水标志性苗族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融水糯米柚种植栽培管理与技术探究
“熊出没,注意”的由来
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
标志性工程撑起中建三局二建华南公司金招牌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