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治措施

2021-02-22 03:24马鹏程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枯萎病发生特点

马鹏程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已经从单季向全年转变,这为我国大棚西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大棚西瓜枯萎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危害西瓜的品质及产量,所以就要针对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点,提出绿色防治措施,保证西瓜的产量,减少瓜农的损失。因此本文对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枯萎病提出有效的绿色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棚西瓜;枯萎病;发生特点;绿色防治措施

西瓜枯萎病也被叫作萎蔫病,在出现病症的初期,西瓜会表现出萎蔫的现象,但是在每天早晚会恢复,而经过数天后西瓜就会出现枯死。对西瓜的生长有极大的危害,且发病较为普遍。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高达10%-30%,严重危害西瓜的品质及产量,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西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西瓜枯萎病,会严重影响瓜农的收入。本文对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点

1.1 传播途径多元

枯萎病的病菌可以通过腐熟的土壤传播,还可以通过施肥、播种与浇水等各个途径进行传播,使得病菌传播途径多元化。在西瓜种植的土壤中,西瓜枯萎病的病菌会以菌丝、孢子的形式藏于其中,经过一个冬天之后又能继续繁衍生息。这说明该病菌不仅十分顽强,而且具有较为持久的生命力。

1.2 适应大多数温度

枯萎病的病菌适应于大多数的温度,一般在几度到三十几度的温室之间,该病菌都能存活和繁衍生息,因此在这个温度范围都有可能发生该疾病。同时江苏地区环境湿热,很容易造成西瓜枯萎病大面积的爆发,对西瓜的产量与品质造成极大影响。

1.3 危害程度高

枯萎病是土传病害中的一种,在pH值4.6-6的土壤中发病较重。一般情况下如果瓜农对田间管理不合理,或者田间管理存在问题时,枯萎病对西瓜的危害程度也就很严重。当西瓜被枯萎病感染后,病菌从西瓜根顶端的细胞间隙侵入,边增殖边使细胞间隙爆开,然后到达中心柱,同时产生毒素对中心柱造成危害,并不断加深侵染的速度与程度。在侵染过程中,病菌也在不断地进行增殖。西瓜受到侵染之后,它的根部导管会逐步被堵塞,从而破坏根组织,使得水分的流通受到阻碍,影响西瓜的生长。

2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类型及原因

大棚西瓜枯萎病对西瓜的成长会产生极大危害,严重时会导致西瓜绝产。该疾病的蔓延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对该病进行有效控制,极有可能造成整個西瓜田的疾病蔓延。大棚西瓜枯萎病的类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2.1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类型

2.1.1 猝倒型

在西瓜的苗期,当发生枯萎病后,最为常见的类型便是猝倒型。在这个时期当瓜苗叶受到损害后,会在失水的情况下,出现萎蔫下垂,然后造成茎基部萎缩变褐,在时间的推移下,瓜苗发生猝倒及枯死。

2.1.2 侏儒型

在西瓜的伸蔓期当发生枯萎病后,很容易导致病株在生长期间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生长缓慢与瘦小的情况,并且表现为叶片发黄、叶片的边缘弯曲的症状。虽然一部分病株会呈现直立的形状,但是根系会出现发黄等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会出现枯死。

2.1.3 萎蔫型

西瓜结瓜期是萎蔫型的多发时期,也是枯萎病最为典型与常见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萎蔫的症状分为全株、尖端、部分蔓枯死三种。全株枯死主要是整个植株都枯萎;尖端枯死就是在同一个蔓上一部分尖端的蔓枯死,但是其余部分蔓没有枯死;部分蔓枯死是在同一个植株上,有的蔓枯死,但是有的蔓是正常的。

2.2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原因

2.2.1 菌源基数充足

大棚西瓜种植一般是连片进行的,这时就会导致连作田块的增加,同时如果存在棉田和西瓜田套种的情况,很容易出现棉花枯萎病菌对西瓜植株的交叉感染,从而使得西瓜枯萎病的出现。

2.2.2 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棚内的温度较高,当温度维持在25℃以上,达到了病菌迅速萌发与生长的生长环境,且又遇到连阴雨天气时,枯萎病会加重,一般在4月底5月初是发病高峰期。

2.2.3 种植土壤有利发病

在土壤中,西瓜枯萎病病菌的存活时间较长,尤其是在砂壤中的存活时间更久,这也为枯萎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2.4 种植的品种不抗病

在大棚西瓜品种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如果选择京欣系列、红玉系列,这些品种对枯萎病抗性较低,无法确保西瓜的健康成长。

3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农业防治措施

新时期我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各行各业都要求实现绿色生产,大棚西瓜的种植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大棚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方面,要实施绿色防治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效控制大棚西瓜枯萎病,提升西瓜的产量与品质。大棚西瓜枯萎病的绿色防治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3.1 轮作及清洁瓜园

选择非瓜果类的作物与西瓜进行轮作是防治西瓜枯萎病的一种最好方法,较为常见的方式为水稻田和西瓜田每隔1-2年进行一次轮作。同时也要及时对瓜园进行清理,清除病株,防止对健康的植株造成影响。如果是出现了枯萎病的瓜田,要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3.2 瓜园的优化选址

在大棚西瓜的选址期间,一定要做好瓜园的优化选择。首先,大棚要建在地势较高的地块,这样便于排水。且需要保持土壤的肥沃,方便灌溉。在种植前,要深耕土地,深度需控制在25-30cm。为保证西瓜根系的发育,要确保土壤的通透性与肥沃程度。

将碎稻草撒入到田间,碎稻草的长度为2-3cm,重量为350kg/亩,然后对土壤进行深翻,将土壤与碎稻草进行充分的混合,浇水让混合的土壤与碎稻草湿透。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并将塑料薄膜周围用岩石压严实,然后将大棚关上,关闭的周期为20d左右,让大棚的温度升高,以杀灭枯萎病病菌。

3.3 施足底肥

底肥对西瓜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增强西瓜抗病能力方面。所以在第二年春天定植前,瓜农要及时进行底肥的施加,底肥需要的是腐熟的农家肥,保证农家肥中不包含枯萎病病原菌,同时也要施加复合肥等多种肥料,保证土壤具有足够的肥力,为西瓜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提升西瓜的抗病能力[1]。

3.4 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瓜农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要使用温水进行浸泡,温水的温度为55℃,浸泡时间为15min[2]。在对种子进行处理时,也可以使用40%的甲醛150倍液浸泡,浸泡的时间为1-2h,在浸泡完之后,要清洗干净然后晾干;也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进行处理,处理时需要与温水一起配合成混合液,然后浸泡30min。

3.5 育苗移栽

在对西瓜枯萎病进行控制期间,育苗移栽工作十分重要,且是降低枯萎病发病的有效手段。经验表明小拱棚直栽的发病率相比于小拱棚育苗栽培,枯萎病的发病率较高,高达20%,且受害率也较高。在育苗期间,要保证营养土的无菌性,需要混合田间土与堆沤腐熟的农家肥,混合的比例为7∶1。田间土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使用菜园土,尤其是生长过瓜类作物的土壤[3]。

3.6 苗期管理

当苗床淋足底水之后,一般情况下要对浇水量进行控制,在定植前3d,要停止浇水,保持湿度适中。当幼苗在出土之后,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且要对光照的时间予以满足[4]。

3.7 西瓜嫁接换根种植

嫁接一般选择南瓜插接、葫芦劈接、砧木靠接。如果是选择插接和劈接,砧木的播种时间较早,要比接穗西瓜早6d。当选择靠接方法时,砧木的播种时间一般与西瓜同时,也可以晚4d进行播种。当完成嫁接之后,对白天与夜间的温度控制较为严格,分别为25-35℃、20-25℃,湿度要控制在80%以下,且不能见光,在3d后,开始做透光处理,在7d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4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化学防治措施

4.1 定植前的化学防治

在对土壤进行处理时,可以使用药物,较常使用到的药物为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与70%土菌消可湿粉剂等,具体的用量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使用前要准备好细土,然后将药剂与细土一起搅拌,将混合好的药土施加于定植穴內,做好土壤处理,可以为西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2 定植后的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需要及时对发病的根部进行灌根处理,如果发病的植株较少,可以使用10%的双效灵水剂进行处理,除了该药物,还有其他药物,具体使用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座果初期,对枯萎病进行防治时,可以使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进行喷施,规格为60L/667m2,间隔期要控制为10d/次,一般情况下需连续3次。在喷施药物时的最佳时间为下午,且是晴天。也要在座果前喷施液体法生产的细胞分裂素500倍液,间隔期需控制在8d/次,且需要连续喷施4次。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升西瓜植株的抗病能力。

5 大棚西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措施

5.1 土壤处理

在对土壤进行处理时,需要以1∶500的比例混合木霉菌粉剂与育苗基质,然后再进行播种。当对苗床进行直接处理时,可以将木霉菌与育苗基质的1∶10的混合药剂撒到苗床上。

5.2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品种,将木霉菌进行稀释,制作成浸泡种子的药液,浸泡的时间一般为2h。如果不想对种子进行浸泡,也可以使用菌粉进行拌和,一般使用的标准为10g菌粉/kg种子。

5.3 病株灌根

具体灌根要求见表1。

5.4 喷雾

在发病前使用喷雾,具体喷雾要求见表2,这样会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5.5 生物肥的制作

在制作生物肥期间,有机肥与木霉菌按照1∶1 000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将制作好的生物肥撒于田间,标准为1kg/667m2。

6 结束语

西瓜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市场,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大棚西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枯萎病的影响,使得西瓜的产品及品质下降。因此瓜农在西瓜的种植及管理期间,要掌握枯萎病的发病特征,然后通过绿色防治策略对枯萎病进行有效控制。在绿色防治措施中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是当下绿色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三种综合措施的合理应用,对西瓜枯萎病进行有效防治,降低对西瓜生长造成的影响,确保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西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广,羊杏平,徐锦华,等.形态观察、RNA-Seq定量和表达谱分析:南瓜砧木嫁接西瓜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新见解[J].中国瓜菜,2019(8).178-179.

[2] 张永涛,刘延刚,颜莹洁,等.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3):274-276.

[3] 刘琳,袁仁文,张蕊,等.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8,36(4).130-134.

[4] 朱菲莹,张屹,肖姬玲,等.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西瓜枯萎病的调控[J].微生物学报,2019,59(12):2323-2333.

猜你喜欢
枯萎病发生特点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阿山甜瓜枯萎病、白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83增抗剂防治西甜瓜两种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