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2021-02-22 06:58姜芷若王君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姜芷若 王君卓

[摘要]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是北京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生活实用价值以及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承制度的革新、表演器械的改良、招式动作的创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海外影响力的拓展等进行研究,指出开路会这种传统非遗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丰台区;飞叉表演艺术;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

[中图分类号]J 8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21)01007506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Acrobatics:

Flyingfork Performance Art Group of SanLuJuXinShanJiQing

in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

Jiang Zhiruo1,Wang Junzhuo2

(1. College of Art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flyingfork performance art group of SanLuJuXinShanJiQing is a district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 This paper studies about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spiritual value, academic research value, practical value of life,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of inheritanc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 equipment, the innovation of moves, the use of media platform, and the expansion of overseas influence, etc. The paper not only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acrobatics.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 Flyingfork performance art;

Flyingfork performance group of SanLuJuXinShanJiQing

0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更彰显出华夏子孙的聪明才智和精神品质。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漫长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至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从初始比较单一的项目性保护转向了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丰台区是北京市主城六区之一,位于北京市南部,风景名胜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丰台区也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截至2019年末,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就有44项,其中包含国家级项目2项[1]。项目种类丰富,如传统舞蹈类的米粮屯高跷会、民间文学类的卢沟桥传说、传统游艺杂技类的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以下简称三路居开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许多民间技艺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在当今社会存活,如何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一系列的问题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境地。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备受瞩目。

开路会又叫“练叉”“飞叉”,是民间花会的主要会档之一(见图1)。开路会作为庙会中各会档的开路先锋,为后面的会档鸣锣开道。三路居开路会虽然不是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但其传承发展的过程和方向是十分典型的。首先,三路居开路会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且传承有序;其次,传承人在发展过程中有创新和拓展;最后,作为民间花会的头档,开路会应受到重视,而三路居开路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需完善的空间,更应该得到关注。因此,本文将从三路居开路会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入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1价值意义

1.1历史文化价值

三路居村的开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于1946年正式成立,并取名“新善吉庆”,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②,分为文场和武场,又称前堂、后堂。文场(后堂)为锣鼓伴奏,武场(前堂)为飞叉表演。建会初期,主要有李文庭、关宝峰、姜贵华等骨干艺人,这也是开路会最活跃的阶段,在北京城里城外名声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等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北京的很多花会都停止了。京城最著名的十三档花会中仅存五六种。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三路居开路会坚持传承下来了(见图2)。“文革”期间,开路会与其他民间花会一样被迫中断。改革开放以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3年姜家兄弟姜贵华、姜贵海将开路会重整更名为“新善吉庆开路老会”,于2010年被认定为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在姜贵海的带动下,姜家代代相传飞叉技艺,为三路居开路会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开路会由姜贵华的长子姜立甫担任会长。1999年姜贵海的外孙赵智力学练飞叉,成为目前年纪最小的三路居开路会传承人。三路居开路会从组建到兴盛,从被迫中断到再次重整,从最初以一种民间技艺流传到现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关注,我们能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飞叉“经历”了岁月洗礼的跌宕起伏。飞叉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北京市丰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习俗与思想禁忌等多个侧面的问题。

1.2精神价值

三路居开路会的一代代传承人克服困难,共同坚守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一份责任和使命。他们传承了精湛的技艺,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图文资料。正是他们的坚守,今天才留下了一份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本,更成为北京城一份珍贵的城市记忆。不仅如此,飞叉在艰难的环境下能够得以传承,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舞台上,上下飞舞的飞叉总能赢得观众的掌声,然而练习飞叉却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练叉人有一句老话,“一年棍十年叉”,按照老艺人的练法,

数九寒天都要光着脊背练习,练习中少不了各种磕磕碰碰。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作为飞叉艺人,不论是练习还是表演都要有一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而这也正是许多当代人所缺少的精神品质。

1.3学术研究价值

开路飞叉是一项具有民族民间艺术特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在表演过程中,飞叉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相对应的鼓点配合。这需要一位既了解飞叉动作,又有很高的打鼓技艺的“文场指挥者”。三路居开路会与其他飞叉会在飞叉表演的练法上有所不同。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套路就有65种①,具有比较完备、精准的传承方式。这也是三路居开路会能够在众多失传的花会中传承至今的原因之一。而这些有助于传承和发展的专业性、技术性资料,除了传承人收藏外,并没有被专家学者或外界所认知,这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局限。在当今科技化、数字化时代,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飞叉传承人更多的是在实践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从学术角度的研究能为飞叉带来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提升。通过对飞叉的套路、鼓谱等方面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从不同层面让更多的人了解飞叉、走进飞叉。

1.4生活实用价值

飞叉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传统杂技项目。

最初是由专业的民间艺人在民间花会等民俗活动特定场合中表演。现在的三路居开路会不只在民俗活动中表演飞叉,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示着更多的功能,它的表演技巧既保留了古老的京韵历史文化印记,演出服饰和乐曲伴奏又有着京味儿的民族文化色彩;既包括武术的招式,又蕴含着杂技的技巧。在生活中,飞叉不仅用于高难技巧的表演,也是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

在北京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等地,我们偶尔也会遇到爱好者在练习飞叉,精彩之处往往会引来路人的駐足。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以“叉”会友,通过相互切磋技艺,为人们增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2传承发展中的改革与创新

2.1传承人传承制度的革新

三路居开路会是传承飞叉技艺的民间组织。早年间,在师徒传承方面遵循了家族血亲传承以及家长制的旧习俗,传播方式也往往按照“年长带年幼,熟人教新人”的传统,以口传身授为主。近年来,为了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带来的客观变化,三路居开路会的传承人主动对治理结构进行了革新,由原来的一人单独管理,变成了多人协同管理。新的治理结构按照不同的职能由文场技艺传承、武场技艺传承和对外宣传联络三部分组成,既体现了术业有专攻、各司其事的管理理念,又形成了大事好商量的协同管理模式。在传承过程中,三路居开路会也更加注重师承礼仪,特别是在确立师徒关系时要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这些传承制度的革新对飞叉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三路居开路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2表演器械的改良

三路居开路会表演所用的飞叉,过去叫“执式”或“三股子”,现在这些名称已经很少用了。飞叉长度为1.5米至1.7米,分叉头、叉杆(也有叫攥或柄)两个部分,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特别是叉头、叉杆的材质和制作工艺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好的飞叉要求重心稳定,这有助于飞叉保持整体平衡。如今,一把称心的“家伙事儿”成了三路居开路会传承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承人将科技与传统技艺巧妙结合,对飞叉进行了改进。

1)叉头的制作方面。叉头以前由铁匠用锤子手工打制,在外观

上,看起来比较粗糙,在实用性上,由于手工制作的差异,容易造成飞叉不平衡、不稳定的情况。传承人通过工业化设计以及机械化加工,采用机床、线切割等制作工艺,使叉头做得更加精准。

2)在叉杆制作方面,老的叉杆需要特殊的硬木材料,才能保证叉杆光滑、耐用、顺手。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飞叉遇到“一木难求”的新问题。三路居开路会的传承人想出了土办法,通过缠布条这样看似简单的操作,既解决了木杆的配重问题,又使叉杆不容易打滑,穿着衣服也可以练。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身体擦伤,也让更多的人可以越来越容易地接触飞叉技艺。

此外,新一代的三路居开路会传承人也正在加强叉头、叉杆的可拆卸设计,增强飞叉的便携性。

2.3招式动作的创新

飞叉表演以叉为道具,通过肢体运动使叉在身体各部位自转和公转,并通过不断抛接进行力量和技巧表演[2]。按照飞叉的套路内容和表演风格,流传于京津冀地区的飞叉技艺分为“京练儿”“乡练儿”和“怯练儿”3种流派,有盖顶、抱月、背剑、过脚等12个基本动作。近几年来,传承人在借鉴其他流派动作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改进飞叉表演技法,并创新三路居特有的飞叉动作,如创新了左、右侧面小踢,单盘肘双盘肘,双花纺线过腿掉金背,前后回翅加五花等十多个动作。特别是在双人合练飞叉技术上,三路居开路会的姜立忠和于传利二人组合,能够将交替单打、过桥、系水、脚花入挑翅、交替小回翅、系水云萝翻等多组动作进行串联,形成双叉合璧的技艺,目前在飞叉领域也是首屈一指的(见图3)。

2.4媒体平台的运用

新媒体、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方式能让传统的民间技艺不受地域、甚至不受国界的影响,进行更广范围的拓展。

与时俱进的三路居开路会运用互联网,让原来以老式传承发展的民间技艺有了很多新式时尚的发展。北京电视台《快乐健身一箩筐》栏目录制了两期专题节目,老北京网也拍摄了关于三路居开路老会的专题纪录片。新的传播模式极大程度地拓展了三路居开路会飞叉技艺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飞叉这一民间技艺。近年来,三路居开路会的飞叉表演走进了微博、抖音和朋友圈,在点赞和弹幕间,为飞叉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通过网络联系全国各地飞叉爱好者,了解其他地区的飞叉表演动态,在增进叉友们之间友谊的同时,也推进了飞叉动作的创新。

2.5海外影响力的拓展

三路居开路会走过了70多年,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第三代传承人赵智力的手中,作为一名“90后”,他为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新的理念。他在坚持吸引青年一代的注意力的同时,也注重让飞叉这项中国的传统杂技走出国门。由于工作关系,赵智力的身边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工作之余他不忘展露他的“绝活”,外国朋友为这项中国传统技艺拍手称奇,不少外国友人还成为“飞叉”的忠实粉丝,并表示想尝试学习飞叉技艺。招收外籍人入会,这是三路居开路会传承过程中的新生事件。在赵智力的坚持和帮助下,来自巴西的葡萄牙语教师吉列尔梅·桑帕约·吉亚斯(Guilherme Sampaio Dias)成为三路居开路会的首名国际弟子,并以桑巴友的艺名参加三路居开路会的各项演出。虽然,三路居开路会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但是已经为其国际化的交流与传承迈出了第一步。

3传承发展中的困难

3.1开路飞叉日益远离百姓日常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市各级政府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三路居开路会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路飞叉这种表演形式渐渐淡出了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昔日在庙会、花会上打头阵的“开路飞叉”,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难觅踪影,这也是三路居开路会的传承人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与其他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其展示活动往往沦为了旅游业的附属品,仅仅偶尔在市郊的一些庙会活动中才能一睹尊容。在日常的练习中,飞叉爱好者甚至因为公园管理规定中对道具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而被拒之门外。诸多原因,让三路居开路会“远离”了发展的土壤,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3.2非遗传承人的青黄不接

传承人在非遗的传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老会在1983年重整以后,得到了再次发展

周兰英.卢沟记忆[M].北京:丰台区卢沟桥乡人民政府(内部资料),2009∶64-72.。在当时,有姜立忠、姜立甫、刘士阳、尹志岐、张东伟、王昆、康大龙、姜立国、闫彩生等十几个年轻人学练叉,这些人目前已经五六十岁了。后来赵智力作为年龄最小的传承人学练飞叉。2006年3月,83岁的姜贵海老人手书的三路居开路会简史的最后一段写道:“目前,出场表演的四人中,七十岁一人、十八岁一人、四十六岁一人、二十岁一人,青黄不接,后备力量不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本素材来自三路居开路会第一代传承人姜贵海于2006年3月手书《三路居开路会简史》。

这段话写出了这位耄耋老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忧。2010年,三路居开路会入选北京市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陆续有于传利、尹征、闵立刚、金恒志、任福春、赵辉、刘仲福、宋为民等人加入到开路老会中来。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承载着三路居开路飞叉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是做好三路居开路会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根本。

3.3对技艺的保护尚不够系统

三路居开路会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得以延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飞叉技艺的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三路居开路会传承人缺乏对飞叉技艺的系统研究,对其历史渊源、艺术特征等挖掘不够深入。再如对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还没开展;没有对三路居开路会的动作招式进行归纳和对文场鼓谱的整理,对三路居开路会及其他开路会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缺乏研究。此外,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来源渠道也相对单一,为飞叉技艺系统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一定局限。

4关于三路居开路会飞叉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原本只是百姓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且不具有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某种程度上被包装成了供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却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带来的变化,更使得三路居开路会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弱势文化”。因此,对三路居开路会飞叉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可以为其他同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1) 留好原始标本

原汁原味保留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为后续做好传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历史长河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因此,全面搜集整理历史资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尽可能详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影、音、画的原始面貌,是对三路居开路会等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

2) 开展学术研究

用科学的方法,由点到面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研究。从点出发,即开展三路居开路会的口述史的采访记录工作,充分挖掘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人文精神,理清一条从“形”到“神”的傳承脉络。从面出发,探究不同时期三路居开路会的发展变迁,思考不同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变化以及百姓文化生活的变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

3) 转变传播形式

考虑到当今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以及娱乐途径的多样化,作为传承主体,三路居开路会可以适当调整其原有的传承模式,放弃“等靠要”的思想,大胆运用自媒体平台和社交网络,勇于尝试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可以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或其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抱团取暖。例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探索小型剧目等形式;通过与其他手工艺技艺相融合,推出飞叉系列文创产品等,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多视角、多元化地了解飞叉技艺。

4) 走进百姓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百姓生活,只有得到百姓的认可,才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新坐标。三路居开路会在不断创新突破原有飞叉表演技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积极抓住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努力尝试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此外,通过改进器具、简化招式等方式,降低飞叉的参与门槛,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参与到飞叉练习之中。

5) 积极争取帮扶

拓展思路,要从多视角思考三路居开路会的传承与创新。从政策层面,要充分用好国家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多元化筹措飞叉技艺传承和发展的经费。从研究层面,进一步拓宽视野,积极参加大学、专业表演院团组织的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探索三路居开路会发展的特色,站在推动飞叉技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走好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更是人们的精神资源和生活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北京丰台区三路居开路会及其他珍贵的民族民间艺术,高度凝结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汗水与智慧。它不仅是一群身负使命的传承人所坚守的技艺,更是北京城市千年历史文化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大多数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虽不能再现先前的风光盛世,但其中的特殊技艺、多重价值、内涵意义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与保护。然而保护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本真性的还原,而是要以保护带动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引导其形成自身的合理运行,帮助其与时俱进地融入当代生活。我们应该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时尚活力。

[参考文献]

[1]佚名.改革开放四十年丰台区居民收支情况分析[N].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丰台报,2019-02-01(3).

[2]温佐惠.飞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7.

(责任编辑李亚青)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