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研究

2021-02-22 03:34武晓耕韩俊夏语冰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态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

武晓耕 韩俊 夏语冰

摘 要:国际经济市场呈现竞争形式多样化和竞争局势动态化,创新是企业稳定发展状态、在国际市场屹立不倒的关键。企业获取市场动态讯息和外部有效资源为企业创新过程提供绵绵不断的动力,企业获取外部有效资源需要借助其他组织的力量,关系资本与其他组织密切关系的重要手段,供应链协同是企业参与供应链合作并与其他企业交互信息和创新资源的有效渠道,企业要想将获取的新资源和新知识吸收转化,必然需要具备高强度的动态能力。因此,出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目的,本文深入研究关系资本、供应链协同、动态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四者间的联系,根據结构方程检验结果分析供应链协同的中介效应,对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起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供应链协同在关系资本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关系资本;供应链协同;动态能力;企业创新;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X 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1)01-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Capital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DENG Lihong,HUANG Jiaying,HE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1000,China)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market presents diversified forms of competition and dynamic competition situation.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ir stand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Enterprises obtain market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external effective resources to provide continuous power for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s.Enterprises obtain external effective resources with the help of the strength of other organizations,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and other organizations.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i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resources with other enterprises The acquisition of new resources and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ew knowledge will inevitably require high-intensity dynamic capabilities.Therefore,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lational capital,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dynamic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alyzes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test,and makes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dynamic capability betwee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The results show that:relationship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plays a part of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relationship capital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dynamic cap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Key words:relationship capital;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dynamic capability;enterprise innovation;innovation performance

0 引言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新产品的研发和问世是企业市场竞争制胜的重要手段。中国一直以来以“中国制造”驰名中外,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随着国际竞争日渐激烈且国际分工越来越明确,国际制造中心逐渐转向非洲、東南亚等劳动力廉价的地区,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逐渐被弱化。国家为长远之计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党的十八大着重强调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局面。创新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企业受自身实力和资源的限制,无法独立完成创新全过程。由此,供应链环境下的合作创新应运而生,企业同其他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创新活动的进程,但合作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合作双方悉心维护。供应链环境下的关系资本是维护和巩固合作关系的专用性资本,关系资本有效减少合作主体之间合同签订和履行监督成本,降低投机行为的发生,稳定合作双方的协作关系,共同实现创新发展。关系资本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供应链协同,关系资本通过供应链协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动态能力强的企业具备强的学习吸收能力和资源重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将供应链协同过程中获取的创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创新过程提供新元素和新技术。因此本文从供应链协同视角,探索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供应链协同的中介效应和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进行探究,进而揭示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

1 理论假设

1.1 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关系资本是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为维持和发展协同合作关系而进行的资产及资源投入,通过自发或强制的约束协议,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意愿,延伸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供应链内全部资源和技能获取及转换的一切行为总和。杨萌等(2009)认为关系资本能为企业提供许多稀缺资源,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资源配置,还使企业同时实现了外部市场利益的获取和内部组织成本的控制[1]。REGINA(2016)发现关系资本是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2]。AGOSTINI(2017)表明关系资本是创新活动在动态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合作创新的关系支持[3]。CABRILO(2018)发现企业消化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需要关系资本的助力,关系资本还有利于企业将新技能和新资源应用到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活动流程[4]。信任是企业合作创新和资源交互的关系保障,信任导向型合作关系是企业获取创新资源和交流创新思维的关系基石。承诺能够降低企业间信任不足产生的投机行为产生的损失,承诺对供应链企业具有有效的行为约束,专用性投资是供应链内企业建立良好协同关系的前因,参与供应链协同的企业应着重关注关系专用性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关系资本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潜力,进而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

1.2 关系资本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

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为实现共同目标产生的一切行为总和。陆杉(2012)证实关系专用性投资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尤为显著,高度专用性投资往往能够带来更好地供应链整体效益,且有利于协同目标的实现[5]。马珊珊(2014)发现关系资本投入能有效提高企业获取市场讯息和消化吸收新知识的能力[6]。TSANOS(2016)基于关系转换理论,发现构建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现供应链协同且有效提高协同程度[7]。刘泽双(2017)将关系资本划分为信任和沟通2个维度,研究发现关系资本强化合作组织的认同感和彼此信任,能够增强知识资源的内化吸收能力[8]。关系资本是供应链协同实现的必要因素,关系资本形成的诚实可信、信守诺言的供应链协同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开诚布公地信息共享,在充分考虑各企业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同步决策,关系专用性投资能够有效避免企业的投机行为,降低企业退出供应链协同的可能,帮助供应链形成有公平合理的激励政策,根据企业投入比重实行利益分配,关系资本体系有效紧密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关系,提升彼此间的认同感,减少供应链内部合作产生摩擦和冲突的概率,促进供应链企业高效率协同。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关系资本对供应链协同存在正向影响。

1.3 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供应链协同是企业搜集创新资源的渠道枢纽,供应链协同实现信息的多维共享,供应链协同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最新潮流趋势,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何园等(2016)以我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供应链协同对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9]。ESTRADA(2016)发现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思维,促使企业调动全部有效资源进行产品创造,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10]。SKIPPARI(2016)研究表明管理者注重协同与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企业与合作者的匹配程度,共享认知信息以适应企业创新[11]。张玉玲等(2019)基于TMT跨界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研究,认为随着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度的提高,企业应重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提高企业的外部开放性,通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相互协同,积极交流互动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12]。供应链协同促进企业互助配合并锻炼企业搜寻稀缺资源的能力,供应链协同使企业跨越组织界限,实现知识与信息全方位传递的便捷化,供应链成员建立良好的协同关系,有利于供应链企业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供应链协同充分考虑企业实力进行同步决策,实行有效的激励策略,推动供应链企业达成创新共识,共同商谈创新战略计划,降低交易协商成本和关系管理费用,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

1.4 供应链协同的中介效应

李玉琼(2013)发现信息协同在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13]。王兰(2015)发现以关系为导向的知识型专用性投资显著提升学习创新知识和行业领先技术的能力,关系导向型协同能够灵活应对动态性的市场需求,帮助企业学习优秀投资家的管理模式以及决策机制等隐性知识,深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创新绩效[14]。丁莹莹等(2020)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供应链纵向协同可以提升成长阶段企业的应用式创新绩效,供应链横向协同可以提升成熟阶段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15]。关系资本形成的关系准则有助于增强企业间的协同程度的深化,是供应链企业间合作交流的无形约束。关系资本具有为创新活动带来创新资源的能力,但缺乏中介机制将各企业资源汇集从而发挥关系资本的作用,供应链协同有利于凝聚各方势力,促进创新资源效率的有效发挥,供应链协同对关系资本转化为促进创新绩效的优势资源具有关键作用,供应链内跨企业创新弥补企业自身创新模式的缺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供应链协同在关系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1.5 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

动态能力是企业掌握市场动态变幻,优化重组创新资源,最短的时间内研发并将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弹性能力。侯晓文等(2011)认为,企业如果想要长期维持其独有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地克服甚至是自主引导企业发生内外环境的变化,这种能力就是动态能力[16]。徐召红等(2018)认为知识是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源,动态能力是获取知识并有效利用的企业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悉心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进而转换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绩效[17]。蒋洁等(2019)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对新模式的适应性[18]。对跨国企业而言,动态能力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肖鹏等(2019)研究揭示了动态能力在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市场优势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19]。动态能力有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协同带来的资源和技术,将有利资源进行重构,转化为对本企业创新活动有明显作用的创新要素,动态能力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弱化固有能力的刚性,帮助企业学习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动态性技能。供应链协同各维度实际存在多重交互关系,在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下,协同各个层面尽最大限度相互作用,加速知识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扩散和创新技术的转移,共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进而助力供应链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学习吸收能力能够促进外部信息知识的有效利用,推动新技术的获取和新产品的开发。重构能力能够整合优化知识等资源,从而创造新资源來助力创新活动的开展,由此提出动态能力调节作用相关假设

H5: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选择

调查对象主要选取有供应链协同经验的企业,为确保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调查对象选取企业内部参与供应链合作的职工人员。本研究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问卷530份,剔除信息不完整和数据残缺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486份,有效回收率为81.00%。回收到的有效问卷样本离散程度较好,有很高的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调查数据的有效性。

2.2 变量测量

关系资本的相关变量测量,本文在前人成熟的量表基础上,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做适当调整和修改,设计适用于本文研究主题的相关题项,本文运用4个题项对信任进行测量,5个题项对承诺进行测量,专用性投资设3个题项,共12个题项对关系资本进行测量。对于供应链协同相关题项本文参照SIMATUPANG & SRIDHARAN[20]以及国内学者曾文杰[21]的成熟量表做出相应调整,信息共享用4个题项,同步决策和激励联盟分别用3个题项来测量。本文主要考虑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益,参照Pavlou的成熟量表,对学习吸收能力从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转化新技能3个方面来考量,重构能力从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重构来考察,总共设6个测量题项。总共设立5个测量题项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考量。

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通常由Cronbachs α系数表示,系数大于0.70则表示数据可信度高,系数越大表示信度越高;本文采用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效度进行检验。KMO值应达到0.70以上,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分配值需在0.01之上。具体结果见表1。

2.4 实证分析

2.4.1 结构方程模型

根据上文的研究假设构建关于“关系资本”、“供应链协同”和“创新绩效”的整合结构模型(图1),模型拟合度指标值见表2,各项拟合度指标值均符合拟合标准,由此可见,模型拟合度良好。进一步分析供应链协同的中介效应模型的标准化路径,分析结果见表3。

据上表4可以看出,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5(P<0.001),说明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1成立;关系资本对供应链协同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95(P<0.001),说明关系资本对供应链协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2成立;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10(P<0.005),说明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3成立;关系资本通过供应链协同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且0.410*0.895≈0.367,说明供应链协同在关系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假设H4成立。

2.4.2 供应链协同中介作用效果检验

本文应用由Mackinnon提出的Bootstrap信赖区间法对供应链协同的中介作用效果进行检验。Bootstrap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上表4可以看出,“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总效果的点估计值为1.112,在95%的设定置信区间下,有放回地抽取2 000次样本,得到Bias-Corrected的置信区间为(0.839,1.484),Percentile的置信区间为(0.832,1.470),置信区间不包含0值,因此认为总效果显著;“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效果的点估计值为1.300,在95%的设定置信区间下,有放回地抽取2 000次样本,得到Bias-Corrected的置信区间为(0.032,1301),Percentile的置信区间为(0.029,1.300),置信区间不包含0值,因此认为直接效果显著。“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间接效果的点估计值为0.980,在95%的设定置信区间下,有放回地抽取2 000次样本,得到Bias-Corrected的置信区间为(0.032,1.024),Percentile的置信区间为(0.001,0.981),置信区间不包含0值,因此认为间接效果显著。由此得出,供应链协同在关系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4.3 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

本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探究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模型分析见表5。

首先,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对自变量供应链协同进行回归分析,供应链协同的Beta值为0.649(P<0.001),然后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对自变量供应链协同与调节变量动态能力进行回归分析,动态能力的Beta值为0.275(P<0.001),最后在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对自变量供应链协同、调节变量动态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动态能力与供应链协同的交互项一并纳入回归模型,供应链协同*动态能力的Beta值为0.147(P<0.001),说明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假设H5成立。

3 结论

研究表明,关系资本的信任、承诺以及关系专用性投资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还对供应链协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同步决策以及激励联盟又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供应链协同在关系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的中介作用;而动态能力在供应链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关系资本不仅有效地抑制了投机行为倾向,还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关系资本是企业之间关系持久的保障和前提。关系资本能够增强企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信任型关系是供应链合作的基础,拥有信任基础的合作可以更加有效地开拓企业的创新途径,促进企业产生新的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进展。关系资本能够稳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關系,提高供应链协同的程度。在高协同度的供应链环境下,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4 对策建议

4.1 拓展延伸供应链关系网

关系网是企业之间交换情报、刺探行业发展动向,促进知识技术资源学习交流的非线性网链结构,纵向关系链便于企业理清供应链起始位置,明确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和重要性。企业顺延关系线寻找契合自己创新特性的合作伙伴,合作双方达成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意愿,互相学习交流新技术和新工艺,共同参与产品研发过程,缩短创新研发周期和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率先占领市场高地,占据竞争市场优势地位。横向关系链利于企业识别商业机遇,了解竞争者实情,明确业内发展趋势。推动供应链内企业之间协同关系的协调进程,延伸垂直方向上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拓宽水平方向上业务类似的企业之间的交流线。企业巩固现有关系并延伸关系链,增进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垂直合作领域,改善与水平关系链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积极主动投入到供应链共享交流进程中,在分享现有资源的同时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和技能,为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做好知识资源和技术才能储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延伸企业创新领域。

4.2 营造信任互助的协同氛围

供应链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协同环境,加大对研发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改变以往模仿创新战略,寻求自主创新途径,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由被动创新模式转变为主动创新,为企业打造长久地竞争优势。营造关系稳定的协同合作氛围,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创新资本和创新资源自由运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良好的协同氛围能够增进企业间关系,形成战略联盟伙伴。企业参与到供应链协同,能够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谋求组织中间效应,获取协同效益。

4.3 提高供应链整体协同水平

供应链企业应重视协同能力优化,整合创新资源优势,吸纳各方优势力量的同时同步决策为供应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将创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整体创新水平,降低创新成本,优化创新质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交货提前期,快速响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强化企业对变化莫测的竞争市场的的适应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强调创新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拓展创新模式,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参与供应链协同创新;延伸创新的主体层次,由技术人员创新到企业全员创新,促进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产出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当前利益追求,还能持续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

4.4 增强企业动态能力

企业应提供有力的学习氛围和基础设施,培养学习型创新人才,学习吸收外来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熟练应用高科技设备和信息软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运用到企业创新研发项目中,推动项目的进程和创新成功的概率。提高资源重组并购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最有效的创新资源,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资源进行精细的优化组合和分类汇总,能够减少资源管理费用,降低资源损耗带来的成本,减少由于资源未利用而失去效能带来的不必要损失。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不仅帮助企业快速及时的获取急需资源,还能够整合出新的适用型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带动企业创新绩效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萌,王溥,张兰荣.基于关系资本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06):789-791.

[2]GANSINIEC R L.Relational capital and open innovation-in search of interdependenci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20:236-242.

[3]AGOSTINI L,NOSELLA A,FILIPPINI R.Does intellectual capital allow improv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SME context[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17,18(02):400-418.

[4]CABRILO S,KIANTO A,MILIC B.The effect of IC componen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Serbian companies[J].VIN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2018,48(03):448-466.

[5]陆杉.供应链关系资本及其对供应链协同影响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2(09):39-43.

[6]马珊珊,刘伟,张慧颖.供应链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需求拉動型吸收能力的视角[J].河北工业科技,2014,31(01):32-38.

[7]TSANOS C S,ZOGRAFOS K G.The effects of behavioural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antecedents on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6,21(06):678-693.

[8]刘泽双,李宇琪.合作组织间的关系资本、知识整合能力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09):108-111.

[9]何园,张峥.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并购协同机理结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1):1-5,17.

[10]ESTRADA I,FAEMS D,FARIA P D.Coopet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role of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s and formal knowledge protection mechanism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3:56-65.

[11]SKIPPARI M,LAUKKANEN M,SALO J.Cognitive barriers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generation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62:108-117.

[12]张玉玲,葛玉辉,姚莹莹.TMT跨界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04):425-432.

[13]李玉琼,赵冬梅.企业关系资本对信息协同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核电关联企业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2):59-63.

[14]王兰.VC治理行为中介作用下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与技术创新绩效[J].管理学报,2015,12(06):854-864.

[15]丁莹莹,乔琳.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0(05):169-172.

[16]侯晓文,杨鹏鹏.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02):139-142,173.

[17]徐召红,杨蕙馨.企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能力构建及作用机理研究——基于17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8,39(04):61-67.

[18]蒋洁,张启航,冯俊文,等.企业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的构建、创新与运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5):47-54.

[19]肖鹏,王爱梅,刘金培.企业国际化与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1):85-91.

[20]SRIDHARAN R,SIMATUPANG T M.A benchmarking scheme for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J].Benchmarking,2004,11(01):9-30.

[21]曾文杰,马士华.信任和权力对供应链协同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02):314-319.

(责任编辑:王 强)

收稿日期:

2020-04-04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软科学项目(GC16D11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GLB023)

作者简介:

邓丽红(1976—),女,长春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经营与战略管理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动态能力创新绩效企业创新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