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茂忠:科技服务助力养殖繁荣

2021-02-22 12:48刘昊王岑华
科学导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麻鸭西林黄牛

刘昊 王岑华

西林麻鸭被誉为“广西第一鸭”,是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选种到孵化,从小鸭保温到饲料配方,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麻鸭繁育基地的饲养管理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

近年来,西林县积极打造西林麻鸭繁育基地,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麻鸭产业。

西林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师庄茂忠,自2017年被百色市科技局选派到西林县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他一直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为群众提供养殖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技术服务紧跟贫困村产业发展

“每个村脱贫都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跟进,特别是种养产业。”庄茂忠说。

庄茂忠自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他到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46期,指导养殖大户和贫困户养殖技术368人次,解决贫困村、贫困户所盼所求。

2020年年初,庄茂忠了解到马蚌镇那托村养殖户王国祥想通过养鸡、养鸭增加家庭收入时,他立即到农户家中详细了解情况。此后,庄茂忠给予精心指导,使农户王国祥掌握鸡鸭养殖技术,更好地发展养殖产业。

2020年4月,王国祥新进了2000只鸡、鸭苗,养殖成功后,将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感谢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我会认真发展好鸡鸭养殖项目。”王国祥说道。

2018年以来,庄茂忠还指导马蚌镇合社村贫困户李德林发展黄牛养殖,该户由原来养牛32头发展到现在的66头,去年以来共出栏12头,纯收入3.6万元。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指导李德林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病毒传播,增强了该户发展养殖业的信心。

庄茂忠除了服务好定点贫困村,其他村的科技服务也搞得有声有色。

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坝盆村金盆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他帮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2017年以来,他深入坝盆村对合作社进行黄牛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从黄牛的品种选育、防疫、驱虫、饲料的配方、粪便的生化处理等一系列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全面指导,使合作社经济得到壮大和发展,带动该村4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推动全县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西林麻鸭顶呱呱!西林麻鸭在西林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经本地群众长期不断自然选育而成,具有肉质细嫩、皮下脂肪少、肥而不膩、清甜可口、味道鲜美,无膻味的品质特点。

近年来,西林麻鸭年饲养量平均在43.86万只以上,被誉为“麻鸭之乡”。西林县为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大力发展麻鸭产业。

志色麻鸭繁育基地是西林县有名的麻鸭养殖基地,为保障西林麻鸭纯种和品质,他们从西林麻鸭产蛋、孵化到养殖和销售一体化生产。该麻鸭繁衍育场每天产出鸭蛋400多枚,大部分用于孵化鸭苗,此外杀好的成鸭每天销往云南广南、南宁、百色和西林县内各大餐馆酒店。

庄茂忠经常到那卡村的志色麻鸭繁育基地指导鸭舍的选址建造、环境消毒、鸭的繁育和鸭苗保温、防疫、疫病防治等饲养管理技术,推动西林麻鸭产业做大做强。

“从选种到孵化,从小鸭保温到饲料配方,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麻鸭繁育基地的饲养管理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黄海珍说。

近年来,庄茂忠通过技术培训和实地养殖技术指导,使西林县养殖黄牛从原来的1639头发展到现在的5156头,山羊发展到19892只,蜜蜂发展到25976箱,成立了养黄牛、山羊、西林麻鸭、蜜蜂等示范基地,使全县的养殖户和贫困户养殖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作为科技服务一线人员,庄茂忠常因工作繁忙顾不上家,就连其爱人去南宁住院做手术都不能陪伴左右。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西林县已实现脱贫摘帽,产业发展在贫困村覆盖率达到100%。

猜你喜欢
麻鸭西林黄牛
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设计
狐狸的礼物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鸭子学游泳
制作泥巴黄牛
奶奶家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