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平:气象科普郁馨香

2021-02-22 07:09杨皓渊
科学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气象工作者科普

杨皓渊

1、误打误撞入行气象

作为农家的孩子,范秀平当年参加中考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跳出农村,考取一个与农业不相干的专业,以后就不用再像父辈一样在地里风吹日晒、靠天吃饭。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看到通知书上写着的“农业气象”专业时,有点失落,就连她的母亲也一筹莫展,无奈地叹息道:“这怎么就离不开农业了呢?学校要是能给调剂到工业气象专业就好了。”

范秀平就这样误打误撞进了气象行业,但却不是很喜欢。在学校,她每天被老师逼着练习气象观测的基本符号。上班整天被站长教导,因为抄错报表,少写了个减号,就与当年的“百班无错情”省级质量优秀测报员失之交臂,她感觉很郁闷,也很无聊,第一次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方向。

带着逃避的想法,范秀平在大专脱产学习时,选择了计算机应用专业,想利用新专业来远离现在的工作。“当时就是不想干这行了,想学习点别的知识,幸好当年学了计算机知识,它是我后来处理气象工作的好帮手,当年学的农业气象知识如今在审核农业气象报表时用得特别得劲儿。如今想来,还真是觉得命中注定似的。”范秀平说,“虽然当年极力想跳出农门,但与气象结缘后,尤其是将计算机知识得心应手地用在气象领域时,我突然明白了好多。”气象与农业息息相关,而且与航空、交通、电力等各行各业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气象观测数据不仅直接为气象预报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老百姓也能够通过电视、手机等各种媒体获取到越来越准确的天气预报,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气象数据的支撑……范秀平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工作伟大起来,骨子里突然迸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从此,就像着了魔似的喜欢上了气象观测。

2、转换角色投身科普

有一次,当时还在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回家后问范秀平:“妈妈,为什么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是小鸟飞向蓝天,而现在天空是灰色的,小鳥飞哪去了?”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从事气象工作的范秀平觉得孩子们一定要了解一些基本气象知识。

从第一次走进孩子的幼儿园开展气象科普活动,范秀平就强烈感觉到,孩子们独有的好奇心特别需要被珍视和引导。“那个白箱子(百叶箱)里是不是住着小鸟?雨宝宝和雪宝宝是不是同一个妈妈?长长的橡胶管(冻土器内管)里装的是什么……”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好奇的问题,范秀平解释的同时也受到很多启发,她开始琢磨怎么让科普更接地气。

“做科普得有用户思维,要明白孩子们想知道什么、需要什么?科普就是从科学的角度一个个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在这过程中,需要讲究方式方法、需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认知层次,进行有浅有深的回答,孩子们说好才是真的好。”范秀平说。

2015年,由于业务调整,山西省观象台与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合并,范秀平也调整到气象数据质控岗位,每天做的工作就是对全省各个台站采集到的各类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核实哪些数据是可用的,哪些数据是需要根据业务规定修改的,哪些是要缺测处理的,并要与台站沟通,检查核实相应的备注、纪要、气候概况等内容是否与数据一致。

这对范秀平来说,是个全新的角色转换,压力很大。“我从2010年就一直在单位办公室上班,五六年时间脱离一线业务工作,而且气象观测工作发展迅速,一天一个样,生怕自己跟不上业务的发展步伐,所以到了气象数据质控岗位,我觉得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我恶补了很多相关知识。虽然工作忙碌,但并不影响我去科普宣传。”范秀平说。

在与科普相伴的日子里,范秀平越来越游刃有余,她先后发表了《探空气球的自白》、《我们一起来测酸雨》、《泉水叮咚响》等科普文章,其中《探空气球的自白》荣获《气象知识》2011年度优秀文章评选特等奖、首届全国气象科普作品观摩交流图文类优异作品奖、第九届全国气象科普作品图文类三等奖。《地面气象观测站都有啥能耐?》获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课件类三等奖。她本人于2012、2020年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4、2018年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山西省科普讲解赛一等奖,荣获“山西十佳科普讲解员”称号。就在半个月前,她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面对荣誉,范秀平欣喜之余,更认为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是实事求是,将科学实事求是地用科普作品展现给大家,让大家从科普作品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时效性中了解大自然、了解科学,就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科普工作者最骄傲的使命。科普工作不仅是传播和分享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维,能够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用科学思维看待问题,是我此生所愿。”

猜你喜欢
气象工作者科普
气象树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文章有象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