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2021-02-24 04:04李耿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美术作品高中生

李耿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读图时代的到来,美术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大众基本素养,当前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重要的研究领域。高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育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能力将成为教育者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本文首先对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分析,接着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美术鉴赏课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美术鉴赏;美术作品

一、美术核心素养概述

在2014年之后,高中美术教学修订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育开始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技”为重点开展教学,逐步进入以“道”为重点,而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核心素養”是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过渡的环节,所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教育部提出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对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够单一地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或者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而是应该将这几点综合在一起,作为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求。

二、美术鉴赏课是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美术鉴赏课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像的识读能力

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时,总是要从不同的形式要素出发去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也总是要结合作品的背景知识去揣摩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脉络及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识读图像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画《潇湘奇观图》(图1)时,仔细观察发现,创作者利用墨在宣纸上的浓淡变化,描绘了树石相掩的山川奇观景象,利用画面空白的效果,突出了烟雾迷蒙的意境,这是中国画典型的样式特点;创作者多以诗书画一体的方式渲染画面,以抒发内心的情感;画中浓淡相宜的墨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即让学生慢慢体味“万物皆有灵性的”的艺术境界;同时以此作品为点展开,教给学生中国画的品评方法“六法”等。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形式语言要素和解读美术作品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对同类核心图像进行欣赏,这就是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美术鉴赏课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像的审美判断力

正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怎样让他们懂得真正的“美”,怎样让“美”成为他们内在的气质之一,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上应该为之努力的事情。通过不断的学习美术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这些作品千古流传,是社会道德观念的浓缩,换言之,道德修养因素是我们判断事物真善美的依据。例如,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图2),这幅作品具有很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取材于法国的“七月革命”,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画中以一位象征自由的年轻女子形象为主,她健康、有力、坚定、美丽,她高举着三色旗,正引导着人民为自由而战。画面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炽烈的色彩和充满动力的构图带给人们一种活跃激昂的气氛。当学生走进这幅作品的时候,会被画面的生动所吸引,会唤起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世界上美好事物的热爱。这样反复的长期的学习,对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对提高学生的核心审美判断力,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是十分有用的。

(三)美术鉴赏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创意实践”这一素养的提出是经过多次修改而来的,是指在创新意识的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培养产生新理论,发明和创作新事物的才能。可以说是思维和行动以及心理相互结合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深厚的知识作为基础,创意的来源就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观念决定认识和行动,作为践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延伸和拓展,将极大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社会元素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思维,并加以实践至关重要。创新的意义在于,个人可以在积极价值的指导下追求任何他们追求的东西,追求创造力和新想法。创新也是艺术生活的源泉。艺术的广博,造就艺术方面的创新丰富多样,可以和多种学科相互融合。通过对美术教学的研究,可以吸收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创作方法和人类历史上的个体经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逐渐获得创造性的实践素质。

三、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美术鉴赏课的核心叙述

美术鉴赏课具有核心叙述性,无论是写实作品、象征作品还是抽象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叙述性,高中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对美术鉴赏课中的核心图像进行重构,画面中核心元素越充分,画面整体叙述性就越强,并且图像内容的关联程度决定了画面叙述性的强弱,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理解的程度。象征物在美术鉴赏课的叙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画面中的人物、静物、色彩的描绘联想到艺术作品诞生时的艺术家的心理描写。除了写实绘画,部分抽象绘画也具有叙事性,抽象艺术虽然摆脱了写实主义绘画的文学性叙述,但是它体现着艺术家内在经验和情感的强烈表现。它借助于纯粹的绘画元素与美感形式来进行感性显现,把艺术家不可见的内在化的世界化为可见的图像存在,供人去理解和阅读。

(二)美术鉴赏课对美的传达

高中美术教材里欣赏课总是图文并茂,往往还有美术鉴赏课的局部图。除了课本给出的核心信息,教师通常也会准备课件,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这幅美术鉴赏课。当美术鉴赏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已经从作品的整体风貌上收集信息,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会移向画面中的细节,可以通过作品的直观性内容来理解艺术家的意图,也可以感受画面中的绘画语言如色彩、线条带来的核心感受,这里主要指心理感受。印象派大师莫奈采用短而清晰的绘画技法,把色彩丰富的用进行点排列,营造出光影颤动的效果,并以明亮色彩作为主调,每一个层次的色彩都是鲜艳的,他的风景画色彩绚丽,光感灿烂,以至于观者感觉身在其中,画中阳光正照耀的自己睁不开眼。雷诺阿喜欢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在他的画作中找不到真实社会中的罪恶和阴暗,他的笔下,生活仿佛就是一座充满明媚阳光的乐园。

美术鉴赏课的传达需要满足学生通过欣赏美术鉴赏课时进行核心思维、核心交流以及核心学习这三个过程才算对学生的有效传达。核心传达开始于学生对画面整体的主题感知,在认知后会对核心信息的图像进行核心创意,而这种核心性创作与核心思维密不可分。当完成第一步后,教师将引导学生关注核心语言,这里主要指绘画语言,通过对核心语言的认识和组织运用体现核心交流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核心交流能力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最后,当学生接受到美术鉴赏课的核心传达后,他们在潜意识中会主动进行核心学习,将识别到的核心信息反作用于欣赏的美术鉴赏课中。

四、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发展学生的视知觉

现在的高中生视野开阔,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比如在美术鉴赏课上讲到古代雕塑的时候,多数同学都去过西安,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当然,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图像的看法与品位肯定也有不同。比如,在讲解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图3)时,我请学生说说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他看到“小蝌蚪”、“泉水”联想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有的学生却说因为看到狭长的画面和很多的墨点、线条,联想到了中国画写意性的特点,仿佛听到了从悠远山谷里传出的阵阵蛙声,使人感觉幽静深远。这个例子说明,人的感知力受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审美经验影响很大,反之,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审美经验也决定了人的想象力。所以,美术鉴赏课要因材施教,教师备课时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更不能低估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要分层次分别指导,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教学,这有利于学生核心审美判断的提升。

(二)运用多感官互动教学

美术鉴赏课的内容虽然多以视觉为主,但如果可以利用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的通感对美术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激发学生多感官的互动,肯定会使学生更加感兴趣。钱钟书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写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由此可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可以参与到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虽分工不同,但同样可以产生美感。比如,在讲解佛教美术石窟壁画的时候,让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到学生对“佛本生故事”的学习中来,图片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不同旋律来感受佛陀忍辱牺牲、普度众生、坚定成佛的故事情节,进而了解宗教美术的艺术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件美术作品的创作都与作者的社会生活、情感经历及所处的讨代背景分不开,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美术作品回归到作者当时创作的情景中去进行解读。比如唐朝画家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图4),画中描绘的是唐太宗在众侍女的簇拥下,端坐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学生在观看作品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理解,在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吐蕃王松赞干布靠实力赢得了唐太宗的赏识,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和亲,唐太宗也意识到吐蕃与唐朝的友好相邻至关重要,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该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融洽的和亲氛围,是古代吐蕃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可见,对创作情景正确的解读有利于我们对作品的全面把握。

五、结语

现代教育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而美术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审美判断力和图像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美术核心素养应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被重视起来。以前的美术鉴赏课以教师的直接讲述去讲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發展特点和主动性,使素质教育无法深入其本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部分是从高中生自身的特点出发,通过美术鉴赏课提升学生对图像的解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方法的阐述。通过对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教育研究领域的书籍、资料的阅读,使论文的撰写在一定理论支持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山笑. 基于“图像识读”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7.

[2]李雅煊.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覃春柳.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探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7.

[4]杜艳艳. 美术特长生地理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施钰君. 高中艺术生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许慧彩. 高中美术鉴赏之人文素质提高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美术作品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美术作品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