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热潮下的“冷思考”

2021-02-24 09:33何小飞卢继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冷思考热潮在线教学

何小飞 卢继海

摘要:近年来“在线教学”受到追捧,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高校办学效率及办学成本等问题。然而,大学组织固有的特性及教育规律决定了“在线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在线教学”;热潮;冷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在线教学”寄予了厚望,因为它为解决长期困扰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办学成本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线教学”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数量不受限制、场所不受限制,同时,全国学生可以共享优质课程资源,这些优势完美地契合了高校的需求。为此,“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受到追捧。有人甚至把2020年定义为“线上教学”元年,认为“在线教学”今后会取得更快的发展,未来可能改变甚至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针对“在线教学”热,笔者认为我们应理性看待“在线教学”,纵观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会发现“在线教学”恐难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一、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历史悠久,但从未成功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纵观历史,技术应用于教育从未间断过。一项新技术问世后,很快就会被运用到教学上。美国学者古班(Cuban)指出,从数世纪前学院讲座制的出现一直到20世纪初,电影、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等相继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刚问世不久,就有研究者认为电影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于是大学里出现了影视教学课程;30年代,随着收音机和广播技术的发展,又有人认为收音机可以把整个大学带给世人,每个人都有机会收听优秀教师授课。之后,随着音频教学设备的成功开发,大学课程在商业电台播放,广播课程迅速传播开来;到了50年代,大学引进电视教学;再后来,多媒体教学接踵而至,综合运用了电影、电视以及附带教材和习题录音带;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和互联网也进入了课堂。电子邮件成了师生交流沟通的工具,互联网则发挥着无边际图书馆的作用,随时随地为任何人提供信息。为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与技术的融合从未间断过。当一项技术出现之后,很快就会被用到教学上,同时也会对当时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甚至有人认为传统课堂教学会被取代。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项技术无论在当时看来如何先进,都无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颠覆性影响。美国学者亚瑟·M.科恩(Arthur M.Cohen)指出“教育系统素来以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闻名于世。如果19世纪90年代的人有幸踏入20世纪90年代的校园和教室,虽然时隔百年,他所看到的一切依旧显得那么熟悉。这都是师生努力融汇新老技术的必然结果。”[1]由此可见,一项技术无论在当时看来如何先进,最终也只会变成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

二、教学技术发展具有规律性:兴奋阶段--科学论证阶段--失望阶段--教师抵制阶段

一项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古班对此进行了总结:每当一项新的技术发明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人撰写呼吁尽快把它引进教学当中,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 一旦把这项技术运用到教学上,就会发现它存在著一定的问题。于是,人们就开始抱怨后勤供应跟不上以及教师不积极采用新技术、学校管理人员也会批评教师固守落后的教育技术,而教师则指责管理者试图破坏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等,最终导致新技术在教学中遭到抵制。针对这一现象,古班把教学技术的发展周期概括为四个阶段:即,兴奋阶段--科学论证阶段--失望阶段--教师抵制阶段。[2]根据教育技术的周期性和目前我国社会和学界各方面的反映综合来看,现在我国“在线教学”应该处于“兴奋阶段”和“科学论证阶段”。但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在线教学”存在师生永久性的时空分离、难以有效互动、教学和学习体验感差等问题,而这些缺陷都是“在线教学”自身所固有、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进。因此,“在线教学”最终也很有可能进入到“失望和教师抵制阶段”,最后成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三、大学的组织惰性使“在线教学”难以大规模开展

在组织和管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指出,“组织存在着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依然按照原有行为方式行事的不易改变性,这也称为组织惰性”[3]。高校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存在明显的组织惰性。首先,这是因为大学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异于科层结构的政府机构,高校在传统的组织文化影响下具有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即以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为基本原则的松散特征,伯顿·克拉克形象地称之为“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4]虽然这种松散特征是保障大学学术自由与自治的重要前提,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积极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助长了高校的组织惰性。其次,大学组织内部的不同学科、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冲突,也是制约组织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大学无法对外部需求形成及时有效的回应。因此,不论社会对“在线教学”如何肯定,高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最多也只是把“在线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加以运用。

结论:

虽然“在线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提高了办学效率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但如果认为这样就可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就会取得好的效果,那无疑是天方夜谭。因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不在于教育技术的运用,而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看待“在线教学”热潮,寻找“在线教学”开展的适合方式。

参考文献:

[1][美]亚瑟·M·贝恩,卡丽·B·斯基克.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第2版)[M].梁燕玲,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41.

[2][美]亚瑟·M·贝恩,卡丽·B·斯基克.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第2版)[M].梁燕玲,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39.

[3]鲍威.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解释与扩张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2(08):3-11.

[4]何晓芳.在“断裂”的科层体系中“牧猫”——美国大学二级学院治理制度文化分析[J].高教探索,2019(03):85-89.

作者简介:何小飞(1986-),硕士。卢继海(1986-),硕士。

猜你喜欢
冷思考热潮在线教学
我国马拉松赛事“热”现象的冷思考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冬奥会“点燃”全民冰雪热潮
辽宁舰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
中美南海军事交锋的“冷思考”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
世界五大名厨:引爆美食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