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逻辑能力培养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2021-02-24 04:48高明鸿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教学模式

高明鸿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 黑河 164300)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为各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这也使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对于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往往不希望耗费过多的时间进行人才的培养工作,企业希望学校能够提供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更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从现阶段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来看,尽管近年来有针对性地提高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但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毕业时仍难以达到企业对人才的期许,往往存在学生的理论性知识丰富,但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工作能力缺乏,这也在侧面说明了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短板。

1 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分析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学习应围绕理论知识传授、逻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建设、实践能力锻炼几方面出发,而现阶段的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占据了过大的比重,教学过程对于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从课程教学上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网络的连接与设置、浏览器的使用与功能、办公软件技术、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主要编程软件及技术、病毒防范的基本方法、网页设计技术、声音、图像处理相关技术等,众多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的联系则稍显不足。

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只有将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未来工作中灵活运用才能达到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入手,良好的思维能力是程序开发、软件设计等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会显著减少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之间形成良好过渡,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胜任未来的专业性工作。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法与知识内容陈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计算机本身的计算体系也在不断进步,而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是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速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过程大多处于被动听课,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缺乏、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际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

(2)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不足。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需要大量的理论课教学作为支撑,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着实践课占比不足的问题。同时很多实践课还存在设备缺失、资金不足、条件简陋等问题,导致实践课的实施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3)校企合作途径缺失。高校教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学生在校期间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了解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

3 逻辑思维的培养途径

(1)通过任务教学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任务教学法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任务,使学生以小组配合的形式进行任务分析与解决,不仅能够摆脱传统教学学生参与度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图1)。在此过程中,每名学员都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吸取他人的思维长处,达到丰富思维逻辑的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突破了传统专业课的束缚,使不同专业课之间的知识实现了进一步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全面思维的能力。

图1 任务教学法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流程

(2)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眼界。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计算机专业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结合计算机专业资深技术人员对于复杂问题的巧妙解决办法,使学生在最初看到疑难问题时进行自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多数同学可能一时间并没有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但却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当教师公布专业人员的解决办法后,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启发,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

(3)适当增加创新和思维拓展相关能力培养。例如在计算机专业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入类似于TRIZ理论一类的思维与创意的知识与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相关逻辑,帮助其具备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教师还应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国内的创新设计竞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眼界,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变得更为全面。

(4)在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机专业知识为依托,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以逐层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的同时,不要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思维发展,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学习专业课过程中逐渐形成形式化、模型化、系统化的思维习惯。

4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且在高校实践教学中,仍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要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试验与项目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对于有参与项目意愿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考核,并选择优等生参与到院校试验及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中来。尽管学生可能对项目或试验提供的帮助较小,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却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系统的专业问题和学术研究,有利于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发挥自身长处,锻炼良好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锻炼平台。切实做好校企联合办学的相关工作,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去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校企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学生可利用寒暑假自主地选择去企业进行实习,从而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及早了解自身不足,有利于在毕业前补齐短板。

(3)加强以赛促教工作的实施。实践技能竞赛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计算机竞赛,或与其他专业组队参与机器人竞赛等,都能帮助其建立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之余,专业教师还应密切关注相关赛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校企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