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型烟草腺毛形态和叶面化学成分的比较

2021-02-25 07:47马旭东王召军闫筱筱张洪映
烟草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叶面表皮蚜虫

马旭东,王召军,闫筱筱,崔 红,张洪映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郑州市文化路95号 450002

植物表皮毛是表皮细胞的特化结构,是植物表皮细胞的延伸,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地上部分。植物表皮毛作为植物与环境间的天然屏障,能有效减轻病原菌、昆虫等有害生物对植物的损害以及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伤,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损耗,提高植物对自身温度的调节能力[1-3]。拟南芥的表皮毛是一种特化的、无腺体的单细胞表皮毛[4-5]。与拟南芥不同的茄科、豆科、菊科、大麻科和唇形科等植物属于多细胞表皮毛,这些物种的表皮毛类型丰富,根据其分泌腺的有无,可分为保护毛(非分泌型)和腺毛(分泌型)。如菊科蒿属的黄花蒿表面有两种表皮毛,包括腺毛和T型保护毛。青蒿素是黄花蒿在腺毛中合成、积累和分泌的一种倍半萜内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ACTs)被认为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6]。番茄属植物表皮毛共有7种类型(Ⅰ~Ⅶ),其中Ⅰ、Ⅳ、Ⅵ和Ⅶ型属于腺毛,Ⅱ、Ⅲ和Ⅴ型为保护毛[7-8]。茄科烟草属植物的表皮毛发达,包括保护毛和腺毛,腺毛约占总表皮毛的85%,根据腺毛柄部长度,又分为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烟草腺毛分泌物中不仅含有西柏烷二萜等重要的香气前体物质,还具有抵抗蚜虫的作用[9]。有研究表明,烟草分泌物西柏三烯二醇有抗癌作用,且可诱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早期抗原和蛋白质磷酸化[10]。烟草长柄腺毛中可产生含Cd/Ca的晶体并外溢,进而主动排除烟叶中的Cd[11-12]。短柄腺毛是叶面抗性蛋白的主要合成场所,在抑制孢子萌发、抵抗真菌侵染中具有重要作用[13]。而目前有关不同类型烟草腺毛分泌物的差异方面鲜见报道,为此,以不同腺毛类型的烟草品系TI1068和TI35为材料,分析其表皮毛的形态结构、主要叶面化学成分以及蚜虫嗜好性,旨在揭示烟草腺毛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特点和功能,为烟草腺毛的改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普通烟草TI1068和TI35是由美国农业部牛津烟草研究所(Oxford Tobacco Research Station,Oxford,North Carolina,USA)提供的,且是从美国本土以外收集到的普通烟草(N.tabacum)栽培品系。

1.2 烟草叶片表皮毛的形态比较

在烟株成熟期,选择长势一致的4棵烟株,选取叶长约10 cm的顶叶,在质量体积分数为0.2%的罗丹明B水溶液中浸染30 min,后用蒸馏水漂洗3次,冲洗未结合的染料,吸干表面水分。避开叶脉切取叶中部约5 mm×8 mm叶片,在超景深显微镜(VHX-5000,日本基恩士公司)下观察叶片的表皮毛形态和数量,随机选择10个视野进行腺毛密度统计和分析。

1.3 叶面化学成分分析

在烟株成熟期,选择长势一致的4棵烟株,选取第10~12位(从下向上数)中部叶提取叶面化学物质。避开主脉位置,取直径为10 cm的叶圆片20片,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烟叶的叶面化学物质[14]。将叶圆片在二氯甲烷中依次浸提2 s,重复8次后加入1 mL内标(2.020 mg/mL蔗糖八乙酸酯和2.474 mg/mL正十七烷醇的混合液),旋转蒸发仪浓缩,氮吹仪吹干。加入500 μL体积比为1 ∶1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O-双三甲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在75 ℃水浴中进行60 min衍生化反应,加入N,O-双乙酰胺和吡啶各125 μL,获得待测液。利用GC/MS(色谱仪型号HP-5890,质谱仪型号vc-70SE,美国Agilent公司)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参数条件参考文献[15]的方法。

1.4 半定量RT-PCR分析

在烟株成熟期,选择长势一致的4株烟,取长约10 cm的顶叶,去除叶脉后混合烟样。按照Invitrogen Trizol Reagent说明书提取总RNA,然后反转录合成cDNA。以L25作为内参基因,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GGPPS、CBTS和CYP71D16的表达量。在NCBI的Gene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检索GGPPS、CBTS和CYP71D16的序列。将获得的每个基因家族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利用Primer 5.0在基因保守域设计引物,GGPPS-F:5′-TGTCGATTC ATGGGCTGCT-3′,GGPPS-R:5′-GTGGATCACAGG TGGGTCTTT-3′;CBTS-F:5′-CGACTTGCGAGGC AACAAGG-3′,CBTS-R:5′-GAGCGAATTCCATG TTCAATGAC-3′;CYP71D16-F:5′-TGTACTGCTA AGACTTATGA-3′,CYP71D16-R:5′-GGTTTCGA GTTCGTCCATT-3′;L25-F:5′-CCCCTCACCACA GAGTCTGC-3′,L25-R:5′-TTCTAACTCCTGTTGTT GTGGGAA-3′。PCR反应条件:95 ℃5 min;95 ℃40 s,60 ℃50 s,72 ℃30 s,28个循环;72 ℃5 min。

1.5 蚜虫嗜好性比较

取TI1068和TI35大小相近的幼叶(15~20 cm)置于同一培养皿(直径25 cm)中,为避免叶片在试验过程中失水,用湿润的脱脂棉将叶柄包裹,培养皿底部放置6层浸透无菌水的滤纸。将100头蚜虫等距放于叶片之间,不限制蚜虫的自由活动。将培养皿放置于25 ℃恒温人工气候箱(RXZ-500,宁波江南仪器厂)12 h,每隔3 h统计叶片上的蚜虫数量,设置3次重复,计算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烟草叶片表皮毛的形态比较

烟草TI1068和TI35叶片表皮毛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见图1。TI1068和TI35同时具有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和保护毛3种类型表皮毛。TI1068的腺毛以长柄腺毛为主,腺毛头部膨大,由多细胞组成,整个腺头被分泌物包裹成球形或水滴形,含有极少量的保护毛(图1A,B)。TI35的表皮毛以保护毛为主,顶部细胞与柄细胞结构无差异,TI35的长柄腺毛量甚少(图1C,D)。TI1068和TI35的短柄腺毛形态无差异,柄细胞均为单细胞,腺毛头部膨大呈圆球形,分泌物不及长柄腺毛多。因此,TI1068的腺毛分泌物远多于TI35。

罗丹明B水溶液染色试验结果(图2)显示,保护毛不能着色;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可以被罗丹明B水溶液染红;总体来看,长柄腺毛的着色程度比短柄腺毛深。可见,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均有糖酯分泌,而长柄腺毛的糖酯含量或种类多于短柄腺毛。显微镜下统计叶面表皮毛的密度发现,TI1068总腺毛密度高于TI35,但未达到显著水平;TI1068的长柄腺毛密度极显著高于TI35,约为TI35的10倍;TI35保护毛密度极显著高于TI1068,约为TI1068的7倍;TI1068和TI35的短柄腺毛数量无显著差异。

2.2 烟草叶面化学成分分析

图1 烟草TI1068和TI35叶片表皮毛的形态比较Fig.1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of trichomes on leaf surface between TI1068 and TI35

图2 烟草TI1068和TI35叶片表皮毛密度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trichome densities on leaf surface between TI1068 and TI35

西柏烷二萜、烷烃和蔗糖酯是烟草叶面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16-17]。叶面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1)显示,TI1068和TI35的叶面分泌物成分相似,均含有西柏烷二萜、烷烃和蔗糖酯。TI1068中3种成分总量约是TI35的10倍,而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TI1068:西柏烷二萜(66%)>蔗糖酯类(24%)>烷烃类(10%);TI35:烷烃类(94%)>西柏烷二萜(5%)>蔗糖酯类(1%)。

通过对TI1068和TI35叶面化学成分的比较发现,TI1068叶面成分主要是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而TI35主要是烷烃类,仅存在微量的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Ⅳ。此外,TI1068和TI35的烷烃种类和总量无差异。考虑到TI1068和TI35的表皮毛类型差异,即TI1068以长柄腺毛为主,TI35以保护毛为主,短柄腺毛数量无差异,因此推测长柄腺毛是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合成的主要场所,而烷烃类主要在短柄腺毛合成。腺毛分泌物对于烟草品质和抗性有重要影响[18]。有研究发现喷施茉莉酸甲酯可以促进长柄腺毛的发生,增加叶面分泌物含量,进而增强叶片对蚜虫的驱避性[19-20];敲除烟草NtCycB2基因可以增加长柄腺毛的密度,提高西柏烷二萜含量,进而改善烟叶品质和抗性[21-22]。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腺毛类型对腺毛分泌物的贡献不同,长柄腺毛是西柏烷二萜合成的主要场所,增加长柄腺毛密度是提高烟叶品质和抗性的重要途径。

表1 烟草TI1068和TI35叶面化学成分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leaf surface chemical components between TI1068 and TI35

表1 (续)

2.3 烟草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PS)是合成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GPP)的关键酶[23],GGPP合成西柏烷二萜分为两步:首先,GGPP在西柏三烯醇合酶(cembratrienol synthase,CBTS)的催化下发生环化反应,形成α-西柏三烯一醇和β-西柏三烯一醇;然后,西柏三烯一醇在细胞色素CYP450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hydroxylase,CYP450)的催化作用下,第6位碳发生羟化反应形成α-西柏三烯二醇和β-西柏三烯二醇,该酶的编码基因为CYP71D16[24]。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TI1068和TI35中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GGPPS、CBTS和CYP71D16在TI1068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TI35。这与表皮毛的形态比较和叶面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即长柄腺毛是西柏烷二萜合成的主要场所,TI1068具有高密度的长柄腺毛,而TI35仅有微量的长柄腺毛。

图3 烟草TI1068和TI35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Fig.3 Expression analysis of genes related to diterpenoid biosynthesis in TI1068 and TI35

2.4 蚜虫嗜好性比较

图4 烟草TI1068和TI35的蚜虫嗜好性比较Fig.4 Comparison of aphid preference between TI1068 and TI35

TI1068和TI35离体叶片上的蚜虫数量见图4。在各检测时段TI35叶片的蚜虫数量是TI1068的4~6倍。有研究表明,烟草腺毛可以特异地合成西柏烷二萜化合物,该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真菌和抗蚜虫活性,还可作为活性剂刺激烟草夜蛾产卵,其对于幼虫的生长具有毒害作用[25-26];提高烟草腺毛中西柏三烯一醇含量可提高烟草的抗蚜虫能力[27-28]。本研究中TI1068的蚜虫嗜好性极显著低于TI35,其原因可能是由于TI1068中西柏三烯一醇含量是TI35的57倍。

3 结论

①TI1068和TI35均有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和保护毛3种表皮毛类型;TI1068以长柄分泌型腺毛为主,含有少量保护毛,TI35以非分泌型表皮毛为主,含有微量的长柄腺毛;TI1068和TI35的短柄腺毛数量无显著差异。②烟草TI1068和TI35叶面化学成分中均有西柏烷二萜、蔗糖酯和烷烃;TI1068叶面上3种物质含量约为TI35的10倍;TI1068叶面主要化学成分是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类物质,而TI35主要是烷烃类,仅存在微量西柏烷二萜和糖酯Ⅳ。③西柏烷二萜合成基因GGPPS、CBTS和CYP71D16在TI1068中表达水平均高于TI35。④蚜虫对TI1068的嗜好性极显著低于TI35。

猜你喜欢
叶面表皮蚜虫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叶面上的小水珠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