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1-02-26 07:47鱼莲英杨紫政李玉英李国英关学柱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僵菌核型玉龙

王 勇,鱼莲英*,杨紫政,李玉英,李国英,王 星,关学柱

(1.玉龙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玉龙674100;2.玉龙县九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玉龙674109)

草地贪夜蛾最早在美洲地区发现,2019年1月在中国江城县首次发现其危害,它具有危害大、迁飞快、防控困难等特点[1]。

白僵菌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虫生真菌,其中以球孢白僵菌最为人们所熟知。目前球孢白僵菌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甘薯叶甲、马尾松毛虫、甜菜象甲、白粉虱、水稻叶蝉等40多种害虫[2]。它具有杀虫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安全、活性高等特点。彭国雄等研究发现,球孢白僵菌不仅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具有杀虫活性,而且还能引起草地贪夜蛾蛹黑化,降低其羽化率50%以上,能从源头上切断草地贪夜蛾生活史,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种群,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潜力生防菌之一[3]。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具有广谱性、毒力高、活性强等特点。它对小菜蛾、美国白蛾、玉米螟、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控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刘华梅等研究发现,苏云金杆菌对不同龄期混发的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在72%~86%[4]。

玉龙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2万hm2,草地贪夜蛾于5月5日在玉龙县石鼓镇大新村委会保丰乐村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一旦危害成灾,将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草地贪夜蛾在玉龙县的危害蔓延,促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防控工作的实施,特开展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研究,为玉龙县草地贪夜蛾可持续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试验地设在玉龙县九河乡九河村,试验玉米品种为会单4号,玉米于2019年4月20日播种,播种密度约为7.5万株·hm-2,玉米长势较好,每个小区周围设置保护行。生物农药制剂为2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0亿PIB·g-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16000 IU·mg-1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农事管理措施一致,均匀喷施农药,注意重点喷施玉米的心叶处。

处理A,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施用2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使用量为375 g·hm-2·次-1,7 d后再喷施1次。

处理B,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施用10亿PIB·g-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使用量为600 g·hm-2·次-1,7 d后再喷施1次。

处理C,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施用16000 IU·mg-1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使用量为750 g·hm-2·次-1,7 d后再喷施1次。

处理D(CK),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防控草地贪夜蛾的药剂。

1.3 调查方法

施药前对玉米田间草地贪夜蛾虫口基数进行调查,施药后第7 d、第14 d每个小区取30株玉米调查植株上草地贪夜蛾的活虫数,并按下式计算防效。

防控效果(%)=[1-(对照区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数)/(对照区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效的影响

施药后经目测观察发现,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均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无药害产生。由表1可知,草地贪夜蛾活虫数量处理D(CK)的增长很快,表明草地贪夜蛾虫害发展迅速,需要提前进行预防。不同药剂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控效果,施药7 d后,处理A、处理B、处理C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为68.54%、61.29%、62.20%,处理A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施药14 d后,各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A>处理C>处理B,其中处理A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

表1 不同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玉米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处理D(CK),其中处理A的玉米产量最高,为9450 kg·hm-2,比处理D(CK)增加1950 kg·hm-2,增产率为26%;处理C的玉米产量次之,产量为9225 kg·hm-2;处理B的玉米产量最低,为9150 kg·hm-2。这表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产量危害较大,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能较好的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蔓延,保障玉米产量安全。

表2 不同处理的玉米产量

3 讨论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生物农药的防效,同一生物农药在不同的地区施用,防控效果也会有差异。笔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评价了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玉龙县草地贪夜蛾防控生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玉龙县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中施药14 d后,球孢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最佳,防效为72.83%;玉米产量最高,为9450 kg·hm-2,比空白对照增加1950 kg·hm-2,增产率为26%,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在田间调查时发现,田间草地贪夜蛾各阶段虫龄交替发生危害情况较为普遍,考虑到适宜的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生活史周期较短,笔者将本试验生物农药施用次数设计为2次。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的施药时期会直接影响到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为保障防控效果和避免虫害,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在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进行施药防治。

猜你喜欢
白僵菌核型玉龙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用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猫 缘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不同培养盘对白僵菌生产的影响
白僵菌孢子悬液添加促进剂对茶毛虫幼虫侵染的对比试验
百日草的核形态学研究
玩具店长
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研究
伊河团头鲂染色体的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