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研究

2021-02-26 07:47韩伟君吕建平谌爱东王德海朱学松李玉美周文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夜蛾云南省草地

韩伟君,吕建平,谌爱东,王德海,刘 英,朱学松,李玉美,周文文*

(1.云南省植保植检站,云南 昆明650034;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3.曲靖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麒麟区655000;4.沾益区植保植检站,云南 沾益区655331)

自2019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在云南境内江城县发现以来,之后大面积扩散蔓延,主要危害玉米、小麦、甘蔗、生姜、陆稻、油菜、青稞、高粱8种植物和牧草皇竹草,截止2019年12月,全省发生面积66.5万hm2,造成危害损失3%~80%[1-2]。为及时摸清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特点,大面积安全生产,科学准确防控提供依据,开展了本项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调查数据由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提供,通过邮件从县(区)报送到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每周报送1次,6月17日至12月31日通过全国和全省周报系统报送,每周报送2次。

1.2 田间调查方法

采用“W”型取样调查方法,5点取样,每点取20株,共100株,计算百株虫量,卵、幼虫(1—5龄)蛹和成虫的数量,并按下式计算受害株率。

受害株率(%)=受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入侵危害早,蔓延速度快

2019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首次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发现,1月相继在德宏州、保山市发现。此后草地贪夜蛾在全省迅速扩展。3月,已有普洱、德宏、保山、玉溪、临沧、版纳、红河7个州(市)46个县发生危害,该区域属于南部地区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高湿利于草地贪夜蛾发生;5月迁飞扩散至中部,16个州(市)118个县有发生,截止7月仅仅半年扩散蔓延至全省129个县。各州(市)草地贪夜蛾首次发生情况见表1、图1。

表1 2019年云南省各州(市)草地贪夜蛾首次发现时间

2.2 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

图1 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发生分布情况

夏玉米大量播种时,草地贪夜蛾食源充足,发生面积迅速增加。据统计,2019年5月29日全省累计发生 面 积4.9万hm2,6月30日19万hm2,7月28日44.7万hm2,每周新增危害面积近6.7万hm2;8月31日累计发生面积60.3万hm2,已占全国发生面积的60%以上;9月云南大部分地区夏玉米接近收获,草地贪夜蛾危害速度有所减缓;10月以后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危害已转向秋玉米及其它后茬作物上;11月全省海拔1500 m以下的地区,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41.2万hm2,占全省发生面积的62.65%;12月19日全省累计发生面积66.5万hm2,累计防治面积515.7万hm2,具体发生情况见图2、图3。16个州(市)的1259个乡(镇)均发生危害,全省1370个乡(镇),危害区域占91.9%。

据调查,普洱市田间发生情况较重,5月21日宁洱县、景谷县玉米被害株率最高,为100%,平均60%。5月28日江城县玉米最高百株虫量为1100头,平均250头。5月21日景谷县甘蔗最高百株虫量为350头,平均210头;被害株率最高,为60%,平均45%。12月4日宁洱县小麦被害株率最高,为100%,平均85%;最高百株虫量265头,平均95头。

滇东北曲靖市沾益区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高峰期为8月底至9月初,8月30日为169头,9月5日为213头。曲靖市科技园设置3个性诱监测点,6月3日至9月2日累计虫量为216头,10月9日为705头,10月10日为1131头,10月为草地贪夜蛾成虫诱集高峰期。

2.3 食性范围广,危害面大

图2 2019年云南省16个州(市)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比例

图3 2019年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情况

草地贪夜蛾特别喜爱鲜食玉米、甜脆玉米和糯玉 米,其次危害饲料玉米、籽粒玉米。在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对其他作物也有危害,截止2019年12月20日全省发生面积共计16733 hm2,主要危害甘蔗、小麦、生姜、陆稻、油菜、青稞、高粱等作物,零星危害牧草皇竹草等(表2)。2020年2月云南省小春作物小麦处于苗期—分蘖期,油菜处于苗期—抽苔期,只发现1—2龄幼虫危害幼嫩叶片,在有玉米落粒苗的田块加重发生;危害生姜的草地贪夜蛾不仅取食叶片而且危害根部;危害甘蔗套种玉米的田块加重发生,玉米上虫口密度较高,百株虫量高达900头。

表2 草地贪夜蛾危害其它作物情况

2.4 周年繁殖,危害期长

玉米是云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全省大部分地区周年种植玉米,按照播种时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玉米,全年种植面积在173万hm2左右,其中夏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年均种植面积133万hm2,草地贪夜蛾危害也最大,春、秋、冬玉米大部分分布在滇南、滇西南,滇中的低热河谷区,这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各地玉米栽种节令不一致,生育期叠加,有利于草地贪夜蛾的迁移与辗转危害,再加上云南冬、春季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气候特点,对冬季虫源的发生繁殖、安全越冬极为有利。

云南省文山州、德宏州、临沧市、保山市、西双版纳州全部,红河州蒙自市、河口县、开远市,玉溪市新平县,楚雄州元谋县,曲靖市罗平县、师宗县等29个县(市)周年都有玉米的种植,为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主要以幼虫越冬,其余地区为越冬虫源区。11底至翌年2月底全省开展了越冬调查,调查地区为昆明市、大理州、楚雄州、曲靖市、丽江市、玉溪市和怒江州,调查作物主要为玉米冬闲田、小麦、大麦、蔬菜、油菜和蚕豆等,其中海拔最高的丽江市宁蒗县永宁镇为2612 m,共调查到蛹51头,活蛹21头,占比为41%。草地贪夜蛾如此庞大的越冬基数在云南省冬玉米种植区持续危害、不断繁殖,再加上境外及临省虫量迁入,对云南省粮食安全,特别是玉米产业安全存在巨大威胁。

3 讨论

草地贪夜蛾属于外来入侵害虫,在中国属于首次发生。2019年1月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发生以来,仅半年全省129个县都有危害,危害蔓延速度相当快,截止2019年年底全省累计发生面积66.5万hm2次,发生面积占全国第1位,在田间虫情复杂,世代重叠严重,局部田块危害程度较重,除主要危害玉米外还危害其他7种作物,食源范围较广,在云南省滇南、滇东南、滇西南低热河谷区玉米周年繁殖,草地贪夜蛾可四季危害。玉米是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73万hm2,鲜食玉米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籽粒玉米是饲料的主要来源,玉米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影响全省粮食产量[3]。

随着季风和气候的影响,本地虫源和境外虫源的叠加,云南省草地贪夜蛾的爆发存在较高风险。其在云南省的迁飞规律、危害特性、生物学习性研究还未彻底摸清,广大群众对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危害、防控知识还不够了解,增加了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难度。为了今后更好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应该继续开展宣传培训工作,让广大农户认识草地贪夜蛾,掌握其防治时间、防治方法,可适时科学防控;加大对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确保有效防治虫害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物农药使用成本,提高使用率[4]。

猜你喜欢
夜蛾云南省草地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Laughing song
草地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一片草地的述说
夜蛾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