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涵养深厚家国情怀

2021-02-27 17:56彭颜红
奋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思政

■ 彭颜红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培养,强调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家国情怀的养成,认真践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涵养家国情怀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深情呼唤。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才能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才能及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家国情怀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厚植深厚的家国情怀,热爱思政课教育教学事业,把它视为值得终身奋斗的光荣事业。要坚持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更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将家国情怀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局势变化的迫切需要。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认识个人得失与国家兴衰的关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等问题,坚持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要善于用国际化的眼光和胸怀去引导学生,吸收更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注意教育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的神圣使命,从事的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事业,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特别明确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只是将之作为谋生手段,而要时刻谨记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始终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联系在一起。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家国社会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用深厚的家国情怀感化学生。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牢固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对伟大的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充满深情大爱,对家庭伦理执着坚守,积极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涵养家国情怀的现实途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体现着家国情怀的不同表征。思政课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要引导学生争做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榜样。要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相统一,在为社会的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家国情怀来看待、理解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主流价值,《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上有更高标准,对自身党性锤炼有更严要求,时刻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引导和培养学生。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厚植家国情怀,注意对传统文化的辩证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既保持民族性又能体现时代性。“传道授业解惑”时,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要认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源泉。同时,还要充分吸纳唐诗宋词、经典著作、艺术作品中表达的爱国情、亲情、友情,丰富家国情怀的内涵。

以全媒体传播格局为载体。儒家道德文化的传播非常重视环境熏陶、道德典型的示范效应以及在道德实践中的反复作用,强化道德观念,提升人的道德水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方式可以运用于厚植家国情怀。当前,我们迎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信息流动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处处呈现的是一种“信息爆炸”的发展态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全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家国情怀培育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体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通过多角度、多平台认知家国愿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从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使之转化为贴近生活的语言和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