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猪场用药思路

2021-02-28 03:42汤晴雯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渔溪畜牧兽医站福建福清350307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原料药猪只猪肉

汤晴雯 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渔溪畜牧兽医站 福建福清 350307

随着欧盟和其它国家相继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之后,我国政府规定在2020年7月以后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并减少抗生素在畜禽养殖端的应用。当前,养殖端滥用、乱用抗生素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给畜产品的安全带来隐患。抗生素的滥用,轻者可使畜禽病程延长,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病情加重,增大诊疗难度;严重的会引起畜禽并发症或继发感染,并导致畜禽死亡乃至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再者可能产生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导致人类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兽药使用规范和实践经验,笔者对猪场兽药使用及做好猪场疫病防控的有关事宜进行归纳总结。

1 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乱用抗生素

1.1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用范围,对症下药 在猪只出现临床症状时,许多养殖场(户)可能会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饲养成本,而且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引起多重感染,给疾病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兽医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有条件时应分离细菌并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某猪场存栏母猪250头,按照以往做法使用抗生素,一年药费需30多万元,1头肉猪的平均药费成本为60元左右。滥用抗生素不仅增加药费成本,有时适得其反会导致猪病难以控制,成活率下降。

1.2 联合用药不是大包围用药 在治疗猪病时,兽医一般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法。药物联合使用可对细菌起到联合互补、交叉杀灭作用。这种联合使用比单独用1种抗菌药物的效果增强,并且也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但是某些猪场养殖人员往往凭借以往用药经验,采用大包围治疗,配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以为几种同类作用的抗生素合用会比一两种药起的作用好,抗生素种类越多越好,结果造成交叉感染,甚至导致细菌更易产生耐药性,得不偿失。例如,某存栏300多头能繁母猪的规模猪场,肉猪发生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发病急、病死率高,给猪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挽回损失,猪场管理人员使用大包围疗法,把阿莫西林、头孢菌素、氟苯尼考、泰乐菌素等4种抗生素混在一起拌饲料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该场猪病虽然被治愈,但猪的生长速度迟缓,出栏时间延长,增加了生猪饲养的料肉比。

1.3 准确掌握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各种药物的治疗量是通过药理学计算和研究获得的,因此,在治疗用药时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加大剂量。某些限量使用药物,随意加大用药剂量,不仅对疾病的治疗起不到效果,而且会引起猪只中毒,甚至导致生猪死亡。在治疗猪病时,还需要按照疗程用药。要彻底治愈动物疫病,兽医必须按照该药的疗程进行用药,疗程不足,药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且极易产生耐药性菌株。若疗程过长,不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产生药物残留等不良后果。例如治疗弓形虫病,药物使用疗程应为5~7 d,如果只用3~4 d就停药,将导致该病反弹,加大治疗难度。

1.4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通常可分为口服和注射两种途径,其中注射又可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根据猪只的不同年龄、不同病症和不同药物,兽医应采用合理的给药途径。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兽医都必须遵循不丧失药效和药物易吸收的原则进行给药,同时还要根据猪只的病情和可接受的方式给药。一般情况下,针对患急性病或病情严重的猪只,兽医应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的方式;针对患轻微疾病的猪只,兽医应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针对猪只的日常保健,兽医可采用拌料或饮水的方式给药;对于某些释放缓慢的药物,则采用皮下给药方式等。

1.5 熟悉各种药物的残留时间,把握休药期 药物在猪肉产品中的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能让消费者吃上安全、健康的猪肉食品,兽医应根据各种药物的休药期,制订合理、规范、科学的用药方案,从根本上杜绝药物残留,保证猪肉产品的食用安全。例如,某猪场兽医在生猪出栏前1周,在猪饲料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饲喂肉猪来治疗腹泻问题,1周后,其销售屠宰后的猪肉在送检时被检出磺胺类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猪肉食品安全。

1.6 禁止使用原料药 任何原料药都是含量100%的单一药物,对其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若应用原料药拌料使用,在没有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生猪的药物中毒。因此,原料药被制成各种制剂,不仅起到了稀释作用,而且还起到助溶、调节酸碱平衡、促进吸收、吸附及中和有害物质的作用。并且,原料药在被制成各种药剂后,有利于该药物的储存和保鲜。

1.7 禁止使用过期药物 兽药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该药物效价随即降低或失效,对防治猪病没有效果。

2 合理使用益生素、酸化剂

益生素、酸化剂可调节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平衡,激活肠道黏膜产生抗体。在养猪生产中兽医应尽量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多采用可替代抗生素的益生素类产品。如在生猪生产中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以及柠檬酸、富马酸等酸化剂的应用,可改善生猪肠道健康,促进饮食欲,增强生猪免疫力,确保生猪健康。

3 营养调控

在生猪生产中尽量使用全价饲料进行饲喂,并根据各阶段猪只的生长发育情况,提供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进一步减少疾病的发生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4 环境调控

应根据生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通风)等合适的猪舍环境。舒适的卫生环境可大大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减少用药成本。

5 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从猪场的选址、布局、猪舍的建设,再到人员、猪只、车辆的隔离以及猪只的流动、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等各个方面都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措施行事,并认真执行监督机制,确保猪场安全生产,减少抗生素使用。

6 免疫接种

猪场应做好各类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技术人员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疫病免疫程序,及时做好生猪的免疫接种,确保生猪具有坚强的免疫力,使猪只对各种疫病有坚强的抵抗力,减少猪场疫病的发生或不发病,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总之,猪场不能滥用或乱用药物,应该增加替代抗生素的益生素、中药制剂、酸化剂、生物制品的使用,从而实现生猪健康生长,确保猪肉产品安全无害。

猜你喜欢
原料药猪只猪肉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肉卷
气相色谱法测定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