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羊坏死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2021-02-28 03:42吴黎明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福建南平3542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患羊口炎蹄部

吴黎明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福建南平 354200

坏死杆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坏死梭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可侵害羊、牛、马、猪、鹿、兔等,尤以羊、猪、牛、马易感。该病的特征是在受损伤的皮肤、皮下组织、蹄部、消化道和生殖器官黏膜发生组织坏死,有的在内脏如肝脏、肺脏等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常发生于多雨、潮湿的夏秋季节。羊以蹄部外伤后感染多见,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现将一起羊坏死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0年9月,南平市建阳区个体养羊户林某饲养的109只山羊出现口腔溃疡、皮肤坏死、跛行、腹下水肿,个别羊极度消瘦,21只羊发病,死亡8只。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2周,病型因受害部位不同而异。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口炎型、腐蹄型、肝肺坏死型等。

2.1 口炎型 多发生于羔羊,发病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流涎,口臭,有鼻漏,严重者会表现呼吸困难。

2.2 腐蹄型 是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羊。当蹄部有外伤时,极易受到坏死杆菌侵害,引起蹄部肿胀或溃疡,造成运动障碍。一肢发病时,患羊不愿走动,喜卧,出现跛行,有明显的疼痛感;两前肢发病时,患羊表现爬行状;两后肢发病时,患羊常将患肢集于腹下,不愿走动。

2.3 肝肺坏死型 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会形成转移性坏死灶,此时患羊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后期极度消瘦,常因机体衰竭而死亡。

3 剖检病变

羔羊感染坏死杆菌病后,口炎病变明显,可引起唇疮,在口、鼻、唇等部位出现结节、水疱,随后结节发展为棕色痂块,剥脱痂块露出不规则溃疡面。蹄部有化脓性坏死病变,挤压肿烂部位流出发臭液体。皮下组织胶样浸润,皱胃黏膜下层水肿、并且有斑纹出血,有的病例表现肝脏肿大,质地变硬,肝脏、肺脏有散在圆形粟粒状灰黄色结节,切面干燥,心肌少量出血,心包和胸腔积液。

4 实验室检查

在患羊的病灶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取病料,涂片后用复红美兰染色,镜检可见着色不均匀、呈长丝状的杆菌。

5 诊 断

根据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病为羊坏死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将患羊隔离于通风良好、地面干燥的舍内,处理患部,给予全身抗菌治疗,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

6.1 口唇病变 口腔溃疡的应去除伪膜,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在患处喷洒痘疮灵或涂抹碘甘油,每天2次,直至痊愈。

6.2 蹄部病变 除去腐败、坏死组织,然后根据病情进行以下处理。

6.2.1 发病初期或症状轻微 用3%来苏儿溶液清洗患部,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蹄浴,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用3~5 d。

6.2.2 病情较严重者 用30%硫酸铜液对患处充分冲洗,对蹄叉腐烂患羊还应在局部涂抹鱼石脂,包扎绷带,每天换药1次,连用5 d。腐蹄的可用小刀挖去腐烂角质部,直至脓汁全部挖出,用30%硫酸铜液冲洗患部,创口内部涂抹碘酊后,放入高锰酸钾粉,创面涂布凡士林(以防污水渗进),再包扎绷带。

6.2.3 出现全身症状者 肌肉注射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5 mg),每天1次,连用3 d;对个体消瘦、精神状态差、病情较重的还应配合强心、解毒、补液等对症疗法,以促进康复。

7 小 结

1)羊舍应修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平常要及时清理圈舍、场地内的粪便,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病原扩散;在多雨、炎热季节,不到低洼潮湿地放牧。

2)防止羊群创伤,保持合理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和相互啃咬,放牧时应防止在碎石零乱的道路上驱赶、奔跑,以防被尖锐物体刺伤。

3)平时应经常检查羊四肢和蹄部,发现外伤后应及时处理消毒、防止感染,对伤口久治不愈的患羊,应及时淘汰。

4)对常发该病的羊场,应设置脚浴池,在炎热多雨季节,配制0.1%高锰酸钾溶液或5%硫酸铜溶液进行定期脚浴,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5)发生该病时,如果出现发热、厌食等症状,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以防发生转移性坏死灶或败血症而死亡。

6)对羊群进行预防或治疗注射时,一定要更换针头,防止通过针头引起该病的传播。

7)羊的坏死杆菌病应与口蹄疫、葡萄球菌病等进行区别诊断。口蹄疫常在蹄冠部发生水疱,而后破溃,严重者蹄壳脱落;而坏死杆菌病常常有受伤病史,经过口蹄疫疫苗预防注射过的羊,仍然会发生该病;葡萄球菌病会流出黄白色脓汁,而坏死杆菌病有黑色坏死组织分泌物,气味恶臭。

猜你喜欢
患羊口炎蹄部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肉牛口炎咋防治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治疗措施分析
一例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及体会
羊脑包虫病的防治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什么是牛、羊口炎
秋季注意防范羊焦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