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21-02-28 03:42翁祥旺福建省福清市江阴畜牧兽医站福建福清350309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患猪嗜血病死猪

翁祥旺 福建省福清市江阴畜牧兽医站 福建福清 350309

副猪嗜血杆菌病仅发生于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影响2周~4月龄猪,其中以断乳保育猪多发,发病率20%~25%,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一例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0年5月13日,福清市江阴镇某养猪户外购35头15 kg左右小猪,10 d后陆续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关节肿胀等症状,畜主曾用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安痛定、地塞米松治疗,3 d后未见明显效果,并死亡1头。

2 临床症状

多数患猪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消瘦,体温40~42℃,眼睑及皮下水肿,可视黏膜发绀,阵咳、腹式呼吸,部分患猪鼻流脓液。腕关节或跗关节肿大,喜卧,强行驱赶时患猪发出尖叫声,表现很痛苦,站立不稳,单侧跛行,步态僵硬、共济失调。病死猪耳尖发紫,腹部皮肤也有紫斑。

3 剖检病变

剖开病死猪腹腔,可见大量黄色腹水,肠黏膜被淡黄色纤维素性物附着,有腹膜炎。剖开胸腔有黄色积液外溢,肺脏、肝脏、心脏严重黏连,肺脏与肋骨黏连,胸膜炎和心包炎,肝脏肿大,肾脏有少量针尖大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样花纹病变。切开后肢肿大关节,流出浑浊黏稠关节液。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猪心包液、关节液、肺脏等病料接种于血液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48 h,可见细小透明的小菌落,不溶血。取该菌落接种于血液培养基上,同时在培养基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37℃恒温培养24 h,发现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分离菌生长较好,并形成“卫星”现象。取该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

5 诊 断

根据患猪的临床症状、病死猪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病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6 治 疗

1)将患猪及时隔离,猪圈彻底清理干净后用清水冲洗,对场地、猪舍及周围环境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300倍稀释后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每天2次,连用7 d,之后500倍稀释,每3 d消毒1次。

2)对患猪,按每千克体重用10%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1 mL,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 d。

3)全群猪按每吨饲料添加50%泰乐菌素粉300 g、70%阿莫西林300 g、30%黄芪多糖500 g,拌匀,连用7 d。同时应用电解多维、维生素C及小苏打混饮,连用7 d。

经以上方法治疗,2 d后病情得到控制,7 d后除2头愈后不良外,其他猪基本恢复健康。

7 体 会

1)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同一猪舍应严格实施全进全出,避免不同阶段的猪只混养,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每头猪的饲养面积不少于0.4 m2,舍内保持通风干燥。平时饲喂全价饲料,确保全价料的质量,防止霉变,在饲料中可添加黄芪多糖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以增强猪只抵抗力。

2)猪只发病后要及早发现,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对患猪及时隔离治疗,健康猪及时用药预防。选药时要注意副猪嗜血杆菌对盐酸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具有抗药性,可选用头孢、硫酸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增效磺胺类等敏感药物。

3)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在饲养环境突然改变、混群、运输时发生。在临床上,副猪嗜血杆菌病常继发于猪的其他疾病,如猪支原体肺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因而平时应做好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以防继发感染该病。

4)有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可以选择接种相应血清型的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初产母猪产前40 d一免,产前20 d二免,以后每次产前30 d免疫1次,对4周龄内仔猪具有保护力。仔猪4周龄时再接种同种疫苗,可达到预防该病的目的。

5)副猪嗜血杆菌病原体寄生在上呼吸道,传染源为患猪、潜伏期猪及临床康复猪;传播途径以呼吸道、直接接触及消化道为主,即病菌可通过飞沫随呼吸而进入健康猪体内,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进入健康猪体内。该病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治愈率很低,而且多愈后不良。

猜你喜欢
患猪嗜血病死猪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应用双向电泳分析2株不同毒力的副猪嗜血杆菌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