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TNF-α、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

2021-02-28 06:28陈莹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组间病灶脑梗死

陈莹洁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21)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炎症、血清炎性因子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反应蛋白(C-crea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都属于炎性反应最具代表性的促炎因子,与脑梗死疾病有直接的关系,已逐渐成为研究学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重点关注和重视的指标[1]。本研究旨在探讨IL-6、TNF-α、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到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为(55.28±19.31)岁;病程程度:按照多田公式对患者梗死灶的大小进行计算,划分为大、中、小灶组,分别为23例、26例、31例。对照组男48名,女32名;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为(57.09±10.21)岁。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诊断标准[2],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的发病时间在72 h内。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者。②精神异常者。③孕妇、哺乳期妇女。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后的第2天早晨进行体检,对照组在当日进行体检,采用一次性真空抗凝肝素管空腹抽取患者肘静脉血4 mL,在1 h内送到检验科对血样进行检验,以2 5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获取上层清液,放入在-20 ℃的密封环境中备用。选取由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测定后采用Tecan微孔检测板对入组者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IL-6、TNF-α、CRP水平以及不同病灶组IL-6、TNF-α、CRP的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IL-6、TNF-α、CRP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L-6、TNF-α、CRP表达水平对比 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IL-6、TNF-α、CRP表达水平对比()

表1 两组IL-6、TNF-α、CRP表达水平对比()

2.2 不同病灶组间IL-6、TNF-α、CRP表达水平对比 大灶组IL-6、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小灶组,中灶组IL-6、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灶组(P<0.05);大灶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小灶组,中灶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小灶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灶组间IL-6、TNF-α、CRP表达水平对比()

表2 不同病灶组间IL-6、TNF-α、CRP表达水平对比()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动脉内血栓形成阻塞血管,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和坏死,一旦脑细胞受损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3]。相关研究证明,该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肢体功能受限、昏迷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细胞因子、黏附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是该疾病重要的病理环节,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细胞因子、黏附因子的含量变化直接决定疾病的发展情况,且对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IL-6主要由淋巴细胞分泌,分布范围包括脑组织、脑脊液、血清中。在正常情况下,IL-6的浓度较低,与机体炎性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可对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局部氧自由基,对血脑屏障造成一定破坏,同时还会加速血栓的形成[5]。IL-6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细胞间黏附因子表达水平上升,进而扩大内皮细胞的黏附功能,导致微小血管受到严重的阻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血清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灶的不断变大而逐渐升高,有助于为早期诊断、提高预后效果提供有力的条件。

TNF-α属于一种多肽,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周围,且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周围分布也相对广泛,可直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与抗肿瘤反应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可抑制肿瘤生长、介导IL-6、IL-1等炎性因子的快速形成,进而促进炎性因子反应[6]。在脑细胞坏死或脑细胞发生变形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会不断增加,可有效促使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直接流入到脑组织中,增强病灶中的TNF-α水平,导致局部出现恶性循环[7]。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水平会随着梗死灶面积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可将其作为观察全身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CRP是一种急性时反映机体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的敏感指标,同时也是一种全身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8]。对于健康的人来讲,CRP表达水平较低,一旦受到感染、炎症等侵袭,CRP表达水平就会呈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灶组IL-6、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小灶组,中灶组IL-6、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灶组(P<0.05);大灶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小灶组,中灶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小灶组(P<0.05)。由此提示,CRP在急性脑梗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可作为作为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的主要参考指标[9-10]。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IL-6、TNF-α、CRP水平具有高表达,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好转,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会逐渐降低。临床可将IL-6、TNF-α、CRP水平作为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组间病灶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