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

2021-02-28 06:28范雪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通气

范雪飞

(丹东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丹东 118002)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所致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障碍,机体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症状等生理及代谢功能紊乱,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1]。近些年,随着机械通气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创通气被广泛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COPD急性发作等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2]。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是由鼻导管吸氧形式演变而来,是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静息状态吸空气时PaO2<60 mmHg、PaCO2>50 mmHg。②患者意识清楚。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需即刻进行有创通气治疗者。②焦虑、意识障碍、无反应者。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④存在误吸风险者。⑤CPR术后、休克、心律失常者。⑥气道阻塞患者。⑦呼吸心脏骤停者。⑧不配合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8~55岁,平均(39.45±4.63)岁;病程1~3年,平均(1.51±0.3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8~55岁,平均(39.24±4.72)岁;病程1~3年,平均(1.63±0.45)年。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①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祛痰治疗,如盐酸氨溴索等。②解除气道痉挛: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如茶碱类的多索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或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应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剂或沙丁胺醇溶液等雾化吸入治疗。③控制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哌拉西林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等。④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龙片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⑤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⑥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低流量吸氧治疗,氧流量维持在1~2 L/min。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采用新西兰Fisher-Paykel公司生产的Optiflow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进行治疗,该系统由加温湿化器(Fisher-Paykel专业温化湿化器)、空氧混合器(可准确调节氧浓度和氧流量)、短鼻塞导管和RT高性能封闭呼吸管路组成,选择适宜的鼻塞。将空氧混合器与氧气源相连,通过呼吸回路与鼻导管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参数设置:37 ℃、100%相对湿度气体,流量(Flow)设置为20~40 L/min,吸入氧浓度设置为30%~50%,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对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严密监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血气指标,一旦出现病情恶化及时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APACHEⅡ评分量表包括年龄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总分分值为71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由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其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mm Hg,)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mm H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

急性呼吸衰竭是各种严重损伤或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短期内失去代偿,导致机体处于二氧化碳潴留或缺氧状态。以往的观点认为[4],低流量给氧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方式,该给氧方式能有效避免高浓度氧疗对呼吸中枢的兴奋刺激及对二氧化碳潴留的加重。但近些年的临床实践显示[5-6],低流量给氧所致低氧血症极难纠正,而重度低氧血症又会大大增加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的风险。机械通气治疗可快速纠正CO2潴留及缺氧,从而有效减少CO2潴留及缺氧对其他系统脏器的损害[7]。

经面罩吸氧和经鼻导管吸氧是当前临床常用的两种吸氧方式,普通的鼻导管吸氧治疗时,当氧流量>6 L/min,加之湿化不理想,吸氧过程产生的高流通干冷气体可导致患者出现鼻腔黏膜干燥甚至出血、额窦疼痛等不适感[8]。相较于普通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的吸入氧浓度更高,但面罩吸氧可对患者的饮食产生直接的影响,且面罩吸氧还会出现拘束闭塞感,患者接受度较低[9]。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是由鼻塞系统、专业的加温加湿系统和高流量输出装置组成,可提供介于21%~100%恒定氧浓度,氧流量可高达60 L/min,氧气温度控制在37 ℃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100%左右,相较于传统的氧疗方式,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拥的具有更高的舒适性,且患者的依从性更高。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可有效提高恒定氧的浓度及黏膜纤毛的清理能力,产生气道正压,减少鼻咽部解剖死腔,保护气道黏膜,提高呼气末容积,降低上呼吸道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功和机体代谢[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能有效冲洗咽部生理死腔,提高纤毛的清除功能,降低鼻咽部阻力,还能有效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死腔通气量,并能提供一定的呼气末正压,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进一步控制了机体的PaCO2水平。

综上所述,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调整机体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通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