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2021-02-28 06:28李丹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莫沙贝拉反流

李丹昱

(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400)

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症,这种病症主要是患者的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患者的食管当中,导致患者出现反酸、烧灼感、胸骨后疼痛等相关综合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以酷似心绞痛、哮喘和咳嗽等为首发症状,从而导致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1],因此这种病症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病症的发生率也会逐年的提高,所以说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消化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胃食管反流病一般可以划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2]。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的主要原则就是尽量减少患者胃食管反流现象的发生,以便于降低反流液的酸度,强化患者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和对胃黏膜进行保护。治疗过程中常常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和胃动力药物进行干预,本文主要是基于此分析,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治的68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入我院治疗,入院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女=18/16,年龄为60~80岁,平均(70.08±8.28)岁;对照组:男/女=17/17,年龄为61~80岁,平均(70.62±8.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均超过60岁[3]。③所有患者均存在有反酸、恶心、胸骨后疼痛等相关症状表现。④临床资料完整[4]。

1.2.2 排除标准 ①年龄不足60岁。②对本文应用药物不耐受或过敏者。③2周内应用过相关PPI或H2RAs相关药物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等相关的脏器疾病者。⑤合并原发性胃食管动力紊乱者。⑥存在胃十二指肠和食管手术史者。⑦合并有活动性溃疡或者肿瘤者[5]。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30)进行治疗。用法用量:每次20 mg,每日2次,在早晚餐前半小时口服。连续对所有患者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莫沙必利(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5)进行治疗。用法用量:每次5 mg,每日3次,口服用药。连续对所有患者进行8周的治疗[6-7]。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有效率:经过治疗以后,患者基本没有反酸嗳气的症状,而且其胸骨后灼烧感消失为显效;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反酸,嗳气等相关症状减少为有效;经过治疗以后,如果患者的反流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②采用QOL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8周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的生活质量越好[8]。

1.5 统计学分析 以IBM SPSS25.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给予t检验,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给予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0例,复发1例,出现并发症4例,对照组总有效23例、复发8例、出现并发症3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 vs.67.6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33%vs.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1.76%vs.8.8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QOL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治疗以后8周的QOL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治疗以后8周的QOL比较(分,)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治疗之前:t=0.3525,P=0.7256;干预以后:t=3.9941,P=0.0002。

3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消化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这种病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食管黏膜损伤。而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相对较多,一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到目前为止,临床一般认为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机制是损害因素和保护因素失衡而导致,因患者的抗反流防御机制降低,而导致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出现失调,使得食管的清除功能存在下降,这样就会使得食管组织的抵抗能力出现损伤,并导致患者出现胃排空延迟等相关表现。因为反流攻击物对患者产生主动的影响,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是主要的攻击因子,所以要对此加以重视。也有学者认为患者发病和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关联。有一些患者因为神经等相关的因素也容易导致此病,同时,这种病症与患者的社会心理等相关的综合因素都存在明显的关联。有调查研究认为,检验患者胃内的pH值,并将其提高到“4”以上,是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挥抑制胃酸,缓解反流症状,促进病症治疗等综合的作用[10]。

临床研究调查得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占胃食管反流病的70%以上,当患者发病后,主要临床症状不局限在食管中,可能会延伸到食管以外,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哮喘合并出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治疗能控制临床症状,但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亟待进一步解决[10]。

雷贝拉唑在临床上是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属于苯丙吡唑替代品,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可发挥较好的抑酸。该药物与患者胃壁血管具有较多的血管结合点位,可在治疗中发挥有效的效果,且不会有抵抗胆碱的能力,亦不会出现抗组胺的特性。药物作用于机体后,能够附着在人体的胃壁细胞之上,因药代动力学相对较长,可持续的发挥作用。雷贝拉唑被称之为胃内的质子泵抑制剂,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非酶途径代谢,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安全性更高。

莫沙必利是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它能够直接对患者的平滑肌产生作用,也能够有效的通过兴奋神经丛的5-羟色胺来促进患者的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患者的胃十二指肠运动能力,加速患者的胃排空。所以莫沙必利属于一种权威动力药物,能够提高患者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促进患者食管的蠕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抑制胃酸,促进患者的胃排空能力,对于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雷贝拉唑治疗效果,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莫沙贝拉反流
老狗贝拉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四十九条围巾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三根横线的秘密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