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条联合鸟巢式护理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价

2021-02-28 06:29赵亚珠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防撞鸟巢蓝光

赵亚珠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辽宁 辽阳 111000)

黄疸为新生儿阶段较为常见的疾病,是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导致的胆红素水平升高以及皮肤、黏膜、巩膜感染。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以蓝光照射为主,蓝光照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但基于新生儿所处阶段的特殊性,患儿哭闹、烦躁、皮肤蹭伤等情况多有发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与安全性[1]。另外,光照治疗期间患儿裸露在蓝光箱内,眼睛被遮住,产生不安情绪,导致新生儿睡眠质量变差。因此,需辅助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其中,防撞条联合鸟巢护理效果显著[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为例,分析辅助防撞条+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黄疸新生儿,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总计110例。纳入标准:①新生儿监护人知情同意。②伦理委员会审核。③无蓝光照射治疗禁忌证,生命体征平稳。④基线资料完整。⑤足月新生儿。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先天性病变者。③ABO溶血等抢救史者。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结合护理方法进行分组,采取1∶1比例法,每组5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日龄2~32 d,平均(20.00±4.50)d;出生孕周39~42周,平均(41.00±1.00)周。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日龄2~30 d,平均(18.00±5.50)d;出生孕周38~42周,平均(40.60±1.20)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资料接近,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修剪指甲、测量体温、调节蓝光箱温度、戴黑眼罩、遮挡会阴部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鸟巢式护理联合防撞条干预。①鸟巢式护理。将柔软棉被用对角滚筒式卷好,根据新生儿体型选取 5~10 cm高大小适中的鸟椭圆形鸟巢,放入保温箱预热至33 ℃,以柔软棉质浴巾包裹患儿后,使其侧卧于预热后的鸟巢中,患儿下颚微收靠近躯干,四肢自然微屈。②防撞条干预。蓝光箱箱体高9.50 cm,以质地坚硬白色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以高弹性、无异味防撞条围绕箱体,高3.50 cm。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的胆红素下降值与速度、护理效果以及睡眠质量状况(每日睡眠时间、夜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家属护理满意度。

1.4 护理效果 显效:患儿蓝光治疗期间无哭闹现象,无抓伤/擦伤现象。有效:患儿在蓝光治疗期间有哭闹现象,安慰后停止,无抓伤/擦伤现象。无效:患儿蓝光治疗期间出现哭闹、抓伤/擦伤现象,安慰后无果。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3]。

1.5 数据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检验值为χ2;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检验值为t。P<0.05,证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110例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辅助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见表1。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6.42%、85.45%,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90.90%。组间护理效果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

2.2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蓝光照射治疗辅助护理干预后的胆红素下降值、速度以及每日睡眠时间、夜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夜间觉醒次数情况见表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辅助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n(%)]

表2 两组患儿经蓝光照射治疗辅助护理干预后组间计量资料对比(n=110,)

表2 两组患儿经蓝光照射治疗辅助护理干预后组间计量资料对比(n=110,)

3 讨 论

新生儿时期黄疸较为常见,多发于<28 d未满月新生儿[4]。黄疸分为生理性以及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2~3 d出现,4~6 d达到高峰,7~10 d逐渐消退,早产儿黄疸时间持续较久,病情严重患儿有致残、死亡风险。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24 h出现黄疸、2~3周不见消退,甚至持续加深,有消退后再次出现风险,此类型黄疸易损害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因各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低等特点,导致新生儿黄疸多发[5]。针对新生儿黄疸优选蓝光(420~460 nm波长)照射治疗,治疗效果获得肯定,但是因新生儿治疗时显露大部分皮肤导致躁动不安、四肢乱动、眼罩脱落,从而增加了摩擦伤、抓伤等风险[6]。因此,为确保黄疸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需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很显然,常规护理工作侧重直观疾病护理,多为被动执行,护理效果有限[7]。临床工作中发现,鸟巢式护理联合防撞条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睡眠质量[8]。分析原因:鸟巢式护理以患儿为中心,以柔软棉被为患儿营造与子宫类似的鸟巢,患儿可以以在母体中的体位躺在鸟巢内,在满足患儿安全感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同时,鸟巢提前在保温箱中预热可以保持均匀温度,降低外界冷空气的刺激,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患儿的睡眠质量[9]。防撞条干预操作简便,防撞条围绕箱体一圈,可以保护新生儿安全,预防摩擦伤[10]。李亚楠等[11]研究指出,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开展防撞条联合鸟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皮肤擦伤等不良事件风险,护理效果显著。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6.42%)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赵小荣和郑丹的研究结果:给予研究组防撞条联合鸟巢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结果与刘凯等[13]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由此说明,蓝光照射治疗辅助防撞条联合鸟巢式护理干预满足了患儿的护理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患儿的安全性、护理效率、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行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是优选治疗方法,但是基于治疗方法的特殊性以及小儿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其无法有效配合参与,从而导致皮肤擦伤等不良事件较多,影响蓝光照射治疗效果。蓝光照射治疗期间辅助防撞条联合鸟巢式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黄疸新生儿康复、提高安全性,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防撞鸟巢蓝光
鸟巢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啄木鸟的防撞科学
蓝光特别推荐
重回鸟巢
铝合金在汽车前防撞梁轻量化中的应用
鸟巢大作战
雾天上高速 防撞有招数
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 Ⅱ)的排故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