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护理对胃肠镜检查术中患者心理的影响

2021-02-28 06:2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流程化镜检查胃肠

刘 洋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内窥镜室,辽宁 阜新 123000)

胃肠镜检查是近几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内镜检查技术,能够为胃炎等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1]。有研究发现[2],胃肠镜检查能够在胃炎、肠炎、肠息肉等消化道疾病诊断中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也正是因为胃肠镜检查的这一优点,胃肠镜检查技术被认为是临床上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金标准。胃肠镜检查实际上具备一定的侵入性,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被通知需行胃肠镜检查后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不利于保证良好的检查配合度,可能会阻碍胃肠镜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3-4]。因此,临床上有必要通过各种科学的护理措施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实施护理,尽可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检查配合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124例胃肠检查术患者,设置常规组62例,其余62例归为试验组。常规组男、女比例为32∶30,年龄18~72岁,平均(48.67±5.82)岁。试验组男、女比例为33∶29,年龄19~74岁,平均(48.26±6.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以及年龄范围等资料对比上趋于一致,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内镜检查护理,检查前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相关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疾病史,同时通过面对面嘱咐的方式对患者开展常规胃肠镜检查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病情等常规检查护理服务。试验组采用流程化护理,包括:①检查前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胃肠镜检查术患者进行沟通,充分掌握患者病史及当前是否有不适症状,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等,将具体询问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师,以便及时确定具体麻醉药物使用类型,并安排具体的胃肠镜检查时间等。护理人员可通过口头宣传以及发放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手册等方式向患者传递相关内镜检查知识,使患者了解无痛胃肠镜以及普通胃肠镜检查的区别,让患者掌握胃肠镜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检查配合方法、技巧等,向患者强调检查后应注意的要点等。观察患者神态、表情等变化,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同时按照评估结果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耐心解答,消除其疑虑。②检查中护理:引导和协助患者选择最舒适的检查体位,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针对患者肢体进行合理按摩,避免其肌肉过分紧张,使其肌肉得以保持放松状态。检查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于检查部位以外的区域应注意以衣物等遮盖好,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显露,同时尽可能避免触及患者隐私部位,照顾患者的情绪。检查中针对患者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动态化监测,并观察其意识状态以及面色等是否出现异常,若有异常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处理。③检查后护理:完成对患者的胃肠镜检查后,继续强化相关护理操作。在麻药作用尚未消失前,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等是否处于通畅状态,并对其血压以及心率等临床指标及临床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出现不良事件。待患者彻底恢复清醒后,可叮嘱患者在24 h内坚持禁烟限酒,同时不可进食辣椒等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豆类等产气食物,鼓励患者保持充分休息,并嘱患者家属合理对其肢体进行按摩,改善其肢体麻木等现象。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常规组及试验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分,两类评分越高则说明胃肠镜术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越严重;统计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大小,并对比其胃肠镜耗费的时间长短;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胃肠镜术患者窒息以及咳呛等不良时间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数据软件包作为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心理变化 护理前试验组及常规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对比仍趋于接近,P>0.05;护理后试验组及常规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较护理前相比均有下降,且试验组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变化(分,)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变化(分,)

注:与护理后常规组相比,aP<0.05。

2.2 麻药使用情况及检查耗时 试验组平均麻药使用剂量、胃肠镜检查耗费的时间分别为(32.37±4.52)mL、(24.95±4.04)min,明显少于常规组的(38.22±4.85)mL、(31.32±3.37)min,均有显著性差异(t=3.483、3.060,P<0.05)。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试验组表现出咳呛症状的有1例,出现感染现象的有1例,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常规组表现出咳呛现象的有4例,出现感染现象的有3例,坠床1例,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0%。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167,P<0.05)。

3 讨 论

胃肠镜检查作为消化内科常用检查手段之一,能够为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近年来,无痛胃肠镜越来越受广大患者的欢迎,该胃肠镜检查方式不但具备操作简便的特点,而且能够避免普通胃肠镜检查中给患者造成的刺激感和呕吐感,缓解患者不适,检查术完成后患者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具备较高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5-6]。即便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和缓解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恐惧等心理,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该检查术抱有怀疑,或因此出现焦虑、抑郁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胃肠镜检查中的积极配合[7-8]。由此可知,加强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9]。流程化护理作为一种连续而具备规律性的先进护理模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使护理人员从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3个环节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实施科学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特定护理目标,并顺利完成相关护理任务[10]。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经流程化护理,其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在胃肠镜检查术实施中,流程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平均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镜检查耗费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提示流程化护理在胃肠镜检查术中应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缩短检查时间;试验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在胃肠镜检查术实施中,应用流程化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提示流程化护理模式在胃肠镜检查术患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可行性。流程化护理更为注重对胃肠镜检查患者检查前的接待和心理疏导,同时兼顾对患者检查中、检查后的监护和指导等,从而能够提高患者身体和心理舒适度。该研究结果与贾亚锋[11]关于胃肠镜检查流程化护理的研究数据趋于一致。

总而言之,与常规内镜检查护理相比,流程化护理的实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缩短检查耗时,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流程化镜检查胃肠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