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2-28 06:29董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程病症成功率

董丽霞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该病是由于屈氏韧带上方胃、食管、胰管、十二指肠及胆管病变导致的急性出血病症[1]。临床病症包括黑便、呕血等,如果患者大量出血,极易降低机体自身血容量,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甚至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联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减轻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3]。全程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在患者入院时开始为患者提供服务,直至患者出院,目的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4]。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纳入本次试验中,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中,有23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年龄33~75岁,平均(56.32±2.51)岁;研究组(n=40)中,有2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年龄35~73岁,平均(55.94±2.47)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出血过程中,禁止患者饮食,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指导等。

1.2.2 研究组 行全程优质护理,包括:①术前干预:于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并对病史、是否存在治疗禁忌证、是否符合胃镜检查进行询问;对黑便、呕血性状、颜色、量准确评估后,对出血量、位置初步判断;详细观察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体温及血压等,并监测面部颜色变化,对是否存在循环衰竭进行初步判定;了解每位患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工作习惯,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后,建立2条或者超过2条的静脉通道,静脉输液,及早予以血容量补充,确保酸碱及水电解平衡,将输血准备工作做好。加强对老年合并心脏疾病患者的关注,防止快速输注液体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肺水肿等。对于合并呕血病症者,将头部偏向一侧,将床头摇高,及时对口中残留血液进行处理,避免误吸、感染现象的发生;对于便血者而言,对出血位置、性质等详细询问,后向主治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此类疾病发展速度快,病情相对严重,患者及其家属未全面了解内镜和疾病知识,导致患者负面情绪显著。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接触,鼓励、支持患者,并为其讲解疾病知识、内镜知识等,尽量将负面情绪消除,增强疾病抵抗自信心。②术中干预:术前15 min,给予患者利多卡因胶浆,使其停留在咽喉位置一段时间,叮嘱患者将牙垫咬紧,并于下方放置一次性垫子,避免呕吐污染物造成污染,将纸巾准备好,以便擦拭呕吐物。内镜放置后,引导患者进行吞咽,严禁其咬镜,禁止转动头部、身体,避免内镜对内脏造成损伤,与此同时,通过肢体接触、言语等方式安慰患者,并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密切监测,对于病情相对严重者,予以患者吸氧、输液等治疗;对于生命体征指标波动显著、耐受度偏低者,立即向医师汇报,必要时,停止治疗。明确出血位置后,帮助医师收集标本并开展镜下治疗,记录图像,并对病变位置准确描述,为术后复查奠定基础。③术后干预:完成标本收集、镜下治疗后,将口垫取下,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密切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等,并对患者是否存在腹痛、心悸及头晕等临床病症仔细观察,在各项指标平稳后,将患者送回病房。由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胃镜下止血手术护理内容、注意事项等。首先,告知患者尽可能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15°~30°,防止胃酸腐蚀食管,同时也能够防止胃内容物误吸,与此同时,加强对口腔护理的关注。术后48 h内,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仔细观察,查房过程中,对患者是否存在心悸、头晕等临床病症询问。如果产生不适,包括胸骨后疼痛、异物感等,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术后24~48 h内禁食,再一次为患者、患者家属讲解术后禁止饮食的重要性,以及未按照医嘱操作的严重性。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各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再出血率、一次性止血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处理,手术及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方法分别是()和t;再出血率、一次性止血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方法分别是[n(%)]和χ2,两组比较检验值为P,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再出血率及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再出血率及一次性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n(%)]

2.2 住院及手术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x¯±s)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胃癌、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常见诱发因素[5-6]。此外,还有白血病、空肠病变、纵膈肿瘤、肝硬化失代偿期、动脉瘤破裂、胆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胰腺病变等[7]。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出血性质、出血速度均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有影响[8]。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调查病史,评估上述指标,并对出血量、出血位置进行初步判定。除此之外,针对便血、呕血等临床病症,应及早处理,防止病情加重导致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现阶段,内镜被视为临床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其能够将出血性质、位置、出血量等清楚、准确反映出来,与此同时,予以套扎、局部注射、药物喷洒及电凝等方式实施止血,相比于创伤性手术、药物治疗,其可缩短止血时间,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方便、简单等特点[9],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联合术前、术中及术后配合,以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次试验中,术前,为患者讲解内镜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优点等,安慰、支持患者,使其负面情绪尽可能消除;术中,再次提示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指导,进一步提高医患配合度;术后,加强对健康知识宣传的重视,并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监督、规定服药活动、饮食等[10]。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分析,在再出血率及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17.50%和72.50%,研究组分别是2.50%和95.00%,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再出血率,促进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提高;研究组住院及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可见,全程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确保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诸多因素致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方面,对内镜治疗、检查造成了影响,使得治疗效果降低;此外,从一定程度上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予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全程优质护理方案,不仅有助于降低再出血率,还可提高一次性止血成功率。

猜你喜欢
全程病症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青春期病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手工制鞋全程LOOK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