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强化护理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2021-02-28 06:2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计划性插管气管

关 雪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气管插管是一种急救方法,作为抢救危急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实用性[1]。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治疗时,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患者自行拔管等,会出现非计划拔管等现象,造成不良风险事件发生,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病情恶化等症状,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为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本文主要在ICU气管插管过程中采用强化护理对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随机对8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n=43),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19,平均年龄为(56.56±5.56)岁;对比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18,平均年龄为(55.89±4.65)岁。排除标准:患有重大心、肝、肾脏疾病或精神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记录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既往用药情况和治疗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及其相关注意事项[3]。

1.2.2 观察组 在对比组患者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ICU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病痛折磨,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导致治疗效率不明显,为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取面对面交流方式,了解患者内心诉求,解答患者内心疑惑,帮助患者重拾治疗信心,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通过音乐疗法、电影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4]。②知识宣教:患者在接受ICU治疗时,由于患者对ICU治疗不了解,对ICU产生恐惧心理,出现自暴自弃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与ICU病房相关的知识宣教,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治疗手册、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播放相关治疗、护理视频,向患者讲解ICU气管插管有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率[5]。③高危情况评估:由于不同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不同,值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和插管情况,依据患者舒适程度、意识状态、导管数目等进行针对性护理,对容易发生气管插管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尤其是吃饭时间段、夜间休息时间段,需要加强巡视力度。④约束护理:ICU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插管数目不同,严重者导管数目较多,很多患者插管后身体舒适度较差,导致患者存在不配合现象,为提高患者配合度,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处于清楚意识状态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解释沟通,对于意识不清患者,需要请求患者家属协助,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约束力,还需要提高家属对非计划性拔管认识,告知家属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以及气管插管护理的困难,使患者全力配合护理。⑤体位护理:为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效率,采用强化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对患者导管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需考虑患者翻身是否顺利,并根据患者导管数量进行妥善固定。⑥无菌护理:为降低患者导管发生感染现象,需进行消毒护理,使导管干净无菌,在护理中,需对导管进行消毒,并防止异物堵塞导管,观察患者插管深度,做好人工导管固定工作,避免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位移,为防止导管感染,还需要保持导管切口无菌、干净,降低导管细菌滋生概率。⑦疼痛护理: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会经常感到疼痛、出现导管堵塞、不通畅等症状,通过疼痛护理,利用物理止疼和药物止疼法,降低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的疼痛感,物理止疼法如在患处加压止疼,药物止疼法可以使患者服用阿片类止疼药物等。⑧非计划性拔管应急流程:当患者发生非计划气管脱落,患者、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应当立即通知医师或者护士长,由主治医师进行确认,并根据拔管时的具体情形进行具有针对性处理,做好相应治疗和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并提高患者对非计划性拔管严重性认识,并进行及时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疼痛改善情况采用VAS评分法,分值越高,疼痛度越高,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改善情况越好,其中60分为及格,95分以上为优秀。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非计划拔管概率降低,患者疼痛感得到明显控制,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有效:患者非计划拔管概率基本降低,患者疼痛感得到有效控制,症状得到好转;无效:上述无改善。护理满意度采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熟练度、态度感到非常满意;满意:患者护理人员护理熟练度、态度感到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人员态度生硬,存在护患纠纷。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改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7.67±2.56)分,护理后评分为(3.45±1.32)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7.56±1.98)分,护理后评分为(1.54±0.56)分(t=12.543,P=0.009)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64.67±4.76)分,护理后评分为(83.67±4.32)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65.78±5.32)分,护理后评分为(93.98±2.54)分(t=10.434,P=0.010)。

2.3 护理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效率明显要高于对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2.4 护理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20例非常满意、22例满意,1例不满意;对比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3.72%(36/43),16例非常满意、20例满意,7例不满意(χ2=9.767,P=0.008)。

2.5 非计划拔管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4.65%(2/43),病死率为0;对比组非计划拔管率16.28%(7/43)、2.33%(1/43)(χ2=9.345、8.843,P=0.009、0.013)。

3 讨 论

ICU病房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变化迅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治疗设备[6]。其中,机械通气等方法是ICU病房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呼吸机进行抢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患者不配合等现象,导致出现的并发症较多。非计划性拔管是ICU气管插管中常见的一种不良事件,主要是指患者在未经过医护人员同意情况下,自行将导管拔除,也有可能因为意外事件导致气管脱落,从而引发ICU患者死亡,为避免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需要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预防,常见的预防方法包括常规护理法和强化护理法[7]。由于患者在接受ICU治疗时,因为效果慢、患者病情严重,导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现象,为避免患者出现情绪化拔管现象,需对患者进行约束护理,并由专人护理[8]。在强化护理过程中,主要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高危情况评估、约束护理、无菌护理、疼痛护理等[9]。在本次研究中,根据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护理进行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治疗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同时患者对护理结果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非计划拔管概率小于常规护理,患者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得到明显提高(P<0.05)。

综上所述,针对在ICU气管插管过程中采用强化护理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计划性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