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周边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的研究

2021-03-01 09:36于斯纯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一体换乘枢纽

于斯纯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是目前结合轨道建设高潮形成的热点之一,由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在开发主体、开发时序、开发功能及交通需求上均不相同导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碎片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空间规划设计面临整合和控制。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周边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一体化

1、引言

面对日益增长的客运量与高度复合的城市功能,站城一体开发的范围不仅包含轨道交通站点的上盖综合体,周边地区聚集的建筑群也被纳入进来,设计核心也发生了转移。开发模式从“轨道+物业”升级到新一代的“轨道+土地+产业”和“轨道+社区+产业”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协同推进,在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周边有效土地范围内,打造全新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建筑群。香港的九龙站上盖综合开发、东京的中城(Midtown)、涩谷之光、二子玉川站周边综合开发、大阪的Grand Front等,都是新一代模式引导下的优秀实践。这些项目中,以交通换乘空间为原点,搭建起步行者优先的多层次空间骨架,串联一系列公共服务和公共交通设施,结合各建筑的竖向交通设施,把市民输送到各种商业和服务设施。同时,与优美的城市景观、绿地系统紧密联系。

2、站城一体开发概念

综合交通枢纽:以轨道交通客运站房为主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衔接其他对外交通方式以及两种以上的城市内部交通方式,通过枢纽内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将铁路、城市轨道、市内公交、出租车、社会车等多种交通方式集结,共同实现客流的换乘和集散,是衔接城市内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交通综合换乘的重要节点。

站城一体开发:是以车站为核心的高度复合、集聚型开发。究其根本,是车站与城市空间融合,实现共同发展结构的开发模式。车站作为人流聚集的原发地,成为城市的核心地区或交通节点,所在地区土地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通过站城一体化开发,将车站所在地区土地开发价值最大化。

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周边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

3.1、站城一体开发模式

站城一體开发指轨道交通和城市规划相辅相成,实现共同发展的开发模式。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都市圈扩大成为可能,产生了大量定期流向城市的人流。伴随城市人口增加,促进了大量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由于人口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城市发展。

模式 A:以枢纽站为中心的高度复合?集聚型开发模式。该开发模式主要指城市铁路交通枢纽站和周边的城市街区进行一体化开发的模式。由于枢纽站的选址接近城市商业区和中心区,周边土地开发已基本完成,可利用城市再开发的土地很少。因此,需要通过高度复合的土地利用以及政府与企业间联合开发的方式,为枢纽站提供建设所需用地。

模式 B: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开发同步模式。主要应用在郊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沿线城市建设一体化进行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政府主导的新城开发,轨道交通设施与新城建设同步进行;(2)既有线路沿线的城市开发;(3)新建线路的建设与新城市的开发。

3.2、合理设计、集成布局,实现多交通汇集和便利换乘

要激活站城一体开发中“站”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枢纽效应,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对外的交通系统如高铁枢纽、空港枢纽、港口枢纽等,以及联系市区和市域范围的轨道交通枢纽、公共交通枢纽以及道路交通、社会车辆集散等。同时,还要构建便利的换乘条件,方便多种交通模式之间的互换,增强综合交通枢纽的效率。

3.3、以人为本、步行优先,打造舒适步行环境

以人为本的步行网络是实现站城一体的重要基础,方便行人高效、便捷地往来于站、城之间,才能更好激发交通枢纽周边的活力。由于站城一体开发可能存在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不同的情况,因此,构建枢纽及其周边区域的步行网络,可以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如加强地下、地面空间的连续性,或采用高架步行系统打造多层次的步行空间体系。同时,还要做好空间细节设计,尽可能优化步行体验。

3.4、立体设计,高效连通,实现多层次空间转换

纵观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经验,构建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站城一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立体化设计。由于交通枢纽需要与外部各种交通方式进行衔接,同时也要在内部实现便捷换乘,为充分利用基地高差带来的多样性,在垂直空间上展开设计就变得十分必要。立体化的设计不仅能实现多层次的空间转化和高效连通,还能打造具有特色的车站空间,增加趣味性和舒适感。

4、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一般公共交通换乘点不同,它往往会催生各种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它可以整合分散零碎的空间为紧凑的复合型空间结构,构建新型的城市空间单元。植入新的业态,赋予交通中心综合体概念,形成集约高效,多功能的混合空间。轨道交通枢纽及周边地块属性被重新定位,传统交通枢纽设计是简单机械的,仅追求宏大的空间广场,或只对枢纽车站进行翻新,而缺乏与周边城市的空间互动,忽略对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通过站城一体,强化枢纽站点的功能,扩充客流,引导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实现地块高度集约,形成强有力的城市核心节点,从而促进城市经济价值和站城的良性互动。同时,轨道交通是城市多元秩序的重要载体,对城市公共性和人文性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具备社会和经济双重价值,在可持续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文化传递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计珂然.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20.

[2]徐东升. 城市中心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王雅妮. 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地段地下空间整合研究[D].东南大学,2015.

[4]朱良成,王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连通理念发展分析[J].建筑结构,2013,43(S2):187-190.

[5]杨虹桥.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猜你喜欢
一体换乘枢纽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上海轨道交通宜山路站实现三线站内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