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建"─浅议国有企业风控体系优化

2021-03-01 23:24刘杰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体系优化风险管控国有企业

刘杰

摘 要:国务院国资委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的基础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从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到企业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过程。适时地开展风控体系自评价工作,既是对落实指引的要求,更是对企业风控体系的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国有企业;风险管控;体系优化

近年来,为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先后印发《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导各级国有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如何将指引要求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切实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是国有企业不可回避的重点工作。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开展风险管控体系自评价工作,是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是指企业在业务经营、财务管理、投资融资等各个环节,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总体目标的影响。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岗位责任体系、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措施,促进企业实现总体目标。

1.以管理制度体系强化业务流程风险管控。企业应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建立内控岗位授分权制度、内控报告制度、内控批准制度、内控责任制度等制度体系。

2.以岗位责任体系促进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将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企业董事会、经营层、监事会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职责,建立可追溯的管理责任链条,保障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以问题闭环管理改进风险管控方案措施。企业应运用各项审计、检查成果,强化问题整改成效,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长效机制的闭环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4.以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效率。企业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各业务流程,建立涵盖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改进企业对经营管理开展内部监督的方式和途径。

二、风险管控体系自评价的主要内容。

风险管控体系自评价是指定期梳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监督及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对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和相关工作机制进行自我综合评价。

1.成立自评价工作组,编制实施方案。成立由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组长的风险管控体系自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经营层、职能部门在自评价工作中的任务。编制自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评价工作目标、评价范围、评价工作方式、评价工作内容以及时间安排。

2.选聘第三方中介机构。自评价可以由企业自行组织开展,有条件的企业,建议聘请专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并积极配合评价工作,不人为干预,确保评价质量和效果。

3.识别及收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信息识别及收集情况,主要包括如何设置风险指标,是否切实组织风险隐患排查,梳理企业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是否跟踪与本企业相关的风险信息,收集经典风险损失案例等。

4.确定风险级别衡量方法。风险级别衡量方法一般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定性分析是对企业各业务风险点定性表述的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一般包含成因分析、企业内部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对比等。通过上述的定性分析,可以理清的各类风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确定风险的基本属性,为企业提升对业务风险点的管控水平提供基本的判断参考。定量分析是对企业各业务风险点量化表述的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风险对企业影响程度分析、可能性程度预判、风险等级分析等。通过定量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各业务风险点的基础特征,为企业管理各层级管理者的衡量风险提供依据。

5.确定风险级别标准。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进行赋值,计算得出各项风险数值。按照风险数值范围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绘制风险坐标图(图1),具体分为重大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轻度风险五个风险等级。

6.组织评价访谈。由中介机构组织实施访谈,对企业的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进行专业的走访,询问业务流程,决策机制,规章制度,梳理风险点,评价风险管控工作落实情况。

7.分析及评估风险。评价风险管理信息、各业务流程管理等工作,主要包括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低及触发的条件,确定各类风险影响企业实现最高目标的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级次等。

8.评价风险管控方案措施。评价风险应对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主要包括是否根据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重大风险预警、跟踪机制,确定风险警戒线,健全风险处理和应急预案;是否根据风险事件制定应对方案和措施,及时化解风险等。

9.组织撰写自评价报告。现场工作结束后,项目组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综合汇总,撰写评价报告。牵头部门就报告初稿与经营层、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并多方征求意见,形成正式报告提交企业董事会。

三、“以评促建”优化企业风控体系

开展风险管控体系自评价工作,是对企业运营管理情况的全面体检,是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风险管控制度优化。通过组织开展自评价,确定企业是否将风险管控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中;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全覆盖各个层级、各类业务环节和全部事项;企业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中是否将风险管理纳入管理;企业对重大事项和高风险领域是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各项风险管控制度是否根据行业特点、业务规模、经营范围、市场竞争、风险等级等相适应,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作出相适应的调整。

2.风险管控岗位责任体系优化。董事会是否明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在决定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业务、大额资金使用中是否有重大风险的判断标准或机制。经营层是否落实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定并实施的风险管理制度、管理策略和风险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监事会是否履行监督检查企业董事会、经营层履行风险管理责任情况,对企业存在的投资风险、合同风险、财务风险、廉洁风险等重大风险是否提出预警和报告。

3.边评边改、以评促建。对于风险评价中识别和收集的风险问题,企业应当落实“即查即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就,细化整改措施,逐项落实整改责任人、时间表,按照既定时间逐条逐项推进问题整改,及时堵塞风险漏洞,以问题整改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可以根据评价的风险等级,重点防控重大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的重大损失。

企业要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决策审批制度,对投资项目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建立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障投资活动顺利进行。企业要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根据梳理出的企业合同风险点,制定合同风险管理预案,构建与企业重大事项授分权体系相匹配、分工明确、流程规范、责任清晰、风险可控的合同管理機制。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定债务危机警戒线标准,重点对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进行监测,强化内部资金预算管理,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建立资金集中管控制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防控大额资金流动风险。企业要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完善预防和惩处腐败体系,以权力运行是否规范制衡为判断标准,排查识别廉洁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

4.完善风险管控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及时应用、风险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责任追究等。根据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价,优化风险隐患排查的实时监控及自动识别预警系统。打造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开展风险管控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的风控管理人才队伍。将风险事项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落实到各项制度中,结合绩效考核,根据评价结果,兑现风险管控责任落实情况。风险体系保障机制需要企业高层齐抓、职能部门共管,构建风险控制文化,健全覆盖全业务流程的责任追究机制,提高风险风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素鹏 . 企业风控体系建设全流程操作指南[M].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7.

[2]屠建清. 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实战[M].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8.

[3] 纪明. 交投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现代审计与会计,2019.12.

猜你喜欢
体系优化风险管控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绿水集团公司融资战略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