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3-01 11:47张玉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腰椎间盘

赵 莉,马 倩,张玉玲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压迫脊神经,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及放射痛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疼痛剧烈可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2],影响临床疗效。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腰痹”“腰脚痛”等范畴,多因肾督亏虚、风寒湿邪所致,治则当益肾通督、祛瘀止痛[3]。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能补肾活血、疏通经络[4],隔药灸通过药力与热力作用,能散寒祛湿、调经补气[5]。本研究以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分析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实用骨科学》[6]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气滞血瘀型相关诊断标准;③均具有完全自主能力,能配合治疗;④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异常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其他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者。

1.2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实验组(2018年7—12月)52例、对照组(2018年1—6月)4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牵引重量以自身重量1/3开始逐步增加,30 min/次,1次/d)、功能锻炼、针灸治疗和卧床休息,常规治疗15 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

1.3.1隔药灸 ①药饼制备:将伸筋草、海桐皮、透骨草、鸡血藤、艾叶、白芷、乳香、没药、红花、紫花地丁、肉桂混合研制成细末,加水调匀,制成长约18cm、宽约6 cm、厚约1 cm的长方形药饼。②取穴:取命门(L3~4)、腰阳关(L4~5)、十七椎下(L5~S1)等穴位。③操作:灸背部命门、腰阳关、十七椎下。用金艾绒制成艾柱(高2cm、长约18cm、宽2cm的长方形),置于药饼上方点燃施灸,连灸2柱。灸完后取下药饼,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表1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2耳穴压豆 选择肝、肾、皮质下、坐骨神经、神门等穴,75%乙醇消毒后,选用0.5 cm×0.5 cm胶布将王不留行籽或莱菔子粘上,贴敷于选好耳穴部位,适当按压至热、麻、胀、痛感觉,每天1次,两耳交替,7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8]评估疼痛程度(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疗效问卷[9]评估腰椎功能(0~29分),分值越高腰椎功能越好。②睡眠质量:治疗前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10]评估睡眠质量,该量表包含7个因子,每因子评分0~3分,总分0~21分,总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③临床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法[11]进行评定。分为痊愈(腰腿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显效(腰腿痛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有效(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直腿抬高阳性)。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均<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均<0.05);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2.2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后,2组PSQI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均<0.05);实验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2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80.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我国腰椎病患病人数高达2亿,腰椎间盘突出症约占总人数的15.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西医保守治疗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剂、糖皮质激素等,主要途径为口服,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宜长期服用。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肝肾亏损、气滞血瘀、风寒湿困所致,不通则痛,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弯腰行走受限等,治疗大法当补肝肾、祛寒湿、行气血、舒筋骨。

表4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郭形如一倒置的胚胎,十二经脉通过经络与耳郭关联。耳穴压豆通过王不留行籽等刺激耳郭相应穴位,能实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1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神经根机械压迫可导致腰痛,但只有当神经周围产生炎症时,炎性因子刺激突出椎间盘或神经根,才会出现明显痛感[14]。耳穴压豆选择肝、肾、皮质下、坐骨神经、神门等穴,均为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表征穴位,通过按压穴位所产生的生物电刺激,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因子产生[15]。隔药灸属于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借助灸、穴、药三者协同作用产生疗效。加水调匀制成隔药灸药饼,选择腰阳关、十七椎下等元气要穴,利用艾炷热力,通过穴位传导,将药力、热力传导至经络,能散寒祛湿、消瘀散结,也能调节全身经络气血、培补元气,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16]。隔药灸饼中,透骨草、艾叶等中药也均有拮抗炎症反应的功效[17-18]。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郭穴位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功能[19],隔药灸无论是热力作用还是药物作用,均能有效调节经络气血[20],两者联合应用可通过不同部位、不同途径发挥作用,形成协同机制,促进脊柱及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代谢,改善血液循环,通则不痛,有利于缓解腰部疼痛及放射痛。本研究中,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联合隔药灸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疼痛及活动受限导致心神不安,睡眠质量下降[21]。耳穴压豆可以镇静安神,通过规律按压刺激相应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失衡状态,改善睡眠质量[22]。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可以最大限度改善疼痛程度,消除影响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PSQI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联合隔药灸能够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睡眠质量。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能实现调节经络与耳-神经-内脏反射的协同反应,形成优势互补,达成效果最大化。本研究中,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联合隔药灸能够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需要指出的是,隔药灸联合耳穴压豆通过何种路径、何种机制发挥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及提高临床疗效,仍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去证实。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腰椎间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