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1-03-01 06:24王桂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馆员图书馆

王桂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9)

教育部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这一论述表明高校图书馆学术水平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江苏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半壁江山。2006年前后,高职院校图书馆凭着教育部对江苏省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机会,普遍都进行了新馆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改善了办馆条件,提高了图书馆馆员的学历层次,提升了馆员服务能力和业务素质。笔者曾在2011年对省内54所公办高职高专图书馆在评估期间的科研状况,使用传统文献分析法从发文年限、发文数量、文献被引、作者合著等指标进行过统计分析[1],经过近10年时间的平稳发展,笔者再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梳理50余所公办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特点,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研究结果可视化,得到更加直观的感性认识,为各图书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服务。

1 技术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方法

笔者使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借助SATI文献题录分析软件和UCINET、NETDRAW社会化网络分析软件,提取关键词、构建相异矩阵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再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分析江苏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特点。共词分析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现象的分析,判断学科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从而展现该学科的研究结构[2],文献关键词和主题词是最常用的共词分析对象。

1.2 关键词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于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时间限定“2006年至今”,学科领域限定“图书情报和数字图书馆”,以第一作者单位“高职院校名称+图书馆”为检索词,兼顾部分院校名称调整,数据清洗后最终获得1 310篇相关文献,导入SATI文献题录分析软件提取关键词,本次研究选取频次大于等于10次的关键词为样本数据,共计有47个。关键词社会化网络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每一个圆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节点之间连线粗细表示关键词之间关系强弱。总体上看,高频关键词有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员、读者服务、网络环境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10年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研究主体和研究重点。节点连线较粗的有图书馆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图书馆与读者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等,反映了包括信息服务、读者服务等各类型服务研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图1 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2 知识图谱分析

2.1 构建相异矩阵

关键词数值矩阵处理是绘制知识图谱的基础,为消除多值共现矩阵中频次悬殊对统计结果造成的影响,常用做法是将多值矩阵转化为元素值在[0,1]区间取值的相似矩阵[3]。在此基础上为避免0值过多造成误差过大,还需要将相似矩阵再转化为相异矩阵。表1是利用SATI软件Co-Occurrence Matrix (Dissimilarity)生成的47个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图。

表1 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2.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共词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共词分析的基础上,以共词出现的频率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的统计学方法,把众多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词网状关系简化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若干类群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表示出来的聚类的过程[4]。将表1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19.0软件,设定相关参数,选择“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树状图如图2所示,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热点大致可分为7个类团区域,笔者结合一些代表性文献进行逐一分析。

图2 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

2.2.1 读者服务研究。区域一主题包括图书馆、高职院校、读者服务、电子资源、参考咨询、阅读推广、文献资源建设和用户需求等关键词。读者服务是包括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型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核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各类型文献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以及近年来大力提倡的阅读推广研究。包祖军、蔡小红等[5]从高职院校图书馆教师和学生两大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特点出发,介绍了图书馆通过构建学科服务平台和班级服务平台的实践,提出了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的模式。

2.2.2 数字资源建设研究。区域二主题关键词包括数字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等。这一主题研究聚焦于数字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重要特点。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起点比较低,很多院校的前身是中职院校,软硬件条件都比较差,因此,数字资源建设是转型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点建设方向,围绕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发展与利用自然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突出研究方向。崔倩[6]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总体状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提出了加大引进专业数据库,加强特色库建设,设立评估机制,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间的联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等建议。

2.2.3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研究。区域三主题包括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图书馆建设、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关键词。升格和评估后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可持续发展同样是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新的服务模式探索,“重馆藏轻利用”向以人为本的“藏用结合”办馆理念的转变以及面向用户的个性化、知识化服务研究等。孙燕,赵新龙[7]借鉴高水平大学图书馆“藏借阅”一体的大流通服务模式特色,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

2.2.4 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研究。区域四主题包括馆员、继续教育、图书馆馆员、读者等关键词。与本科院校图书馆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另一大薄弱环节是馆员队伍建设,不仅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素养更是欠缺,难以较好地适应转型后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知识结构更新、业务能力提升则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张伟俊[8]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业务素质以及队伍结构等因素,指出岗位培训、专业进修、馆际交流、学术讲座等继续教育方式是提升馆员队伍能力的主要途径。

2.2.5 图书馆用户教育研究。区域五主题包括大学生、阅读、信息素质教育等关键词。用户的导读和阅读推广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检索课和用户培训讲座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尽管文献检索课在高职院校的开设并不普遍,仍有不少文献对此开展了学术研究。李伟[9]在总结信息素养教育随机介入、任务驱动和课程整合3种教学模式本地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实践中学科服务营销、双重教师角色、模块化信息素质教育整合、强化技能淡化教学以及课外延伸5个方面的创新举措。

2.2.6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区域六主题包括信息服务、网络环境、服务模式、图书馆服务等关键词。从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图书馆信息收藏、组织和获取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再到现今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变化仍在持续,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行为习惯同样在急剧变化,图书馆为应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转型的需要,开展了众多学术研究。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除了面对同样的挑战外,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缩短了与高水平图书馆之间的差距。王炬颖[10]通过分析嵌入式服务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嵌入式服务的应用实践,列举了通过手机图书馆、图书馆网站RSS、社区网站、工具条等多种形式的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

2.2.7 服务创新研究。区域七主题包括服务、创新、学科馆员、服务创新、资源共享等关键词。服务创新是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内在动力,学科服务研究既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学习高水平图书馆开展深层次服务的探索,也是自身服务的创新研究。杜文凤[11]梳理了江苏省82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现状,发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高职图书馆凤毛麟角,并就成因展开了分析,提出了转变思想认识、加快学科服务队伍建设、借鉴已有成熟经验的对策与建议。在资源建设上高职院校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与本科学院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资源共建共享是高职院校弥补自身短板的重要手段。苏坤[12]从资源共建的基础和技术保障两个方面论证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可行性,提出了集中与分散建设的网络型共建共享模式。

2.3 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测定观测量之间的距离来发现各个观测量之间的结构,其过程是通过将观测量定位到概念空间中的一个特定的位置,使得空间中观测量的距离相似性越近越好[13]。将表1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19.0软件,设定相关参数,选择度量“多维尺度(ALSCAL)”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两两关键词之间的节点远近表示联系紧密程度,多个节点集中度代表某一类主题的相似度。

图3 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分布在第1区域的主要有图书馆、高职院校、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以人为本、阅读推广等高频关键词,关键词数量众多且集中度高,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核心主题。这类主题研究成果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成果多样,表明围绕高职院校图书馆升格和评估前后建立现代大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探索与讨论已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以人为中心”逐步取代了“以书为中心”的传统服务理念。

分布在第2区域的主要有读者服务、图书馆服务、学科馆员、参考咨询、服务创新、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资源、电子资源等,属于次高频关键词。在网络环境和新技术应用等外部因素推动下,读者服务和数字资源建设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这类主题研究方向体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办馆思路已从升格和评估前的重馆藏建设轻利用向馆藏建设与利用并重的方向转变,文献研究数量已形成了相对规模,向心度较高,密度较强,是当前以及今后具有潜在爆发力的研究热点。

分布在第3区域的主要信息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特色数据库、数据库、信息资源等,属于低频关键词。该研究主题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规模,但还处于量的积累阶段,研究内容和方向都不成熟。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一般通过文献检索课和培训讲座来实现,高职院校由于培养年限短、课程设置紧凑以及培养目标的需要,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并不普遍。高职院校通常由某一行业发展而来,以自身行业为基础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其图书馆学术研究的一个特点。

分布在第4区域的主要有图书馆建设、电子阅览室等少数低频关键词。这类研究结构松散,没有形成明显的趋势方向,属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边缘方向,文献数量较少。

3 结束语

江苏高职院校图书馆经过办学水平评估前后的十多年建设,尽管与本科院校图书馆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但自身软硬件条件还是得到了明显提升。学术研究既是解决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锻炼馆员队伍开展高水平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总体有这几个方面的趋势特点:①探索和建立现代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热点;②读者服务与文献资源建设是转型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抓手和方向,是其学术研究的持续增长点;③学科服务、用户教育、信息素养研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馆员图书馆
论研究生的学术批判素养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