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2021-03-02 09:40
时代邮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戒尺体罚惩戒

#健康码的“温度”在哪#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健康码成为了人们的出行必备之物。辽宁抚顺的85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健康码而被拒乘。健康码的“温度”在哪?

@9money:病毒不会和你讲“温度”,老人的家属应该帮助老人做好出行准备。不过,疫情期间,最好少出门吧。

@不一不异:健康码的“温度”在于一颗同理心!每个人都会老去,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哈迪斯的王妃: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手机了,点菜、买票……我们年轻人也很反感。

@凶猛的雪狼崽:不是健康码没有“温度”,是人没有“温度”。可以给老人发放纸质的健康码证明,或者让老人小孩进行手动登记。

#男性育儿假是否有必要#

针对目前上海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小等问题,上海市妇联拟提交议案,建议增设夫妻共用育儿假,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男性育儿假是否有必要?

@骆骒驷:有必要,假期最好和女性产假一样。这样不仅能提高生育率,还能解决女性在职场被歧视的问题。

@七优:男性育儿假很有必要,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通力合作,每位爸爸都可能是带娃高手。

@别吻我:政策是好的,就看企业是什么态度。女性生育后真的很需要老公的陪伴。

#教育的戒尺究竟该举多高#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让老师重拾“戒尺”,旨在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那么,教育的戒尺究竟该举多高?

@暖心人士:游走在“体罚”和“惩戒”之间的戒尺,用好了就是正当行使惩戒权,用不好就是体罚。举起“戒尺”容易,落下去可能带来麻烦,它应该只是一种“精神威慑”。

@小米大咖:严师出高徒,熊孩子不教还真不成器了。

@廖小利:相关部门应当给“戒尺”配发“使用说明书”,尤其要对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更充分的评估和司法保障。

猜你喜欢
戒尺体罚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