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坑整地造林在石质山体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2021-03-02 01:24薛晓辉冀鲁洋张利英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2期
关键词:鱼鳞坑客土整地

薛晓辉 杨 晗 冀鲁洋 张利英 薛 锦

(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与物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2.陕西秦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渭南 714099)

1 工程概况

蒲城县唐桥陵景区(石质山)生态防护林工程,位于蒲城县桥陵镇金帜山上,本项目为一标段,建设面积318亩,主要栽植侧柏、油松、白皮松、黄栌、连翘、迎春等。该项目地处渭北干旱的蒲城县北部,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山体岩石裸露、土层瘠薄,且山体坡度陡峭,造林难度大。该地区植树造林存在以下几大难点:水资源缺乏;石质山体,表土稀薄且贫瘠;山势陡峭,造林整体困难。造林整地是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合理的整地措施,对于拦截泥沙、促进绿化成林,效果显著。造林整地有多种方式,如穴状、竹节壕、水平沟、鱼鳞坑等多种类型。针对地形、地质水文特点,结合试验研究该项目采用鱼鳞坑进行治理。

2 鱼鳞坑整地造林方案

2.1 鱼鳞坑设计

根据设计方案,该标段共计3万鱼鳞坑,坑间距2m,布置为“品”字形,根据苗木大小及苗木品种,鱼鳞坑大小采用侧柏(直径100、深度100cm)、白皮松(直径80、深度80cm)尺寸要求。

鱼鳞坑深度控制在0.8~1.2m,坑顶部利用破出的石块或散落石块砌筑高出原地面10~20cm 高围堰。

2.2 鱼鳞坑施工

因项目所在地山坡陡峭,修筑鱼鳞坑用的砂子、水泥等材料通过滑索运送上山,再通过骡马队将营养土和苗木运送上山。为灌溉苗木,采取三级扬水的办法,建设大容量的蓄水池,再经管道灌溉,采用插管灌溉技术确保苗木的成活。

1)鱼鳞坑定位

测量施工区域面积,确定3万个鱼鳞坑的坑位分布,坑间距为2m,并呈 “品”字形,绘制施工图纸。

①尺绳放线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常用于平缓坡地的施工放样。首先,根据施工图纸标明的中心线位置,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定位,将一根尺绳放置在该定位线上,设置完成后,根据设计说明中造林密度要求,植株间距等相关信息,沿放置的尺绳,利用白灰或打标记桩的方式在施工场地上进行定株标记,通过定位确定苗木栽植的具体点位,最后,沿着设置好的中心定位线,向定位中心线两侧逐步根据设计间距展开,最终将所有苗木的具体位置确定;

②标杆放线法:多用在地形较为规则的场地。依据三点一线的原理,即确定起点、中点、终点,三点定位,逐步将所有栽植位置确定;

③尺徒手定点放线:多适用在地形不规则的坡地,通过确定一具体参照物,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纵横向株间距,用白灰或打标记桩在地面上进行定位标记,最终确定苗木的具体栽植位置;

④网放线法:先利用CAD软件在地形图上按照1∶1绘制方格网,再通过测量放样,再将绘制的方格网定位到施工现场,最后在施工现场,利用尺绳定点法在每一个方格内按照设计说明、设计图纸的要求对苗木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在对苗木栽植位置定位的同时,标记栽植树种,并记录栽植各树种的数量,在后续挖树穴施工时,如发现栽植位置标记模糊不清,应及时重新进行放样定点标记。

2)建造鱼鳞坑

用发电机供电连接施工用风镐、风钻机械,2-3人一组,利用风镐、风钻定点位置开挖,鱼鳞坑深度0.8~1.2m,利用破出的石块或周边的石块垒筑围堰,用砂浆水泥砌成高出原地面30~40cm的鱼鳞,砌筑成的鱼鳞坑内外高差在10~20cm,便于浇水及蓄水。

侧柏整地规格为直径100、深度100cm、白皮松整地规格为直径80、深度80cm。挖坑时先将挖出的山坡土堆放在坑的上方,将运输来的生土堆放于坑下方,挖好坑后,采用改良后熟土回填,同时施足底肥,拣清杂根石块,确保栽植坑填土符合设计要求。

3)改良土拌制及回填

在山底开辟一块场地,用作客土回填准备区,客土(改良土)采用本地黄土、木屑、有机质及有机肥拌合而成,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经检测符合要求使用。有机质、有机肥按照7∶3的比例充分混匀,增加客土肥力。修建的鱼鳞坑广泛分布于山坡,不利于大规模修建运输道路,人工背运工程量大,运输效率低下,为解决客土回填,保证工期及工程质量,采用人工配合骡马驼运回填客土。对于一些陡峭特殊地段(骡马无法运到地段),采用山顶堆土,溜槽人工溜土方式进行客土回填(见图1)。

图1 溜槽溜土

2.4 蓄水池及浇灌系统

为了能保证后期养护并考虑永久养护设施,在山顶修筑中继小蓄水池3座,山底修建永久大蓄水池1座,铺设水源地至山底、山顶蓄水池之间的管道设施,以便栽植、后期养护浇水使用。

2.5 选苗及栽苗

1)选苗

苗木质量应达到陕西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1/T378-2006)规定的Ⅰ级苗木标准以上,苗木要求选择长势健旺,树干通直,无病虫害,根系完整,苗木质量应达到Ⅰ级苗木标准以上,所用苗木必须采用林业管理部门检验的“三证”齐全、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的优良苗种,保证枝条完整,无损坏。

根据白皮松具有耐干旱,耐低温,深根性,较为抗风,喜光特性,将白皮松栽植在山顶及阳坡及迎风面;根据侧柏喜光,幼时稍耐荫,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浅根性,抗风能力较弱,将侧柏栽植在阴坡及背风面。

2)苗木运输

苗木运输根据地形复杂程度,采用不同的苗木运输方式,车辆可到达区域选用汽车运输,车辆不能抵达的区域采用人工配合骡马驼运苗木方式进行。

3)栽苗

栽植时要将因起苗造成的伤口修齐。栽时埋土深度以高出原根际土痕3~5cm为宜。栽植时,在挖好的坑穴内铺设一些发酵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然后覆一层碎土,栽植时要做到栽端扶正、根系平铺舒展,埋土紧实,不可窝根或露根,覆土稍高于苗木根径5 cm为宜。苗木栽植后立即灌足定根水,待定根水下渗完全之后,再覆土保墒,围筑15~20cm高度蓄水坑,以便于下次灌水、储水及覆土保墒。

树坑在回填土过程中,每亩施有机底肥用量300~500kg的沤肥、沼气肥、绿肥、土杂肥等有机肥及其它生物肥料,与客土充分混匀后放入坑穴内,以确保苗木栽植的成活率。

苗木栽植后,应建立浇水养护计划,及时浇水,保证苗木需水需求。在树木种植好后,要立即浇水,浇水时不可太急,要多次浇,直至浇透,并培土扶正,防止树木位移、倒伏。

2.6 后期管护

通过松土、除草、扩穴、除孽、修枝等措施来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苗木迅速健康的郁闭成林。造林后1年内抚育2次,要求做到松土除草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树梢,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际,清锄杂草,并将其覆盖在树苗附近。

1)土壤管护

定期对土壤的板结、酸碱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干预,保证土壤保持在栽植苗木最适宜的状态。

2)浇水

种植后应连续浇足透水三遍,其后根据天气、土壤干燥程度结合苗木习性,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具有足够透气性,干旱季节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浇水一般选择在一天的早晨或者下午时段。

3)修剪及施肥

及时观察苗木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及修剪,修剪时应保持剪刀干净、平整;追肥应根据苗木生长需求进行。

4)病虫害防治

制定病虫害观测养护计划,对栽植的树木进行病虫害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后,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记录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效果,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5)苗木防寒

冬季来临前,对耐寒性较差的苗木及时做好过冬防护管理工作,同时记录防护方法等信息,以防栽植的新苗木发生冻害,产生苗木不必要的损减。

3 结语

鱼鳞坑在山地坡面治理和土壤贫瘠的岩质山地造林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且治理效果非常显出,虽然效果好,但是在设计和施工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①应突出造林整地作用;②确定符合特定自然状态条件的设计标准;③鱼鳞坑大小的确定;④栽植苗木的保活率。

猜你喜欢
鱼鳞坑客土整地
太行山区困难立地“五步造林法”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不同规格鱼鳞坑坡面侵蚀过程及特征研究
鱼鳞坑生态恢复措施对宁夏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其规范探讨
工程措施条件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水动力学特性
地震及降雨渗流条件下铁路生态边坡客土稳定性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