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果土传病害技术研究

2021-03-03 14:34李兰英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治

李兰英

摘要:针对设施棚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现状,建立以土壤生态修复为主的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介绍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果土传病害技术的主要内容、实施效果及推广应用前景,以期为综合防控土传病害、确保设施棚果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棚果;土传病害;生态改良;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1-0016-02

设施棚果生产中要严防土传病害发生。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果土传病害技术是指在夏季生产空闲期对土壤实施生态修复,通过施用土壤消毒改良剂进行高温闷棚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芸薹根肿菌等有害生物,并配合施用土壤修复调理剂,促进土壤微生态平衡,同时采用育苗移栽和抗病品种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土传病害发病率,从而达到综合防控土传病害的目的,确保菜农经济收益及设施棚果生产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1 主要技术内容

1.1 土壤杀毒

每年7—8月份选用威百亩、棉隆、氰氨化钙等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防治线虫(如根瘤线虫、茎线虫、异皮线虫等)和土壤真菌(如猝倒病菌、丝核病菌、镰刀菌等),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施药要均匀,使药液在土壤中深度达15~20 cm,保持土壤湿度65%~75%,土壤温度10 ℃以上。施药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密闭15 d以上。

1.2 土壤生态修复

土壤消毒后进行旋地,放风7~10 d,于定植前施入土壤之星、宝地生、播可润等优质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消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有益菌生长代谢产物(脂肽类化合物)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此外,微生物菌剂还能刺激根系分裂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加大根部吸收面积,促进作物吸收养分,增强作物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商品率。

1.3 抗病品种选择和育苗移栽

选用优质的抗病品种可以提高设施棚果的抗病能力,这是防治土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加强发芽期及幼苗期管理,控制苗床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合理安排作物茬口,有利于预防或减轻病土传病害的危害。

2 实施效果

2.1 土壤生态修复设施棚果产量的调查结果

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中可以起到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同时菌种的代谢产物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土壤中腐植酸含量,促进设施棚果作物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抗病能力。试验证明,施用微生物菌剂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番茄产量(见表1)。

2.2 抗病品种和育苗移栽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

向田园土中添加苗期生长所需的速效肥和迟效肥配制育苗土,保证床土中富含有机质,土肥比约为1∶1。迟效肥包括腐熟的厩肥、堆肥、塘泥、腐殖质等,速效肥可用 N,P,K各15%的优质复合肥,每立方米施用2 kg,拌匀后堆积待用。床土用30%噁霉灵、甲霜灵消毒,用量为1~2 g/m2,可有效预防苗期病害。选用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抗病品种,可有效减轻土传病害及其他病害的发生。种子用55 ℃温水浸泡灭菌。试验证明,选用大白菜抗病品种,结合育苗移栽方式,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根肿病(见表2)。

3 推广应用前景

辽宁省设施棚果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造成设施棚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目前全省土传病害发生面积达31.33万hm2以上,占栽培总面积的38%。在沈阳、朝阳、大连、葫芦岛、鞍山等地,因土传病害造成绝产和弃管的土地面积超过0.67万hm2,每年因土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果土传病害技术研究符合国家和辽宁省生产实际需求,强调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创新与应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既能获得显著的土传病害防治效果,又能保障設施棚果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设施棚果产量和品质,起到实用技术的示范作用。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扩大设施棚果种植面积,形成基地辐射效应,顺应消费市场需求,带动全省设施棚果种植地区经济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生平.蔬菜连作障碍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2015,5(S1):26-29,71.

[2] 秦平伟,陈代明,陈瑜欣,等.98%棉隆微粒剂对烟草生长和青枯病发生的影响[J].植物医生,2019,32(6):34-38.

[3] 温羲娟,鲍永丰.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治策略[J].新农业,2014(9):31-32.

[4] 马涛涛.熏蒸对土壤氮素硝化、矿化作用及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5] 张西森,张晓丽,祁立新,等.设施蔬菜土壤退化问题分析及改良利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9):85-86.

[6] 张伟,李刚.新型微生物菌剂——播可润[J].新农业,2015(1):20-21.

[7] 张萍,陈世静,陈士亮.蔬菜土传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探讨[J].上海蔬菜,2019(6):60-61.

[8] 刁生鹏.增施有机肥对旱作农田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9] 杨文杰,汪李平,程菲,等.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9(10):26-29.

[10] 何成凤.关于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分析及综合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34.

[11] 何平,刘大章,余爽,等.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18(1):123-125.

[12] 柳佳芬,侯霞,杜克波.溫室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4):226-228.

[13] 张丹.辽宁省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控[J].现代农业科技,2017(7):128,130.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Control the Soil-borne Disease in Facility

Shed Fruit Using Soil Ecological Improvement

LI Lanying

(Chaoyang County Project Office, Chaoyang Liaoning 122639,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soil-borne diseases in facility shed fruit,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of soil-borne diseases based on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establish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soil ecological improvement technolog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oil-borne diseases in facility shed frui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borne diseases and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shed fruit production.

Key words: facility shed fruit; soil-borne disease; ecological improvement; control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