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城市带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探索

2021-03-03 14:39梁刚
人民黄河 2021年1期
关键词:护岸生物膜水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标准定额研究所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定价:25.00元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沿黄城市带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凭借引黄便利条件,沿黄城市带的各大城市塑造了大量以人工河流为主的城市河流,以此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还赋予了城市自然环境更深刻的内涵。城市河道可实现防洪、排洪等一系列功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及人身财产安全有益。然而,近些年生产生活垃圾的肆意倾倒,使得沿黄城市带城市河流污染日趋严重,再加上城市河道周边汇聚有大量的生产生活设施,难以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工程治理,只有借助生态治理手段,推动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为读者全面系统介绍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该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介绍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现状调査、诊断及分类、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设施养护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实例,主要有杭州市河道生态治理实例、韩国清溪川生态治理实例等。该书不仅进行了深入的专业理论梳理,还引入了大量典型的案例介绍,可为相关人员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提供有效帮助,不仅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还可供城市生态治理从业者研究使用。

面临日趋严峻的生态保护形势,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沿黄城市带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整治保护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生态环境恶化。大多數城市居民对城市河道生态污染缺乏认识,认为河道生态污染并不会对自身造成多大影响。在过去,人们可利用城市河道进行淘米、洗衣、做饭,如今的城市河道显然难以达到这一标准。随着各类污染物不断被排入城市河道,河道水体含氧量和营养物质出现异常,进而造成富营养化,水体无法实现自净。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不断扩建,破坏了原本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使得河道面积不断变小,进而影响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二是严重的水体污染。一些城市河道与乡村河道紧密连接,这些地区的河道不仅可能面临来自化工厂等企业的排放污染,还可能遭受来自农田的农药化肥的污染。另外,由于城市居民缺乏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肆意将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河道中,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河道水体污染。

结合《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一书可知,生态治理技术对于修复水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水体的生物多样性,进而重新建立起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当前,较为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包括生态护岸技术、水生动植物修复技术、生物膜技术等。其中,生态护岸技术可分成河槽修复、生态型护岸建设两个部分。前者指的是通过利用抛石、木材沉床等自然化修复手段,对硬质化、渠道化的河槽予以修复,进一步恢复河槽的自然地貌形态及断面形态;后者主要包括植被型护岸、木材型护岸、石材型护岸、纤维型护岸等类型。生态护岸在沿黄城市带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可采用植被型护岸、纤维型护岸等。对于水生动植物修复而言,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生植物不仅可实现提升水质、美化水面景观等功能,还可实现调节水生态系统、增强系统稳定性等功能。对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而言,可采用人工水草、当地淡水动物等水生动植物修复技术。生物膜指的是诸如细菌、真菌、微型动物等附着于固体表面生长后产生的黏泥状薄膜,生物膜技术则是为水体有益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载体,提升生物量,使微生物在水体中实现繁衍生息;而载体表面产生的生物膜,会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收、消化,进一步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净化。人工水草凭借其高比表面积、表面良好附着性、耐磨损等特征,尤为适宜作为沿黄城市带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生物膜载体材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沿黄城市带城市河道生态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应结合实际污染情况选用有针对性的生态治理手段。在轻度污染河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因为该种污染程度的河道有着较高的溶解氧,且COD偏低,所以可推行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治理模式。在中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受生活污水排入影响,该种污染程度的河道有着较高的氮磷含量,且富营养化严重,溶解氧表现为昼高夜低情况,因此通常推行以曝气增氧为主的治理模式。在重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因为该种污染程度的河道有着极高的氮磷含量,并且一些河道还存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所以通常推行以曝气增氧结合人工水草为主的治理模式。

基金项目:

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北部湾城市群绿色金融合作模式研究”(18FJY001)

作者简介:梁刚(1978—),男,吉林安图人,博士,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导,清华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双博士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护岸生物膜水体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汉江河口区四明滩段四明上护岸坍岸修复技术
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
藏羊肉中优势腐败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膜形成特性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初探生物膜工艺处理生活废水的实践
浅析河道生态护岸设计
不同生物膜滴滤池处理低浓度污水的效果
预制构件在生态护岸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