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评价模式研究

2021-03-04 08:44杨琴琴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视听说精准大学

杨琴琴

(大同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依靠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行视听说立体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视听说课堂效率,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每个学生建立动态学习管理系统,实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动态,实施精准化的教学,提升英语学习成绩[1]。关于此,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林晨健对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的策略进行理论研究,她认为实施精准教学对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并没有得到重视,由此她提出了智慧教学,提升教师互联网应用能力等政策措施[2]。王春晖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的策略,她认为高校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不重视,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视听说学习环境恶劣等因素是制约我国视听说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她提出了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精准教学水平[3]。马俊莉认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全方位普及,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海量信息,以书本为载体进行授课的比重下降,多元化、个性化的英语视听说教学以及学习模式逐步形成,基于此她构建了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4]。已有研究多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缺乏对精准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边际扩展,以期能够为扩大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长期受素质教育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将学习英语作为一项任务,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而且考试多为书面笔试,缺乏对口语学习情况的检验,且听力所占的比重大多不足20%。而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对英语听说专业人才需求量剧增,传统英语教学培养出的多为阅读、作文能手,不能适应现代需求,并且高校能够及时引入互联网等新型教学模式,导致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不佳[5]。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使用播放机、录音机等设备,在课堂播放,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记录的学习模式。在此模式下,学习的内容仅为读写,授课模式也较为枯燥,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视听说学习过程缺乏个性,课堂效率低下[6]。单一的教材,固定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英语成绩越来越下降,也不愿意进行口语交流,导致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薄弱。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环境缺失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和学习多在语音教室,由于教学设备简陋,语音教室座位紧张,学生数量过多,低于50人的视听说课堂班不足30%,如表1所示,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有效交流,学生口语上的问题难以及时被修正,听说能力难以提高。并且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视听说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巨大的教学设备、场地压力,短时间内难以有效改善[7]。

表1 大学视听说课堂人数

(四)缺乏健全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应用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2000年以后我国高校不断扩招,使我国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学生人数跨越式发展,但是我国英语视听说教学起步较晚,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的教师是由传统的英语教师转型而来,缺乏视听说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路径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高校建立智慧教室,为班级每个学生建立动态学习台账,教师可以通过每位学生学习数据的变动,进行分类教学,无论是教学对象还是教学内容上,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作用下,都得以精确化,精准教学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路径

大数据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系列新型技术,能够帮助高校建立智慧教室、建立学生学习数据资源库、辅助英语教师进行协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针对性训练。

首先,设置健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智慧教室。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其学习必须要有特定的环境,构建智慧教室能够营造良好的授课和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视听说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其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智慧教室四面墙壁上建立实时同步的多媒体设备,每个学习小组可以针对性的使用自己组的媒体设备,也可以在手机、paid等移动端下载APP,同步设备信息,每个学习者在媒体端进行学习,提问,与同组学生面对面交流,营造语言交流环境。

其次,构建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数据资源库。高校要建立英语视听说专业学习平台,分为听说读写四大板块,每个板块上传特定的学习资源,并且学习资源要动态更新。每个学生通过移动设备端注册账号,可以随时在平台上下载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资料,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再次,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库,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台账,教师可以根据数据情况,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某学生读写成绩较高,但听说成绩不理想,教师会针对性加强该学生听说方面的学习,督促该学生抓紧听说学习。通过月度、季度、年度的学习轨迹,可清楚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相关模式,找到最优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高校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水平。

最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听说训练。视听说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进行多次的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听说能力的训练,而高校扩招后师资力量弱,专业视听说教师数量不足,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改善此场景。

四、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有效性评价模式

(一)有效性评价原则

1.突出视听说课程特色

大学英语视听说是一门应用、实践特别强的学科,因此对其精准教学评价不能像其他课程一样,要突出视听说这门语言课程的特色。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做出较高层面的评价反馈,使显性和隐性评价因素并行,同时在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沟通能力和文化意识等较高层次进行对比。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实践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授课者,用人单位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检验者。就高校而言,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结合自评和他评,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师生进行教学实践。

3.定性与定量结合

在高校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的有效性评价进程中,要获取学生在日常课堂表现成绩,如课堂发言次数、日常考试成绩等,同时也需要获取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将日常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综合以进行定量评价。因此,在进行定量评价的同时需要综合教师的定性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准确。

(二)有效性评价模式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主要覆盖三个领域,分别是电子学习阶段、建立自我测评表以及在线测试环节。电子学习阶段是在大数据时代建立学生动态学习档案袋,细化学生在英语视听说领域的各类型学习状况,主要包含作品演示以及学习心得、教师课堂评价。自我评价是精准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有效性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升级。

2.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模式有效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多数高校的视听说课堂将所有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此模式下同组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一起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同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反映出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实时记录学生课程项目的参与情况及进展情况。学生互评环境的加入,能够有效弥补自我评价上的漏洞,有利于更加客观地反映精准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3.教师评价

教师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精准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评价是精准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核心。教师评价能够反映出自我评价认识不足的地方,以及同学互评难以看到的环节,学生的互评仅从小组局部角度进行,而教师的评价可以着眼于整体,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视听说班级中的学习状况,教师评价可以通过等级评定的方式,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反映学生成绩。

五、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有效性评价措施

(一)精准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

当前,多数高校缺乏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的有效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也缺乏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导致英语视听说评价不能准确全面反映教学状况,高校也不能对英语视听说教学了如指掌,久之不利于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当前高校首要的是构建精准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实时反映出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教学状况实时调整教学手段,逐渐改善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水平。

(二)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大数据时代,精准教学必须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档案袋,以提升有效性评价的质量和范围。学习档案袋不能仅仅包括传统的书面材料,要扩大电子材料的比重范围,如学生的项目汇报、学习反馈等,学习档案整合了学生的所有学习信息,并且便于储存和长期保存。通过学习档案袋结合大数据技术,学生每次听说读写任何一个版块的学习成绩上升和下降,以及教师的针对性点评都能被记录,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视听说学习兴趣。

(三)多元化主体和评价方式

大数据时代,强调创新与实践,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也同样突出创新与实践,要突破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自我辩证和自我评价的比重。首先,大学英语视听说精准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组织,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以改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而提升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水平。此外,要改善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视听说评价方法,扩大口语在视听说测试中的比重,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资源,建立学生自评系统,用以检验日常的学习状况,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改进学习。

猜你喜欢
视听说精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大学求学的遗憾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试论日语视听说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及对策
谈“视听说”在中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