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黄牛成年母牛体尺与体重相关分析

2021-03-04 08:12安拉扎陈鲁喜周国燕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胸宽管围体尺

安拉扎,张 涛,陈鲁喜,孙 艳,周国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西昌 615000)

凉山黄牛于1995年全国畜禽品种补充调查时命名,在凉山州各县市均有分布。是一种以放牧为主的役肉兼用型小型地方品种,四肢结实,蹄质坚硬,善走山路,具有耐粗饲、耐寒、耐劳、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的特点,适宜山区放牧散养,集中分布饲养于海拔1 800~2 200 m的二半山区。由于长期以来凉山黄牛未经系统选育,且繁殖方式以当地自然交配为主,多存在近亲繁殖,呈现牛只体形逐渐变小,生产性能逐步衰退现象。体尺与体重均属于数量性状,是动物遗传育种中重要的表型性状,也是体型外貌主要的量化指标,与一些重要的经济性状有着密切的关系[1]。为了更好地保护和选育凉山黄牛,凉山州畜科所四川创新团队彝区肉牛工作岗位开展了凉山黄牛体尺体重的测定工作,并对测定的凉山黄牛成年母牛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在凉山州西昌市、昭觉县、普格县、盐源县等地入户对凉山黄牛开展体尺性能测定工作后,从中随机选取了57头凉山黄牛成年母牛数据进行体重、体尺性状分析。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对凉山黄牛成年母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深、胸宽、胸围、荐高、腰角宽、管围进行测定。体高:由鬐最高点距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测杖量;体斜长:从肩胛前缘端到坐骨端的距离,用软尺量;胸深:沿着肩胛骨后方,从鬐甲到胸骨下缘的垂直距离,用测杖量;胸宽:左右第六肋骨间的最大距离,即肩胛后缘的距离,用测杖量;胸围:肩胛骨后缘胸部的圆周长度,用软尺量;荐高(十字部高):由两腰角间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测杖量;腰角宽(后躯宽):两腰角外缘间的直线距离,用测杖量;管围:左前肢管骨最细处(1/3处)的围径,用软尺量。体重采用可移动式电子秤测量。

1.3 分析研究性状的选择与设置

试验数据经 Excel 2007 初步整理后,以体重作为因变量(y),以体尺指标体高(x1)、体斜长(x2)、胸深(x3)、胸宽(x4)、胸围(x5)、荐高(x6)、腰角宽(x7)和管围(x8)作为自变量。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表型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利用相关通径分析模板,对资料做相关通径分析,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显著性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尺指标与体重表型参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凉山黄牛成年母牛的体重为266.14 kg,变异系数为11.66%。体高(x1)、体斜长(x2)、胸深(x3)、胸宽(x4)、胸围(x5)、荐高(x6)、腰角(x7)宽、管围(x8)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2%、4.79%、4.76%、9.14%、5.10%、3.59%、6.94%、8.47%。资料样本内变数分布相对集中于平均数两侧,符合正态分布,表明分析资料整齐度较高,为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表1 体尺与体重表型参数

2.2 体尺与体重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凉山黄牛成年母牛体重(y)与体高(x1)、体斜长(x2)、胸深(x3)、胸宽(xV4)、胸围(x5)、荐高(x6)、腰角宽(x7)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管围(x8)的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排列从大到小依次为胸围(x5)>体斜长(x2)>体高(x1)>胸深(x3)>荐高(x6)>胸宽(x4)>管围(x8)。各变量之间均为正相关,体高(x1)与胸围(x5)、荐高(x6)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胸深(x3)、胸宽(x4)相关性显著(P<0.05),与体斜长(x2)、腰角宽(x7)、管围(x8)差异不显著(P﹥0.05);体斜长(x2)与胸深(x3)、胸围(x5)、腰角宽(x7)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胸宽(x4)相关系显著(P<0.05),与荐高(x6)、管围(x8)差异不显著(P﹥0.05);胸深(x3)与胸宽(x4)、胸围(x5)、荐高(x6)、腰角宽(x7)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管围(x8)相关系显著(P<0.05);胸宽(x4)与胸围(x5)、荐高(x6)、腰角宽(x7)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管围(x8)相关系显著(P<0.05);胸围(x5)与荐高(x6)、腰角宽(x7)、管围(x8)相关性极显著(P<0.01);荐高(x6)与腰角宽(x7)、管围(x8)差异不显著(P﹥0.05);腰角宽(x7)与管围(x8)相关性极显著(P<0.01)。

表2 体尺与体重相关性分析

2.3 体尺与体重通径系数分析

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相关关系仅仅反映了两性状间的表型相关,而不能反映各体尺性状与体重的关系。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各原因变量的直接关系,即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各性状间的相关原因[2]。由表3可以看出经通径分析后,直接作用中胸围(x5)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最大(0.6564),其次为体斜长(x2)(0.2290)和腰角宽(x7)(0.1538),胸深(x3)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最小(-0.0023),管围(x8)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的抑制作用最大(-0.1503);间接作用中胸深(x3)对体重(y)的间接影响最大(0.6112),其次为体高(0.5186)。

表3 体尺与体重通径系数分析

2.4 决定系数

通径分析中,分别称Ri2和Rij2为xi对y的直接决定系数和xi与xj通过相关路对y的间接决定系数。经计算,将各组成因素的决定系数列于表4。从表4看出,Ri2中胸围(x5)对体重(y)影响最大(dyx5=0.430 9),其次为体斜长(dyx2=0.052 4)、腰角宽(dyx7=0.023 7)和管围(dyx8=0.022 6),胸深(x3)对体重(y)影响最小(dyx3=0.000 5);Rij2中体斜长(x2)与胸围(x5)对体重影响最大(dyx2x5=0.128 6),胸围(x5)与管围(x8)对体重的限制作用最大(dyx5x8=-0.082 1)。从表中得出多元决定系数总和0.919 0,剩余项dye=0.081 0,表明所进行的体尺与体重相关性研究较可靠。

表4 决定系数

由于通径系数仅表示体尺与体重的直接效应,而无法表示相关相互作用的间接效应。为此,袁志发等[3]提出决策系数的概念,它既反映了自变量(xi)对依变量(y)的直接决定作用,又反映了与自变量有关的相关路径对变量的决定作用,指出了在复杂的路径信息中,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对依变量最好,可由决策系数来决定。由决策系数计算公式R(i)2=2Piriy-Pi2计算,得出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决策系数按绝对值大小依次为:R52(0.729 3)>R22(0.230 6)>R72(0.140 0)>R12(0.110 3)>R82(-0.110 2)>R42(0.105 9)>R62(0.098 8)>R32(-0.026 8),说明胸围(x5)是凉山黄牛母牛最重要的决策变量,其次为体斜长(x2)和腰角宽(x7),管围(x8)在限制体重增长方面的决策变量最大。

2.5 回归分析

表5 通径分析方差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1)通过分析发现凉山黄牛成年母牛各研究性状变异系数在3.32%~11.66%之间,其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表明凉山黄牛成年母牛在体重上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2)通过相关分析看出,凉山黄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深、胸宽、胸围、荐高、腰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通径分析发现,直接作用中胸围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体斜长和腰角宽,管围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抑制作用最大;通过决定系数和决策系数同时表明胸围是凉山黄牛母牛最重要的决策变量,其次为体斜长和腰角宽,管围在限制体重增长方面的决策变量最大。

(3)得到入选回归方程的体斜长、胸围、腰角宽和管围4个体尺指标,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114.906 9+0.221 8x2+0.783 7x5+0.204 8x7-0.190 0x8。经显著性检验得:F=98.105 3,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R2=0.883 0,说明拟合方程呈显著性存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胸围、体斜长、腰角宽和管围是影响凉山黄牛母牛体重的最主要性状,分析结果与吴锦波[4]等研究的三江牛体重与体尺的测定与相关分析相吻合。体重、体尺是衡量肉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也是判定黄牛肉用性能的重要指标[5],在凉山黄牛母牛的生产实践和选育中,可以参考本研究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综合全面考虑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致谢:本文在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杨世忠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胸宽管围体尺
金湖乌凤鸡体重与体尺的通径分析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成年巴特肯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周岁杜泊母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
不同品种的后备种猪、头胎种猪和二胎种猪体尺指标相关性研究
品种和胎次对丹系母猪管围的影响
皖东黄牛体重与体尺的回归分析
后备母猪和 1胎、2胎母猪体尺相关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