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来自日常,他让厕所更智慧

2021-03-04 07:31王琼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厕厕所消毒

王琼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厕所的消毒与日常管理该如何做?创业青年杨西炜带领团队设计出智慧厕所监管平台,让厕所更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创新灵感

2017 年,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杨西炜想在军训后冲个热水澡,可他的宿舍在七楼,楼层高、水压小,需求无法实现。“我可以自己想想办法,读大学不就是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吗?”

经过调研,杨西炜发现并不是学校的中央熱水系统机组不行。那时,杨西炜刚加入学校的创新创业协会,便提出开发一套智慧热水产品的想法。杨西炜组建研发团队,学校创业孵化基地为其提供场地以及试验所需的元器件等工具。几个月后,杨西炜便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款中央热水节能管家,能实现中央热水系统的智慧化监测、检测、控制和管理,解决了困扰高层宿舍洗澡难、舒适性差的难题。

在导师的指导下,杨西炜设计的热水节能管家顺利走上市场,被应用到浙江大学、南昌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宿舍。“创新与商机就藏在日常生活中。”有了这个发现和感悟,杨西炜对身边的事物格外关注起来。

大二时,杨西炜偶然听到保洁阿姨抱怨有学生躲在厕所抽烟,乱扔烟头,给打扫带来不便。杨西炜心想,可以想办法帮助保洁阿姨管理厕所。他找了几个同学一起研究,用半年时间设计出一套智慧厕所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厕所里的空气、环境、人流、蹲位使用情况等,让保洁阿姨能够及时了解,里面有没有人抽烟,什么时候该去打扫了,从而避免重复低效率的打扫。

研发“监厕灵”

2019年9月,杨西炜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湖南青创丝路科技有限公司。

有个投资人听了杨西炜的介绍,很感兴趣,可得知杨西炜是个大专生,顿时有点犹豫。

为了让投资人放心,杨西炜设计了一个对赌模式:由团队免费提供设备改造公厕,但是公厕一年节约下来的水电费、人工费要分给杨西炜的公司30%。杨西炜算过,学校里一个普通公厕,一年水电费大概8 万元,用了他的系统之后可以节约3 万元,也就是说,团队在一个厕所上,一年就能分得1万元,还不包括广告等附加收入。有了这个对赌模式,杨西炜很快拿到了第一笔200万元的投资。

创业第一年,杨西炜主要瞄准高校市场,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在2019 年中国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杨西炜的团队荣获金奖。他个人也荣获湖南省第六届“新时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卫生安全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杨西炜并没闲着,他继续琢磨如何发展业务。

针对公厕门口扎堆排队、疫情防控的难点问题,杨西炜带领团队研发出“监厕灵”智慧厕所监管平台。

“监厕灵”由数据处理集控盒、监管云平台和传感器共同组合而成,能有效使公厕的使用和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其依托各类传感器采集厕所运行参数(温湿度、客流量、空气质量等),将这些数据统一上传到数据集控盒处理,再通过通讯系统汇总到云平台,平台下达智能操作指令给公厕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和用户,从而进行智能化管理。

疫情让很多单位延期了给杨西炜付尾款的时间,公司面临巨大资金压力。2020 年5 月,公司账上面只有11 万元,再这样下去,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杨西炜体会到了“创业难,守业更难”。

为此,杨西炜主动出击开拓新市场。他白天上门拜访客户,晚上发微信、打电话,挖掘每一个潜在客户,依靠这股韧劲,他一点一点撬动了高校以外的市场。

助力智能公厕

高校复学返校后,校园公厕成为疫情防控的难点,杨西炜又率领团队将“监厕灵”进行了升级,在原有智能控制功能模块下,推出了体温检测、厕所客量查询、自动消毒预警、智能冲厕等四大新功能。比如体温检测功能,通过人体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实时采集入厕学生体温情况,与校园防疫采集系统互通数据,扩大学生体温检测范围;自动消毒预警功能通过采集各时段客流量,实时预报病毒感染风险,做到预防性消毒报警,提高消毒效果。此外,为了打造出一个能高效保障校园公厕疫情防范安全的智慧厕所,团队还将在特定公厕门口安装口罩机,同学们可以扫码领取口罩,保证学生如厕时便捷佩戴。

2020年6月,杨西炜毕业了,同时还聘用了十二名应届生校友,连同公司原有的员工,一共解决了四十多人的就业。

“要通过‘监厕灵助力厕所革命,实现人与厕所的感知交互,让‘方便更方便。”在公司例会上,说起“监厕灵”广阔的市场前景,杨西炜慷慨激昂,激起了小伙伴们的创业激情。

虽然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智能厕所、智能公厕的试点项目,但在杨西炜看来,市场依旧有待深度挖掘,他准备借助“监厕灵”助力公厕布局更合理、更优化、更智能。未来三年,杨西炜计划将带动超过五十名大学生从事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公厕厕所消毒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未来猫厕所
厕所
门把手消毒滑块
记得上厕所
澳三成人患有“公厕焦虑症”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