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最好的产业政策

2021-03-04 11:18南方周末评论员
南方周末 2021-03-04
关键词:产业政策管制强国

南方周末评论员

同一天,两则新闻,关键词都是开放。

2021年3月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五方面提出二十二条举措,举措之下还有更具体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清理负面清单之外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推动降低外资研发中心享受政策门槛等。

同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进一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开放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电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连续两年超过一万美元,稳定在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高收入国家仅一线之隔。“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两个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唯有进一步改革开放。开放显然是重中之重。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史表明:开放,对内开放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外开放可倒逼、推动改革。

回望过去,中国之所以能一步步成为世界工厂,三大因素缺一不可:一是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与管理,相当于引入了一群鲶鱼,也开拓了国人的眼界,认识到了世界之大;二是制造业是管制较少的领域,管制越少,自由度就越高,便于企业家创新与发挥聪明才智,整合资源,充分抓住劳动力红利,从0到1,从1到n;三是面向世界市场。

同样,在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中国涌现了诸如腾讯、阿里、京东与拼多多等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的智能手机行销全球。原因也类似:获得外资风投,成功后去国外上市;互联网是新兴行业,虽然管制也在不断增加,但还是相对少,远少于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经济自由带来更多更好的创新;一些互联网企业以中国市场为主,是因为中国市场已经起来了,在世界市场的权重越来越大。

所以,就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而言,它们的中国成功故事秘诀无外乎两个字:开放。中国要建设“两个强国”,勇攀高端制造与互联网新高地,必须继续坚持走开放之道。大道至简,开放才是最好的产业政策。

一说到产业政策,许多人就想到一群技术官员坐在办公室里,高瞻远瞩地看到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用政策、补贴来迅速将其做大做强。姑且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浪费与寻租,官员完全出于公心,仍可能有一些基本问题无解,譬如官员不可能比一线企业家整体上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行业知识,又譬如即使技术上可行,并不意味着经济上可行,大屏幕电视当初有液晶与等离子两条技术路线,在市场选择而不是官员决定之下,最终胜出的是液晶。

温室中长不出大树,没有一个伟大企业最终是补贴出来的。越开放,越自信。越开放,越强大。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管制强国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产业政策立法的逻辑进路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管制会计理论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秦晋争霸
CFO如何对待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