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2021-03-05 03:34蒋俞宁
畜牧业环境 2021年5期
关键词:圆环猪群养殖场

蒋俞宁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1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在显著上升,一旦在养殖过程中猪群感染猪圆环病毒病,势必会对我国的猪肉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确保生猪养殖的经济收益处于较高水平,在猪群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应加强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国猪肉的产量和质量。

2 猪圆环病毒病相关概述

2.1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要点

猪圆环病毒是由圆环病毒Ⅱ型诱发的生猪病毒性传染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是单股环状DNA病毒。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对生猪的免疫系统危害较大,能够使生猪产生免疫抑制,从而引发生猪继发性免疫缺陷问题。依照PCV抗原性以及基因组成差异性,可以将PCV分为PCV-1和PCV-2,二者之间具有无致病性与有致病性差异性,在单独感染过程中不会诱发明显症状,但是存有较多应激原以及致病因子。

2.2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生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为突然发病,体温快速升到40℃以上。且不同年龄段的猪感染猪圆环病毒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完全不一样,例如,哺乳仔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先天性震颤;保育猪和育肥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在生猪耳廓、躯干等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色丘疹或黑色痂皮,同时可能还会有生猪腹泻与便秘的情况发生;公种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配种能力差、精液品质渐差,母种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发情推迟或屡配不中,甚至流产、产弱胎等。

3 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3.1 制定完善饲养管理制度

目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现代化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养殖业发展成果颇丰,许多农村地区建立了非常多生猪养殖场,有效提高了肉食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农村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在国内生猪养殖业逐渐开始大面积流行,造成猪肉市场损失极大,因此,加强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完善饲养管理制度是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保障猪群能够健康成长,在猪群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首先需要综合考虑生猪感染对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过程及病理学分析,例如,通过对猪圆环病毒病专业科学的分析,严格控制猪群的饲养密度,建立全进全出制度,降低饲养环境应激因素。其次,在养殖场内发现有部分猪群遭受猪圆环病毒感染后,除了必要的隔离等措施外,还应该注意控制病发感染,使猪群的免疫能力维持在正常水平。

3.2 提高饲养环境卫生水平

根据相关试验数据分析表明,不良的饲养环境,会导致生猪应激,进而诱发生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因此,养殖场饲养人员必须提高饲养环境卫生水平,减少应激因素,避免应激因素对生猪造成损害,降低生猪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的风险。例如,养殖场饲养人员应当降低饲养密度,坚持做到一胎一栏,不同年龄段的仔猪不混群饲养,对配种孕娠、产仔哺乳、生长保育和生长育肥四个不同阶段实行全进全出,努力做好养殖场的清扫、消毒等工作,保持养殖场环境干燥清洁,防止猪圆环病毒病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除此之外,养殖场饲养人员还应当根据养殖场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及时做好养殖场的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工作,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清理干净猪的粪尿,严格控制养殖场的湿度,减少养殖场内的氨气浓度,保证养殖场拥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另外,哺乳仔猪的猪舍尽量保持在26℃~27℃之间。

3.3 加强饲养人员专业能力

在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中,专业的饲养人员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养殖场应当积极引进生猪饲养专业人才,并加强对养殖场现有饲养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例如,定期给养殖场饲养人员进行充电,邀请生猪饲养方面的专家来养殖场讲座,通过系统性、专业性的学习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让养殖场饲养人员提高对病毒传染源的控制能力,做好针对性猪群传染病预防工作,选用对应疫苗接种。例如,对猪瘟、猪伪狂犬病和蓝耳病等猪群传染病进行疫苗接种,提升养殖场猪群的整体免疫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需要养殖场饲养人员对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要点和临床症状的分析探究,制定完善饲养管理制度,提高饲养环境卫生水平并积极加强饲养人员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圆环猪群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巧剪圆环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