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地区苹果树梨网蝽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1-03-05 04:38孟凡成陈志荣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石河子若虫苹果树

高 波,姜 莉,孟凡成,易 强,陈志荣

(沃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梨网蝽(StoephanitisnashiEsakietTakeya)属半翅目网蝽科昆虫,又名梨军配虫、梨冠网蝽、梨花网蝽、花扁虫、花网蝽等。除危害梨树外,还危害苹果、桃、葡萄、李、杏、樱桃、海棠、月季、腊梅、火棘等林、果、花卉植物。近年来,梨网蝽对石河子苹果树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调查,苹果树平均叶害率为35%~40%,最高可达80%,严重影响苹果园的经济效益。研究梨网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对石河子地区苹果树梨网蝽的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梨网蝽成虫体小而扁,体长3.0~3.5 mm,黑褐色;头小,有复眼,无单眼;口器刺吸式,从头的前端伸出,不用时则沿身体腹面向后伸;触角4节,丝状,第1 和第2 节短,第3 节细长,第4 节端部略膨大;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两侧向外突出呈翼片状,半透明,具褐色网纹;前翅略呈长方形,半透明,布满网状花纹,具褐色翅斑,静止时两翅重叠,黑褐色斑纹呈“X”状;后翅膜质,透明,翅脉暗褐色;胸部腹面黑色常有白粉,胸足黄褐色;腹部金黄色,有黑色斑纹[1]。

1.2 卵

梨网蝽卵长0.4~0.6 mm,长椭圆形,一端略弯曲,呈香蕉状或茄子状,初为淡绿色,后渐变为淡黄色。

1.3 若虫

梨网蝽若虫共5龄,初孵时白色,后渐变为深褐色,3 龄时出现翅芽,外形似成虫,老熟若虫体扁平,暗褐色,复眼红色,头、胸、腹均有锥状刺突,头顶具有3 根刺突,中部和胸部两侧各有1 根,腹部各节两侧与背面也各有1根。

2 危害特点

梨网蝽对苹果树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卵孵化后,若虫集中在苹果树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获取营养,随着虫害持续加重,在梨树叶片背面靠近主叶脉位置可看到许多成虫以及若虫混发危害。被危害的叶片正面有许多黄白色小斑点,后期随着危害的加重,白色斑点连接成片,叶片严重褪绿;叶片背面,害虫在危害部位排泄粪便以及分泌物,导致出现许多黑色粘稠物和蝇粪状黑点,此时叶片背面整体显锈黄色。伴随着梨网蝽危害的加重,苹果树叶片与果实出现早衰凋落情况,严重影响苹果树树体营养的积累和早期花芽分化。

3 发生规律

梨网蝽主要以成虫在田间的枯枝败叶、杂草堆、土壤缝隙等位置越冬,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一年可以发生3~4代。每年4月底5月初随着气温的回升成虫开始出穴迁移到苹果树上,在苹果树嫩叶背部取食并产卵,此时卵主要产在叶肉中,十粒甚至数十粒卵排成片,在产卵位置可以看到黑色或者褐色小点,为成虫分泌物。半个月左右卵开始陆续孵化,5 月中下旬为若虫高发期,初期若虫群居在叶片背部产生危害,在蜕皮5 次以后,经过15~20 d,变为成虫。通常情况下,6月初为梨网蝽第1代成虫高发期,后期到8月份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代发生,世代重叠比较严重,7月底9月初,虫口基数最大,危害最为严重,进入10 月,成虫开始下树越冬。连续多年暖冬,7、8 月高温干旱少雨,以及保护地栽培面积增大,有利于越冬成虫存活。

4 综合防治

4.1 物理防治

秋冬季彻底清除果园及附近的杂草、枯枝落叶,刮除枝干的粗翘皮,集中烧毁;春季越冬成虫出蛰前秋季成虫越冬后耕翻果园,松土刨树盘,消灭越冬成虫;成虫夜间具有趋光性,6月初至10月底在果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4.2 生物防治

于成虫发生期,在田间释放蝽象黑卵蜂或人工收集蝽象黑卵蜂寄生的卵块,待寄生蜂羽化后,放回苹果园以提高蝽象黑卵蜂的寄生率,通过蝽象黑卵蜂生物防治梨网蝽。

4.3 化学防治

选择对天敌杀伤性低的农药防治梨网蝽,在梨网蝽成虫出蛰及6 月初第1 代若虫盛发关键期以及各代幼虫初期喷药防治,以叶背面为防治重点。可选用阿维菌素、阿维·吡虫啉、乐斯本、灭幼脲、蚜虱净、毒死蜱等药剂,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防治。应交替和轮换用药,提倡采用2 类以上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或在杀虫剂中加入助剂以增加药效。7~8月大发生时注意全园连同树下的杂草一起喷药防治,防止成虫逃逸。

猜你喜欢
石河子若虫苹果树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石河子科技》编辑部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石河子垦区加工番茄精细气候区划分析
苹果树
大数据视角下的石河子犯罪问题研究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石河子垦区克瑞森无核葡萄适宜滴灌量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