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党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探索

2021-03-06 10:38王晓帆
微型电脑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党校互联网+思政

王晓帆

(陕西省委党校 中共党史教研部, 陕西 西安 710061)

0 引言

在2020年9月1日出版的《求是》(第17期)杂志上发表了习总书记所写的一篇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中着重指出,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精神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负责思政课的教师应勇于挑起重任。要想上好思政课,就必须认真落实我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思考应当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何种人才等相关问题。开展好思政课,就是要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其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其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度,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强国志、爱国情以及报国行主动落实到矢志不渝地创建现代化强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当中。

1 “互联网+”背景下党校思政课创新的意义

由于当前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将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当作载体、传播舆论信息的媒体不断涌现,特别是在微信、抖音、QQ和微博之类的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之后,出现了“个个都是麦克风”的普遍景象。基于此种背景,学员们在思想意识上变得异常活跃,多数学员都形成了合理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主流思想乐观向上,大致认同我国当下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然而,也存在部分学员由于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逐渐丧失了信仰,满满的负能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党校非常有必要开展好思政课,在对思政课加大建设力度的基础上,通过正确舆论加强引导,使学员们形成强烈的阵地意识。

党校开展思政课的主要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并着重将习总书记所提出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侧重于凸显勇于担负民族复兴之重任的时代需求,有效引导学员们形成坚定的信念、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心底,勇于挑起历史重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怀,发展成具备善心德行与政治担当、充满文化自信、能够放眼世界、拥有创新精神的,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立德树人”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我国在创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全新的历史方位,相比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当今的中华民族最为接近中华复兴梦。从全新的历史发展高度来看,党校应不负立德树人的使命,竭尽全力培育出更多充满正能量、具备民族品格的新时代人才,同时应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传统教学中,使用的资源是案例、教材与习题,平台是教师、教室和学校。相比较,“翻转课堂”使用的资源是与教学相关的任意网络内容,教学平台是互联网,运用到的工具有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 演讲中,萨尔曼·可汗率先提出“翻转课堂”概念,也就是以学员作为学习主体,以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互联网作为主要学习场所,教师更多扮演顾问、领航员,乃至是辅导员的角色。如此,要让课堂外学习的开展取得实效,就需要辅之以众多、优质的资源,譬如:视频资源等。“翻转课堂”主张革新传统的教学顺序,在课前阶段学员自主学习新知识,在课堂阶段教师为学员学习新知识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员消化新知识,由此实现教学任务。相比传统的高效思政课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存在显著不同,不仅对学员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极大帮助,也能够借由师生间更频繁的互动,让学员的学习热情获得提升,进而帮助学员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由此思路看,“互联网+”教育有着极大的优势,它以互联网为媒介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线下活动作为拓展与补充。笔者提出的“互联网+”翻转课堂,正是对“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与应用,是与以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发展走向相一致的教育[1]。

在“互联网+”社会,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之一,翻转课堂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实效有着积极帮助。在“翻转课堂”中,精品微课发挥着基石作用,借由微课的形式,让学员对学习时间可自主安排,对“碎片时间”有更多的利用,并以网络平台为媒介,与其他同学或者是老师进行实时交互,让研讨不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更多是向课前、课后延伸。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在及时性、适切性与可重复性上,此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2 “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党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体现

2.1 智能化是翻转课堂构建的方向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翻转课堂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越加提升,在多媒体设施上也逐步加大投入,如此不管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或者是形式,均能够获得极大拓展,并提供更多学员需要的生动化、直观化资源,使得传统课堂现状得到切实的改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也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外部条件,借由远程教学与云平台,使得教学在时间与空间层面得到拓展,最终建立起由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组成的新型教育课堂。但是,在此种新型教育课堂中,因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及师生间太过频繁的交互,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到教学效果等,因而对学员的学习教师需给予充分关注,并掌握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进度等,因此在翻转课堂中需要实现智能化管理,以使得翻转课堂的开展保持高效与高质。

2.2 便捷化是翻转课堂学习的新趋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显著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技术,能够快速在互联网中获取各类信息,在信息资源方面为建立翻转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持。由现阶段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员借由翻转课堂不仅能够学习教学资源,也能够以网络技术为支撑,获取学习资源并学习,互联网技术的更多应用,能够为构建翻转课堂创造便利条件。在“互联网+”背景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立翻转课堂可充分利用交互平台及资源库实现,也可以软件为依托实施课堂分享,以及借助动画与仿真模拟等理解与感悟抽象化的理论。此外,VR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为翻转课堂学习带来帮助,实现操作实践的实景化[2]。

2.3 多元化是翻转课堂学习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之后,党校翻转课堂教学对学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求学员拥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良好的信息意识,同时又要求学员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而“互联网+”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翻转课堂教学的信息环境与技术设备,不仅为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创造了有利条件,还切实增强了学员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工作及学习打下了牢固基础。同时,在翻转课堂中,依托“互联网+”环境的支撑,学员可利用更多手段获取信息资源,这就为学员创造了自主学习需要的有利条件,并扩大学员的学习视野,不仅丰富了学员的知识面,也提升了学员的能力,让人才培养具有更优效果。

3 “互联网+”背景下党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应用困境

3.1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各大党校组织好思政课,不仅是党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而且是我国创建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习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是党校所开办的一门重要课程,更是党校有效完成树人任务的重中之重。“党校所开展的思政课是借助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铸就新时代人才的关键阵地,存在较强的意识形态性。” 如今是一个触屏时代,党校通过贴近学员生活与现实的教学语言开展课堂教学,成了话语体系实现有效性的一大保障,所以,基于互联网触屏时代,在党校当中创建出思政课话语体系成了其开展好思政教育、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积极探索。总之,要求学员通过思政课程学习成为一个爱党爱国并有正确“三观”的学人。

3.2 教育元素与方式单一

从教学方法和形式来分析,现在大多数党校所开展的思政教学课程仅仅是围绕教师与教学内容这一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员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表现为单向性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员们并不能深刻领悟所学的思政知识,也更难做到学以致用,甚至有的学员还明显具有政治意识淡薄和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思政课程缺乏时代性和实效性。党校所倡导的“翻转课堂”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革成效,学校并没有就思政教学需要而构建与之相适宜的网络平台,无法实现学习资源共享,这就造成学员们缺乏思政教学资源,教学工作经常出现差错,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受打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3.3 课堂参与主体积极性调动不足

“翻转课堂”的实践工作和深化普及都与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相关,如果教师们不具备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则必然会制约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翻转课堂”自出现至今时间并不长,而且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信息技术要求教师们具备更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这方面都存在明显欠缺,所以还未能真正实现翻转课堂的革新功效。很少有学员会主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思政课程的学习,实际效果不很明显。

4 “互联网+”背景下党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有效构建

要实现党校思政课的有效创新,应不断提高其理论性、思想性以及针对性。必须做的八个“统一”,即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隐性教育同显性教育的统一、学理性跟政治性的统一、批判性同建设性的统一、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统一、启迪与灌输的统一。

4.1 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理念

党校作为一所专门传授政治思想的学校,课堂上往往侧重于分析政治。党校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不管是何种学科背景,讲解什么课题,均应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上加以分析,并落实于相关的政治结论,在通过学术分析政治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常规工作认真落实。通过学术分析政治,也就是利用学术详细分析党中央的部署和党的理论,站在专家的角度来阐述各种现实问题,除了要介绍“什么是中央精神”以外,还要说清“为什么”,分析其逻辑;促使学员通过理论认清问题的本质,并使其掌握一定的理论分析方法。

启迪与灌输属于政治教育当中的主要内容。在对学员进行灌输教育时,党校教师应通过各种语言艺术,将中国故事加以宣传,同时为其解惑答疑,从而使课堂更具感染力与吸引力,使灌输式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给我国顺利开展社会主义事业做好思想铺垫。另外,还需加强启发式教育,以问题作为基本导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各种新问题,胸有成竹地上好思政课,当涉及热点话题时,着重阐述学员们较为关心的问题,分析透彻,有效纠正各种社会谬论,凭借马克思主义宣传正面思想,引领社会思潮,使学员们能够彻底弄明白“我究竟是谁”“我应该相信谁”“我主要为了谁”等问题,进而促成思政课的实效性。党校在开展思政课时,应将此视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党员们接受到较为全面的党性教育,学习到最先进的理论,同时将习总书记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成功灌输给党员们,让其运用到实践当中,进而更好地开展各种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与履职能力。另外,应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在搞好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促使党员们全面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深刻剖析中国理论,弘扬中国精神,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价值形成统一认识[3]。

4.2 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

实现翻转课堂改革成效的前提条件之一即党校必须为之搭建有力的平台,支持学员们开展学习活动,满足他们的各类学习需求。例如,党校应当借助微博、微信等实时应用来向学员们推送学习资料或者与思政思想教育相关的热点话题内容,在学员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教育思想精髓,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党校也必须适当地增加思政教学经费,支持教学设备不断扩充完善,全面实现翻转课堂的多元教学特色,最终保障翻转课堂的预定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4.3 将翻转课堂理念纳入课程建设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当中,教室能够借助多种信息手段和应用来变换课堂上“教”与“学”两类角色,为学员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全面支持学员开展自主学习和强化互动式教学。在课程资源的设置完成之后,教师则必须重视课程设计,针对筛选出的重要精品资源和互动学习反馈信息来打造灵活的开放共享课程。借助信息化技术全面实现交流互动、课后练习、考核等多项功能,构建资源、教学、互动和考评一体化的开放性教学集合体,通过建立和完善项目化的学习资源库,则可以真正实现统一规范的管理,课程建设可以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4.4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按照教学内容的特色来慎重选取合适的多媒体形式。在课件制作方面,并不是课件内容越多就代表越好,而是要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进行编选,尽量减少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进而保障学员可集中精力学习关键信息。多媒体内容应当具有关联紧密性、发散性特点,一堂优质的多媒体课必须重视内容的选取,既要发挥多媒体多元教学的特色,也要保证学员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重要的知识内容,且受多媒体形式的启发更加能动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4]。

4.5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在翻转课堂所倡导的新教学模式当中,考评机制同样也更加多元化。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员对社会热点或思政方面的素材案例进行分析,考察他们对思政知识点的运用能力;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员们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如自由拟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社会调查课题并完成报告,或者通过微电影等方式对社会调查内容做出展示。以上这些多样的考察手段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特点,能够引导学员掌握思政知识要点并懂得学以致用,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5 总结

本文立足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高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出入“互联网+”翻转课堂理念,开展应用实践与实现了以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方法,解决了党校翻转课堂围绕,创新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课题,仍需继续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党校互联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