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03-07 00:16刘喜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刘喜发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个重大论断,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对我们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瑰丽画卷,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中国成为与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齐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17世纪初,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人文诸方面都一直冠绝全球。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其后通过工业革命,英国跃上了世界文明进程的制高点,而当时的清朝统治者面对世界范围历史性大变革,茫然无知、禁锢思想、妄自尊大、满足现状、闭关锁国,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的进步。

落后必然挨打,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英国侵略军以48艘舰船,4000多名远征军就从广东一直打到了京畿重地天津附近,1842年8月29日,在连遭败绩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了城下之盟,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后,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南京条约》及其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合法化掠夺和奴役中国的先例,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上下求索。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抗争史,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挽救民族危亡、寻找国家出路的探索史。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种种救国方案各显身手,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革派,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为中国找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现实路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由新的阶级来担当。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代表着新生的无产阶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简单一句话,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奋斗中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深入工人群众,组织工会,发展党的组织,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使得革命的力量很快由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此后,毛泽东、方志敏、周逸群、刘志丹等一批共产党人群雄并起,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农村游擊战争环境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党内盛行的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错误,没有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特殊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系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把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在很短的时间里胜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从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会议到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我们建立起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确立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奠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1952年底顺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復的任务后,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到1956年底,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们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胜利地进行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保卫战等战争战役,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建立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所有这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目标、步骤、重点和制度保证等从战略高度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和轮廓。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据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各方面的改革逐步展开,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国际上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从国内来看,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一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高屋建瓴,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适时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而稳妥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以适应新常态为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愿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以“刀刃向内”的魄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解决了许多过去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够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所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育 东)

(校  对:向 媛)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从不忘初心到砥砺前行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