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21-03-07 11:47房思敏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1期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房思敏

摘要: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绩。在此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应用到教育领域。语文这门学科非常重要,是学校教学体系中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关键性的存在,具有超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学好语文可以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初始阶段,要打好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赋予文字图文并茂的特点,将知识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配角,学生扮演主角的角色,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三者可以创建三维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小学语文老师提出的要求就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本篇文章就此展开探究,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进入新时代以后,信息技术愈发完善,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得以凸显,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特点如下:集成性、交互性。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最好的证明,将其与白板教学结合使用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予以重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使其自身具备的辅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确保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中都有收获。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1突破教学重难点

以科学的角度展开分析,想要引起注意成为焦点,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就是具有刺激性作用的事物。小学生的年纪小,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上述都是其年龄所具备的特点。對于小学生而言,文字有些枯燥,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赋予文字“生命”,将文字所描绘的场景呈现出来,更加直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融入课堂。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老师提出新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限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可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学习。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2.1创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众多模块中的一种,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奠定根基。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受应试教育影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依旧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学习、接收知识,师生之间互动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一堂言”,学生只是机械性的记“标准答案”。长此以往,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生活起到阻碍作用。想要扭转这一局势,老师必须要做出改变,转变以往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征、喜好以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考虑使用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与主旨。以《春雨》这一节课阅读教学为例做具体的解释与说明。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小雨》这首歌曲,在播放的同时让学生们随着音乐轻轻哼唱。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要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现实情况是,在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极易受到限制。原因如下: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在传统思想的禁锢下,单纯地认为分数最重要,一直以来都将分数视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大多语文老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好课内的相关阅读知识就可以考取高分。至于课外阅读,无关紧要,不允许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课外阅读上。第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笼统地阅读,收获很小。第三,选择的课外书籍不适合。阅读的内容过于复杂,超出能力范围;或者是过于简单,没有价值。想要扭转上述局势,更好地满足新课标中的种种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当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可以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而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环境。其实就是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就是指老师将多媒体课件作为主要“教具”,将教材文章作为中心点,由点及面,逐步拓展,最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集中阅读。上述阅读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有足够多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可以促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发面,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来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深受学生的喜爱,它的名字叫做《卖火柴的小女孩》,本篇文章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童话故事的趣味性特别强,因此非常喜欢阅读童话故事。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抓住重点,以童话故事为中心点,收集童话故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学生会有明显的收获,感受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学习作者写作手法等,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加以应用,实现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2.3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能力不同,想法各异。基于此,语文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老师要巧用信息技术,发挥辅助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第一,课前阶段。在正式开课之前,老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课件传送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进行个性化预习。内容如下:生字词、文章大意等。以《杨氏之子》这一篇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做具体的解释与说明。通常情况下,文言文中的生僻字比较多,老师需要在课件中范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文章的生僻字。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在课件中老师要给予解释。将课件内容作为依据,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预习。第二,课后阶段。多媒体课件的显著优势就是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教室。在课后、在家里,学生可以观看课件,随时随地学习。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微课,让学生跟着网络上的老师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宜的老师。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要有耐心,认真为学生讲解。通过个性化学习,学生的各种能力都会明显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用信息技术知识的来源路径会进一步拓宽,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教学而言,效果显著,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使得语文教学活力满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要将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其中,那么课堂的容量将明显扩充,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丽.寻找灵动的语文课堂———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整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

[2]王爱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小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2).

[3]洪梅.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推进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7).

猜你喜欢
现代化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刍议
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