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团队的故事写满宁夏山川

2021-03-07 12:49
海峡姐妹 2021年2期
关键词:闽宁西海固山海

林冬梅,国家菌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山海情》是一部难得的扶贫剧。首先是年轻人受到教育,让没有经历过贫困、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一代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其次,科技工作要脚踏实地,紧紧围绕国家需要和现实需求去开拓创新。

参加宁夏扶贫的同事和他们的家人都在看这部电视剧,对自己当年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电视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是众多援宁科技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矢志不渝地投身到脱贫攻坚、科技强国的洪流中去实现理想并为之奋斗,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

我们的菌草技术团队先后在宁夏、内蒙古、青海等沿黄9省区30多个县市,以及福建、西藏、新疆、贵州等省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很多海外华侨华人,甚至是一些驻外官员也反馈该剧是难得一见的写实感人作品,不仅容易让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产生共鸣,还适用于向国际社会诠释与宣传中国的扶贫协作政策措施,体现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做到了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

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马得福”

付有华,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副镇长

“你在看什么?”“看山。”“这山有啥不一样的?”“你要是见过这山原来的样子,就知道有啥不一样咧……”在看电视剧《山海情》的时候,我心头总有一些东西被莫名地感动着。昔日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到今日的“金沙滩”,无数人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变迁史诗。

剧中马得福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基层工作。不管是山荒坡陡、缺水没路、条件艰苦、不适合生存的涌泉村,还是环境恶劣、无水无电、黄沙漫天的戈壁滩,马得福都毅然决然地选择完成吊庄移民工作。他那不怕苦、耐得住清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能拥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正是老一辈们用汗水拼搏换来的。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摒弃浮躁的心,勇于去基层,敢于去一线,甘于去群众需要的地方。尽管基层没有城市繁华,但要相信,在基层一线,也会有另一番生活的色彩和人生的精彩。

作为一名乡镇妇女干部,我要继续和福建姐妹手拉手,把自己的心在基层扎下根,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强对妇联工作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的研究和探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托种养能手和基地大户带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等重点产业,为广大妇女增收致富拓宽渠道,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事业中建功立业,在广阔基层奋力书写了不起的人生。

《山海情》剧终,闽宁镇的故事继续……

王晓燕,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妇联主席

一部《山海情》刷爆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短短23集将西海固人民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西海固人,看完这部剧感触颇多。

小时候,家住在大山里,真正的靠天吃饭。水要从很远的地方用骡子去驮,去得迟了,还会白跑一趟。记忆中,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点的是煤油灯,一家人就在昏暗的光亮下做针线活、读书。山里土地贫瘠,只能种点土豆和麦子,要是天气不对付,一家人的生活都是问题。家里养上几只鸡,下了蛋也舍不得吃,攒着去集市卖了换些生活用品。孩子们长大一点,就去山里摘山桃、山杏、柠条等换钱,给自己挣学费。上学要走好几里的山路,常常天不亮就出发,放学回家天都黑了。大人们也没有其他营生,种着几亩薄田,养着几只牲口,过着一眼能望到底的日子……电视剧里呈现的生活状态,就是西海固人民曾经过的日子,现实甚至比电视剧里演的更加残酷。

后来,我们在政策支持下搬到了闽宁镇。在闽宁援助政策和干部的帮助下,我们盖房、修路、外出务工、建棚、种植。经过20多年的奋斗,硬是将曾经的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那段时间真的很苦,在我的记忆里,父母的衣服从来没有干净过,农忙时在田里忙,其他时间辗转在各个工地搬砖、搅灰、打混凝土……没有知识的人,只能靠体力赚钱。父母深知不读书没有出路,再苦再累都要供孩子上学。

《山海情》虽然演完了,但闽宁镇的故事还在继续。现在我成了一名村妇联主席,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把村里的妇女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和她们一起踏实苦干,将全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姐妹们一起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裕的原隆村。

闽宁镇见证了我开荒拓土的初心和使命

车秀珍,宁夏青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的农民克服困难,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闽宁镇见证了我开荒拓土、艰难创业的初心和使命,承载着我对永宁这第二故乡特殊的感情。

2009年,我在闽宁镇开设了宁夏青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闽宁镇扶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是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闽宁镇覆盆子国家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基地。

红树莓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周边的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让附近的妇女群众不出村不出镇就能在家门口就业,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让妇女在家里的经济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红树莓正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为原隆村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带来了新希望。我会继续把这个扶贫项目做好做大,将红树莓产业园打造成老百姓健康养生的乐园,为闽宁镇的父老乡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水滴石穿的力量击破苦果,流出蜜汁般的甜

马晓梅,宁夏永宁县妇联主席

有人说“山也在变,海也在变,人也在变”。最近播出的扶贫剧《山海情》备受关注。这部剧是脱贫故事为背景,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和福建对口帮扶下,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历经艰辛、克服万难,把“干沙滩”建成“金沙滩”的故事。

一嘴沙子,一脸尘土,一口方言,剧中故事真实、揪心却又暖心!带着泥土气息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在黄土漫天的大地上穿行;十几岁的孩子狂奔着追赶呼啸而来的火车;年长的老农趴在土地旁,视青色麦苗为生命之源,为干渠通水而欢呼……贫困的生活虽然辛酸无奈,但黄土地上的人们又是如此坚韧。剧中的女性人物水花,她把生活给的苦,全都含笑咽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是充满了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微笑面对生活。

看完《山海情》,有思考也有不经意的落泪。在水花身上,看到了身为女性,所能拥有的乐观与坚韧的强大力量,这股力量看似柔弱,却在水滴石穿中击破生活给的一个个苦果,流出蜜汁般的甜浆。

身为妇联干部,我们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自信,积极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从工作实际的一点一滴出发,履行职责、勇于担当,始终把妇女群众放在重要位置,当好广大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带领妇女姐妹们走向社会,从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相信用汗水浇灌定能有所收获,用奋斗铺就定能抵达幸福,用实干担当定能实现梦想。

猜你喜欢
闽宁西海固山海
丝路•山海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山海涧》
观山海
对口扶贫协作“闽宁经验”的样板闽宁镇
讲述脱贫攻坚战中的“闽宁模式”
记闽宁教育发展之路
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与汉族的中医体质分析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