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沟通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2021-03-07 08:17王爱玲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家校情况微信

□王爱玲

有些家长经常跟我说:“孩子在家调皮捣蛋,就是不听我们的话。老师您说一句,甚至能顶我们家长说十句、百句。”

班主任是家长和学校联系的纽带,是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家长要想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就需要多和班主任沟通。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真诚友善,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请家长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多给班主任提一些对班级未来发展的建议,搞好家校合作,共同创设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氛围。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家校合作达成共识

有些家长经常跟我说:“孩子在家调皮捣蛋,就是不听我们的话。老师您说一句,甚至能顶我们家长说十句、百句。”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为了达到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要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家长也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

有位家长找到我,说孩子在家里怎么说也不听,还经常跟父母顶嘴,每天早晨上学或者放学都要钱买零食吃,不给钱他就自己拿,有时候甚至偷,作业也不好好完成,总是让姐姐帮他做。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非常吃惊,感到有点不可思议。这个学生在班里成绩很不错,还是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比较高,在学校也非常懂事听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针对家长反映的情况,我进行了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是家校联系不紧密导致的,在我看来,这个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在家里肯定也不会差,然而事实却与我想的截然相反。从这个事例说明,家长要加强和班主任的沟通,及时告诉班主任孩子在家的表现。只有家校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制订让孩子在校和在家都能表现如一的教育对策。另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或班主任不要过分宠溺优等生,以免让他们感觉自己高高在上,最后滋生出骄傲自满的心理。同时,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时要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并不是孩子只要听话懂事、成绩突出就行了,孩子年龄小,当看到别的同学吃零食也会羡慕。所以,家长要指出吃零食尤其是垃圾食品带来的危害,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和消费习惯。

抓住沟通时机,扩大沟通范围

家长在和班主任交流时,一定要抓住沟通的时机。很多家长为了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去问这问那。比如,在开家长会之前,有些家长总想和班主任单独谈谈孩子的情况,这种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班主任在开会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家长的到校情况、本班成绩和上学期的比较分析、准备在会上所讲的内容等,此时的班主任非常忙碌,不会有太多时间和家长交谈。要想跟班主任深入沟通,家长可以与班主任进行预约,最好是家长会的一星期之内,这样班主任会有充足的时间与家长交流,也能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得更透彻。

当然,家长和班主任的交流不要只局限在成绩上,要从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尤其是近阶段孩子的思想变化、学习主动性、习惯养成等,都是和班主任交流的内容。

另外,家长有事想和班主任咨询或交流时,最好先给班主任发微信或留言,因为班主任事情很多,不是开会就是上课,冒冒失失地给班主任电话,班主任可能不方便接。所以,使用微信比较方便,班主任有时间也会及时给予回复。有位家长给孩子请病假没有找到班主任,回家后给班主任发了这样的一条微信:“老师,今天中午孩子发烧,找您请假没有找到,就让孩子和班长说了一声,我带孩子去了医院,刚刚退烧,下午我们看看不再发烧就回去,谢谢老师一直以来对孩子的关心。”班主任看到这样的微信后会感觉心里很温暖。

倾听孩子心声,消除心理隔阂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倾听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的升华、灵魂交融的过程,教师善于倾听,一定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同样,家长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积极与班主任沟通,也会使孩子消除心理隔阂,心情愉快地学习。

有一个孩子回家对家长说:“我们的历史老师只会照本宣科,我们都预习好了,重点内容也画出来了,她却在那里不停地读课本上的文字,我们又不是不认识字,纯粹是耽误时间,对她的课我们没有一点兴趣,很多同学都在干别的,根本不听课。”对于这种情况,这位睿智的家长对孩子的说法没有妄下结论,只是对孩子说:“听不进去了可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不能影响课堂秩序。再说,你感觉会了,别的同学有可能还不会呢,老师讲课是面向所有同学,不只是为了优秀的同学或基础差的同学。”事后,针对孩子反映的情况,这位家长又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班主任对家长的做法大加赞扬。

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回去又和家长说:“我们的历史老师不那样讲课了,改变了方法,我们都愿意听。”家长问是怎么改变的,孩子告诉家长,班主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提意见,于是大家都给历史老师提了意见,所以老师改变了教学方法。

这一事例说明,家长通过和班主任的良性沟通,消除了老师和学生间的心理隔阂,历史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并了解学生的所需、所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遇到问题相互理解,心平气和正确对待

很多家长为了给班主任留下好印象,平时在班主任面前说话总是小心翼翼,只是问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或者打个招呼就过去了。有的家长逢年过节甚至会给班主任送份礼物表示一下。收受礼物、“看人下菜碟”的班主任只是个例,如果真遇到这种班主任或老师,家长一定要坚定态度,坚决杜绝这种不良风气的滋生。

在工作中,我发现有很多家长总是说,最怕的就是班主任给自己打电话,只要打电话,不是孩子有病,就是违反纪律或者出现打架等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镇定,和班主任沟通时更要心平气和,不管孩子是打架吃了亏还是违反了纪律,在没有了解具体情况时不要太过激动或者暴跳如雷,也不要为自己孩子过多辩解,那样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家长来到学校,要先听班主任讲讲事情的经过,看看班主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案,家长自己有什么想法也要及时提出来,相互商量共同解决问题。是自己孩子的问题要及时承认错误,需要上医院检查的要及时配合,尽量本着宽容、理解的心态,这样和班主任的沟通会更加顺畅,问题也会解决得更为圆满。

同时,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家校合作,促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情况微信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