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率

2021-03-07 08:17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沈亭玉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素养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沈亭玉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非凡,与此同时,也是对广大教师的一次挑战。教师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素质教育,而且要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另外,教师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渗透,保证后续的教学效果,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发展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小学是一生中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年龄与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显著,学生在基础知识的认知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学生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知识的魅力,感悟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因此,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境地当中。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教学观念的变革和创新,是开展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基本保障。正所谓思维是行动的向导。面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仍然有部分教师依旧沿袭着过去的教学经验,习惯性的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大量的课堂时间分配于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输出过程上,导致学生缺少自主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也相对沉闷。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获得发展,学习能力难以获得提升,甚至造成一定的反效果,无法领悟与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比较单一

语文教材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编辑、筛选而成,其内容构成合理,逻辑严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内容已经逐渐无法与当今的时代完全匹配。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却依然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逐渐割裂开来。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容探讨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过程中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的互相整合,在完成这些目标的同时,获得思想、技能、观念、品格等方面的成长。

小学语文的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熟练的掌握“听、说、读、写”思想能力,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作风格、技巧以及相对较深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指将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价值观念相互融合。当前,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正确道德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保障学生语文能力得到升华。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们的基本能力往更深的层次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能力培养目标包含阅读能力、文化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在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做的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更要基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语文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改善学习体验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同时,兴趣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积极参与课堂的前提条件。另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通过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来实现。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已经与教学工作进行了高度融合,为教学工作带来了几乎无限的资源。

例如,教师在执教《将相和》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促使学生对课文形成初步感知。随后,教师便可以整合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入的了解这篇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参与故事的主要人物。在这项工作完成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带领学生探索课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廉颇知错能改,认识到蔺相如的待人以宽的宝贵品质。

(二)结合生活实际,发展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源自生活,并且能够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与此同时,语文同时具备着两种属性,其一,是工具性,其二是人文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两种属性,更要让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产生更加全面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感知更加系统化。

例如,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去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课文。接下来,教师可以结合“角色扮演”游戏,请学生自主分配角色,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表演的方式还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更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课文中渗透的“不为名利,只求对社会做出贡献”的精神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帮助学生梳理良好的道德观念。

(三)读写结合教学,提升综合能力

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同样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点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二者有机结合,构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例如,教师在执教《北京的春节》一课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描述文化民俗的文章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其他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同时,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灵活的使用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带动写作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仿写、续写训练。例如,教师在执教《那个星期天》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着重讲解课文中对“我”的心理变化描写。接下来,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手法,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变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只有在此期间付出心血,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背课文的小偷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