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应用研究

2021-03-07 08:17澳门城市大学严晨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蕴涵丑小鸭美感

□澳门城市大学 严晨

一、阅读课文内容,领略情感美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生的阅读与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品中也蕴涵作者对人生、社会、现实最真实、直接的情感反应,具备一定的美术价值,也向学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为了将美感教育深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在课堂上,教师必须重视挖掘课文内容,领略课文中蕴涵的情感美,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方式,将这种情感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透过文本在情感上与艺术与作者实现深层交流,以此达成美感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带领小学生学习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金华双龙洞独特的美,让学生也能感受到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情感的表达实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这样的学习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能灵活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想象能力等。借助这样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的精神能力,让学生能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将美感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明确教学目标,欣赏人物形象美

新时代下,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授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利用好课本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挖掘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形象美全方位地展示给学生,实现美感教育的渗透。在文学作品中,一个个形象人物,不仅仅贯穿了整篇文章的主线,文章各个环节的描写和处理也往往是围绕着人物进行的。所以在教学环节,需要帮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语文描写、叙述方法,提升文学表达能力,在后续作文创作环节,合理应用这些写作手法。借助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美学素养。基于帮助学生欣赏课文中人物形象美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课文中的人物身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个零散的语文知识上。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丑小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渗透人物形象美的方式,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师先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认识哪些童话人物,学生会配合教师回答出“唐老鸭”“白雪公主”“拇指姑娘”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出本篇课文主题,带领学生学习主人公是“丑小鸭”的童话故事。借助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主人公“丑小鸭”身上。教师发挥出引导作用,围绕着丑小鸭随着故事开展的心理变化和各种遭遇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借助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蕴涵的人物形象美。借助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感受到丑小鸭刚刚开始遭遇的委屈和不幸;在遇到了农夫之后改变命运的幸运;以及最后由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幸福,让学生将重点集中在课文的主人公丑小鸭身上,感受课文的人物形象美,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激发想象力,感受课文意境美

对年龄还小的学生而言,意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较玄妙,学生往往也很难理解和感受,无法体会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意境都是深远悠长的,但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差别,领略到的实际内容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不能强制性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化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这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以及个人的发展。想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文中蕴涵的意境,需要以中心思想为基础,让学生感受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揣摩、感受课文中蕴含的独特的意境,感受其中隐含的美。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敕勒歌》这一节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的具体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第一二句将敕勒川的位置,雄伟的草原等背景传达给我们,然后通过“穹庐”的比喻,将蒙古包比喻成盖住了草原的天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阔的景象。而在课文的最后几句,站在全面的角度上,展示了牛羊肥壮、水草丰盛的草原。借助带领学生深度分析课文内容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幻想自己已经来到壮丽辽阔的敕勒川草原,进而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达成美感教育的目标。

四、通过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美

汉语的优美不仅表现在书法上,也表现在具体的语句中,独特的语言美是汉语的优势所在。在古代和现代,每个作家在创作自己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都会着重展现汉语的语言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美,为美感教育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带领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品鉴,感受文学作品中蕴涵的语言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感受到汉语的美,并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能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火烧云》这篇文章要求让学生对描写霞光的部分进行赏析。当出现这种要求时,学生应该仔细阅读文章中关于此问题的段落,再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及形状的变化的分析,在优美文字中感受五彩缤纷的晚霞景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存在多种语言的优美。教师也应该多抽问几名学生,让他们发挥想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还可以提问关于课堂的知识,比如,想想天空中火烧云会有些什么颜色?这样一来,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会促使他们互动交流。通过品析文章的优美句子,也深深感受到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也要强化美感教育的应用。通过美感教育的方式,可以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阅读课文、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想象力、品词析句等方式,实现美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蕴涵丑小鸭美感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蕴涵的决策蕴涵表示研究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我的超级老爸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