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生活化

2021-03-07 08:17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中心幼儿园徐建钰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数学知识生活化

□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中心幼儿园 徐建钰

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知识的应用是主旋律,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就是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教授的知识要密切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与信息技术的紧密关系,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真正的教育必定需要经过生活的洗礼,所以,数学的教学场景设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要发挥其自身给幼儿传递知识的桥梁作用,帮助幼儿联系生活中的场景,从而掌握课堂知识。

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优势

(一)生活化教学定义

生活化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运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探索科学知识,使教学更加丰富生动,使学习更有趣味。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二)生活化教学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实现个性发展。教育应该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实践需要为基础,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以人为本,注重幼儿的主体性,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生活化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现状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手段单一

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时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并不能集中精力。另外,数学知识内容复杂,也使幼儿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另外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局限单一,填鸭式教学法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缺少真正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不了解幼儿是否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幼儿年龄较小也并不能对教师进行反馈,导致教学成效不高。

(二)幼儿缺乏兴趣且基础差

幼儿通常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首次接触数学学习的幼儿比较感兴趣是因为好奇心理。但是幼儿通常没有长久的耐心,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阻碍了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由于年龄的原因,大多数幼儿没有完整的思维模式,幼儿的数学基础并不是很高。数学知识相对无聊,教师教学过程的枯燥导致幼儿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而为了改变这一点,需要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到数学教学中。

三、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策略

(一)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渗透到幼儿在园内的各项活动中。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教师可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好习惯伴随儿童成长。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谦让、分享意识及行为,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培养他们热爱伙伴、关心集体的情感。

(二)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学习数学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重视幼儿园生活化教学,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了解到生活化教学的好处与优点。加强对幼师的培养,合理科学地分配好资源,根据幼儿当下的需求设置多样的课堂,使之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发展。在教师的培训中,要注重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避免教师对幼儿教育进行“小学化”。例如,在幼儿数学的教学中,中班幼儿学习数学,应该掌握十以内的数字和加减法,了解基本的数学图形,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过歌谣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大班的幼儿应该了解百以内的数字顺序,知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解空间方位,比如东南西北。通过画画和音乐的形式来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建立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法的运用还必须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提高幼儿对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幼儿可以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由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法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例如,在数学教学时,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他们从自己的食物、穿的衣服等等方面开始学习数学。比如,每天要吃几个水果等。

(四)添加生活化游戏内容,促进幼儿的理解

生活化教学是幼儿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让幼儿在高昂的状态下融入学习环境。例如,在“方位”的相关教学中,为让幼儿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充分认识上下左右等方位,教师就可以添加一些关于生活实际的游戏化内容,进而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活动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生活,贴切幼儿生活”,基于对小一班幼儿已有经验的观察,幼儿园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活动,以促进幼儿对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的理解。例如,教师首先进行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玩什么游戏呢?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可以藏在桌子的下面、椅子上面,柜子的后面、地垫的前面,这时幼儿积极性将会显著提升,等幼儿进入状态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到音乐后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位同学开始找,问:小明在哪里?这位同学回答:“小明在这里”,并引导幼儿大声说出小明藏在柜子或者桌子前后里外上下等,让幼儿有效掌握方位。

四、结语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压制幼儿的天性,也会让幼儿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新颖的游戏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学习,能让幼儿得到思维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各种潜能的早期开发。通过强化游戏教育的指导与组织,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智慧,激发了孩子的激情与挑战精神,为强身健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数学知识生活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