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插图素材

2021-03-07 07:1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中学李晓华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监生刷子课文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中学 李晓华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其所配有的插图素材具有多样化特点,这些插图属于教学资源的一种,但怎样有效运用教材当中的插图资源来辅助语文教学呢,下面就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素材为例,浅要探讨相关的运用策略。

一、观察插图,理解插图内容

插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直观、可感、明了。教师可运用插图和课文中的文本相互联系,把比较直观的插图巧妙运用,以此促进小学生正确理解文中词语以及掌握文本内容。

(一)直观地感知词语的意思

部分词语在学生实际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倘若教师只通过口头解释,通常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而运用插图教学,搭配着语文教师的正确解释,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五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两茎灯草》这篇课文当中提到了“两茎灯草”,对小学生而言,由于自身比较欠缺生活经验,想完全理解这个词就会存在一定困难。此时教师可利用插图,把部分词语的含义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读课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灯草指的是什么,在此过程中随机呈现出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两茎灯草”指的就是桌子上面能够点着的灯,其中还包含着两条灯芯。

(二)直观概括文章的内容

在叙事文当中,运用插图素材通常是可以概括文章的关键内容的。例如,六年级语文课本当中的《学弈》这一课中运用的插图便能有效体现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当教师在教授《学弈》时,首先需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的画面,同时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这时,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看到右侧一个人正在托着下巴,他的眼睛在盯着棋盘,认真地在思考着,这也说明了他很认真;而左侧的人也是手拿棋子,可却抬着头再看天空,心不在焉的神态。”听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个人,记录学生会联想的词,学生回答:“第一个人非常专注和认真,而第二个人的态度很不认真,心不在焉。”最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认真读一下这一课,基于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思考文中讲述了什么事情。

二、思考插图,体会含义

(一)要在比较当中进行思考

当教师在教授《刷子李》这篇课文期间,可以先呈现插图,接着请学生观察图中这两个人的衣着是什么样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他们的衣着一个是黑色的,一个是白色的,而黑色的是师傅,白色的是他徒弟曹小三。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刷子李出门干活时为什么要穿黑衣,这是有特别的原因吗?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答出:“如果他身上有点白,不但白刷还收不到钱,也因此,刷子李刷浆期间要穿一身黑,还因为穿一身黑衣,就像是和一桶白浆在较劲,通过进行对比,就能够凸显出刷子李的特别之处。”

在插图当中,将黑衣和白浆这两个画面进行比较的同时,还能激发起小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以比较方式去印证“刷子李”自身的奇特之处。

(二)在描述期间进行思考

再以《两茎灯草》为例,在讲述《两茎灯草》这课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看插图,提问:严监生将两个手指伸了出来,奶妈和大侄子以及二侄子这三个人按照两个手指头对严监生说出的话是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后试着回答,这时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是重要的,不然就没机会了。”听到此回答后,可再次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到了最后唯有赵氏明白,且能一语中的?”这时,学生回答道:“因为赵氏当时是和严监生在一块生活,她是最了解严监生的。”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此场景谈谈对严监生的认识。

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进行了深入思考,了解到严监生这个人的两根指头以及他的神色可以说明前三者的错,但是当赵氏一语中的之后,严监生闭眼而去,学生能在此过程中将人的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借助插图素材,以观察和思考以及描述的方式,能深刻感受到“两茎灯草”中的含义。此刻插图进了小学生对文章含义的进一步理解。

三、观察插图,精写故事

在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手指》这篇课文当中,配有四幅和手指相关的插图,按照每一幅图的画面,能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素材中的手指,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随后写出几句可以表现出拇指作用的相关语句。另外,教师还可引导以此种句式描写出食指的作用,要特别注意用词准确。部分学生写的是:“血马上就要流出来了,让他使劲按住;水马上要喷出来了,让他用力挡住;沉东西马上就掉下来了,让他使劲扳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五根手指的特征,参考四幅插图素材中的手指的不同神态,开展想象力,把它改写为童话类的故事,主人公以五指为主,如《五指争功》。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效运用插图素材资源,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插图来培养自己的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综合运用插图,进行导学巩固

在进行单元导读课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插图素材制定主题。如,根据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的课本中第五组导读课内容,教师可借助插图中人物的画像让学生感受此主题,并对人物展开描写。

首先,呈现出本组课文内出现的图片,等学生浏览之后进行交流:这部分是来自哪个课文里的人物?让学生用简单几句话谈谈对人物的印象。其次,在本组当中的每篇课文里的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本组图的内容时,一定要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性格,同时还要向作者学习描写人物的有效方法。

又如,六年级下册古诗词朗诵部分布置了十首古诗词,都配有插图素材,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些古诗词,科学使用这部分插图资源,教师可有效把图文进行配对。如“图文连一连”以及“看图说诗句”等,要让小学生在各种练习中积累和巩固知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运用插图素材,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思考以及想象相结合,才可以发挥出插图本身的作用,以此使学生学会理解、表达、体会、巩固知识,进而提升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监生刷子课文
“新潮”的旧刷子
背课文的小偷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