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在幼儿园戏剧特色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

2021-03-07 07:13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塘家幼儿园王珍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京剧戏剧特色

□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塘家幼儿园 王珍

现有的关于教师在戏剧特色课程实施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大部分是从教师角色素质的“应然”状态进行研究,还有一小部分是从教师的戏剧教育观、教学信念的“实然”状态进行研究。然而对戏剧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行为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幼儿园戏剧特色课程实施中教师所担任的角色的重要性,教师在戏剧特色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如何体现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对其他戏剧教育教师产生借鉴意义。

一、戏剧特色课程概述

幼儿园的戏剧特色课程是指幼儿园在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创以戏剧艺术素养启蒙为核心的审美教育,能有效提升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以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实施中激发儿童创作戏剧,是教师培养儿童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师幼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主要包括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

二、教师在戏剧特色课程中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幼儿教师也应当基于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能力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设者、构造者、实践者,也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育者,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幼儿一生的人格变化。因此,在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对课程产生一种认同感,共同促进课程的实施,保障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的顺利完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在戏剧特色课程建设中如何体现角色

(一)融合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

戏剧特色课程的建设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潜力,挖掘幼儿的潜能为主要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年龄的特点,让幼儿在戏剧课程中能大胆地展现自我、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京剧脸谱融合到戏剧特色课程中,京剧脸谱一方面能吸引幼儿对京剧的好奇和兴趣,融入京剧的戏剧特色课程,既有京剧的韵味,还包含了歌曲的特色,对比传统的京剧,更有利于幼儿理解。在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让幼儿能通过戏剧的学习,发现京剧的独特韵味。让幼儿在活动产生参与感,也可以让幼儿学习他人的经验,促进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方式,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后再回归到教师身份,对课程做调整或者结束教学。

(二)结合基础教学知识,突出园本特色建设

在幼儿园的授课中,不仅需要建设特色课程,还需教授给幼儿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知识教给幼儿,为幼儿的小学教学打下基础。因而在戏剧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需要融合戏剧的基础知识,在加深幼儿知识学习印象的同时,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还能在特色课程的教学中,让幼儿掌握其他各种知识,幼儿可以通过模仿、造型等几个维度来提升语言表达和情感表现能力,使幼儿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将幼儿看作被动的受体,将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幼儿,而是应当将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教学。

(三)组织活动,丰富特色课程内容

特色课程在于课程的组织形式、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方面的特点。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实施特色课程时,应当从多方面考虑,组织活动,丰富特色课程的内容,让幼儿真正接受到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戏剧特色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一个课程,因为戏剧完全符合幼儿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等特征,解放了幼儿的天性,让幼儿能在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学习。而且戏剧特色课程拥有很强的互动性,这样的形式更加能吸引幼儿,也更加有利于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课程的设立者,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需求,定量去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为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给幼儿开辟一条获得快乐,提升能力的新途径。

(四)科学规划,完善特色课程的重点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戏剧特色课程的构建既能帮助教师丰富教育教学的方式,又能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多元教育的空间和多样性。戏剧特色课程的落脚点是幼儿,可以在促使幼儿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同时,又可以让幼儿园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场所。戏剧课程实施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涵盖了多重主题和教育内容,同时也具备了生活化的教育特点。教师在实施戏剧特色课程的时候,需要设定具体的目标,跟随幼儿的发展需要,不脱离实际,在实施课程前要及时做好课程的一切准备工作,有层次有目的地实施课程,真正意义上改善特色课程的重点,让课程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五)转变教学主体,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设立特色课程的时候,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教学主题,以幼儿为主,来引发幼儿内心的探索欲。戏剧特色课程的设立能有效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也充分体现了把幼儿作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一些童话故事融合到戏剧中去,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境再现,通过这样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开拓幼儿的想象力,无形之中让幼儿自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利用幼儿的思维特点,用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人物形象进行教学活动,让幼儿能通过戏剧学习到新的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能决定幼儿教育课程所能取得的教育成果高度,在幼儿教育戏剧化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幼儿园也正经历着一场质量观的再提升,教师也应当基于教师观、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自我学习,注重自身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做好幼儿特色课程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京剧戏剧特色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有趣的戏剧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