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涂画活动融入小学数学课堂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

2021-03-07 07:13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仇惠怡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涂画导图绘画

□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 仇惠怡

一、将涂画活动应用于数学教学的作用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相对较弱,而数学学科知识恰恰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将涂画活动应用到数学教学之中,能有效解决对上述问题有效解决。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四则运算”的相关内容时,难免会导致课堂教学乏味、无聊,加之学生注意力又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因此便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借助涂画活动,教师能将数学思想、数学语言美化,转变数学的抽象学习为生动、形象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让课堂“活”起来,还能让课堂中的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参与课堂之中。借助绘画,教师能促进学生手眼协调发展,推动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将涂画运用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创设促进良好的教学情境,还能转化抽象知识为生动可感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数学思维结构。

二、涂画活动融入数学教学现状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看,结合相关研究以及实践,教师已经逐渐开始发掘美术、图画的重要性。就小学课本中的插图而言,插画在小学课本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生动有趣。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材的插图数量明显呈现增加趋势,插图使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内涵丰富,很好地提升了小学数学教材的质量。教师借助插图,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即是教材中的插图。但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缺少对涂画活动的重视。虽然教师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图画的作用,并且逐渐应用多种方式发挥图画的作用,但从具体的数学教学研究成果来看,教师将涂画活动的融入课堂的情况还相对较少,局限于课时、考试等因素,多数教师的课堂仍是中规中矩,另一方面是涂画活动掌控难度相对较大,一些学生可能会对涂画过于重视,而忽视涂画活动基础上教授的数学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强涂画活动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涂画活动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对策

(一)促进简笔画在数学课堂的应用

对于绘画能力不足的教师以及学生而言,简笔画是比较容易学习的绘画类型。教师简笔画绘画能力提升,能提升教师自信,促进教师教学中应用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需要在短时间内利用简笔画明确事物本质,应用较少的线条表达事物,突出事物主要特点,从而保证学生能准确联想到相应的事物,并减少课堂绘画的时间。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提前预制相应的事物,首先引导学生绘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用简笔画复制教学,从而强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准备一些教学图片、卡牌,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画出一些事物,如城堡、树、人等,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绘画,教师说出一个图形,随后引导学生在纸上绘画,指导学生如何绘画,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绘画,结束绘画后,教师让学生将纸张举起,看看学生是否画的正确。上述方式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图形的印象,同时也能营造课堂良好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也同样要适当夸奖,避免学生失去参与课堂获取的热情,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

思维导图又称为思维地图、心智导图等,该工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简单、可视化等。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促进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主要特点为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但并不说明思维导图不能应用到数学教学之中。思维导图能借助图形图像描述抽象的过程或是事物,促进事物的可视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等,且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特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对直接的感性材料更依赖,更倾向与具体形象性的事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学习制作思维导图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的不同方式,包括旋转、反转、复制、粘贴等。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随后在一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和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并在随后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不同课堂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工作,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

图1 面积思维导图

上述方式能有效锻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抽象知识,并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创设情境基础上开展绘画活动

教师借助情境创设,能帮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增强数学亲切感,并且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实践之中,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创设相关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创设的情境进行相应的绘画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一年级小学数学“加减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即可创设相应的情境:小猴、小猫和小兔子要去野餐,小猴子拿了4个桃子,小猫拿了7个苹果,小兔子拿了3个胡萝卜。问小猴子和小猫一共拿了多少个水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涉及多个数字,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学生绘画桃子和苹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引导学生用纸和铅笔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上述方式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对情境中的问题充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锻炼小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涂画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就现阶段实际情况看,一些教师缺少对涂画活动的重视。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明确涂画活动重要作用,并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涂画活动。

猜你喜欢
涂画导图绘画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扭扭大树
墙上的斑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