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球训练运动损伤
——以河南师范大学排球专项班为例

2021-03-07 00:46杨丰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热身排球运动

杨丰屹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1、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排球训练损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河南师范大学排球专选班学生50人作为调查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损伤概率

调查表示,50名排球专选班学生当中,有36名学生曾经在排球训练过程种发生过损伤,占据比例高达72%。此外,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学生发生超过两处的部位损伤。这就表明,在高校排球专选班进行排球训练的过程中,运动损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状况。所以,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使运动损伤得以降低,这是不能被忽略的状况,应当受到师生的重视,否则的话可能会因为伤病困扰,导致学生抵触排球训练,对排球训练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性作用。

2.2、损伤部位

依照调查与统计能够了解到,在排球项目当中,肩、手指、膝关节等部位可能会有运动损伤的发生。肩部损伤往往是肱二头肌腱鞘炎,其发生原因是在扣球的过程中姿势存在问题,或者传球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造成关节囊出现较为松弛的状况,另外关节稳定性也不强,因此可能会导致损伤较多发生。而手指损伤往往是在传球过程中手指和球没有正确的接触,在扣球过程中用力过猛等因素导致的。膝关节损伤是因为起跳、拦网或者防守等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缓冲状况或者积劳成疾而导致的问题。另外,也有很多学生踝关节部位存在伤势。在网前争夺的过程中,落地时可能也会发生踩脚受伤的状况。不过,根据调查可以了解到,在排球训练过程中,肘关节、腿部等受伤人数并不是很多。所以,对学生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了解以及分析,能够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加强这些部位所进行的保护,进一步降低伤病的存在。

2.3、损伤类型

肌肉损伤发生的具体原因是超出了习惯的肌肉活动范围,从而导致骨骼肌在工作之后产生延迟性酸痛的情况,或者发生肌肉僵硬、肌肉收缩以及伸展功能降低的情况,可能会有扣球以及救球等动作的出现,导致肌肉劳损的发生,或者上肢与下肢关节韧带撕裂以及韧带拉伤的状况。所以预防应当在体育运动和活动过程中,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并纠正不良技术动作,避免过度劳累和超负荷运动的情况发生,另外还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场地安全标准,并与个人护具相配合。

3、排球训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3.1、准备活动不充分

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之前需要展开准备活动,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不过如今高校体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准备活动具有的重要特点,在展开排球教学前,仅仅是利用简单动作进行热身,该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组织,而如果缺乏充分活动可能会导致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或者导致学生没有被充分调动的高强度练习过程中,这种问题会导致学生会有运动损伤的发生。

3.2、缺乏运动意识

学生本身没有太强的运动意识。在排球教学进程当中,学生有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学生没有充分的运动意识作为保障,国内传统教学没有重视体育学科等方面的内容,导致高校学生没有更好的运动意识,另外对运动损伤的知识也没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导致学生在排球练习进程当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无法保护自身身体器官以及身体组织,从而导致身体损伤的发生。

3.3、管理制度缺失

体育课堂有可能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如今国内高校教育环境有一定的问题,高校体育场与设施较为落后,后期维护方面也无法跟进,在这种情况下展开体育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为了避免在排球教学进程当中学生有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需要高校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加强管理,进行科学制度的建立。排球运动与其他项目不同,对学生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缺乏对应的管理方法,只是放任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往往会导致排球教学过程中混乱状况的发生,导致学生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3.4、技术指导缺失

排球活动中没有充分的技术指导,其对学生熟练度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另外运动技巧的把握方面也有一定的需要,如果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这也就要求学生在排球训练的进程当中对动作科学和规范性予以重视,体育教师需要纠正学生的相关动作,假如无法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正确的反应,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技术动作与人体结构不相符合,或违反运动生物学原理,导致运动损伤事故的出现。

4、预防高校排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

4.1、运动损伤的预防

(1)自我保护方法的正确性。

在排球训练过程中,技术学习及自我保护有着同样重要的特点,都会让学生得到一定的好处,所以应当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方法,比如,鱼跃滚翻或者使用护具,都可以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可更好的进行体育保健知识传授,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保护自身的方式。

(2)动作技术的正确性。

正确的技术动作能够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比如,在拦网或者扣球的过程中控制身体的动作,不出现争抢或者前冲的情况,这样也就不会发生冲撞或崴脚等状况。所以教师本身应当使学生运动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并且依照正确的技术要求展开相关练习。

(3)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强化。

身体素质是对运动损伤加以预防的前提,灵敏的反应和移动能够使应变能力得以提升,同时身体力量能够在比赛中对自身进行更好的控制,而柔韧性、弹跳度和耐力都能够对运动损伤加以预防,进一步使排球训练效果得以提升。

(4)训练的合理性。

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安排,使学生对排球技术以及排球节奏有充分的把握,此外应当考虑到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以及运动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在教学组织层面来说,哪怕只是某一环节的练习也应当由易到难,缓慢展开,比如在扣球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先扣静止球,之后再扣活动球。同时,应当进行合理的热身计划的制定,排球的运动强度相对比较大,为了使学生身体健康得以保障,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热身计划的制定。在训练之前展开热身活动的目标是调动学生神经系统和关节,在热身过程中,教师应当依照训练内容进行不同热身项目的设置,或者依照学校本身的环境特点,展开个性化项目的设定,在热身活动之后,让学生的神经系统更加活跃,在这种前提下展开排球训练,能够让训练效果获得最大化体现。

4.2、安全保护意识的提升

学生在排球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保护意识。在排球教学进程当中,确保学生树立安全保护意识,能够更好的避免学生出现损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展开排球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相应的安全保护知识,提升学生的警惕性,使学生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排球训练。在训练之前,教师应当对排球训练的安全性加以强调,利用实物演示以及多媒体演示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安全防护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进一步普及排球运动当中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增加安全意识,在训练进程当中对排球技巧加以规范。

如今高校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人数比较多,体育教师通常无法针对所有学生逐一展开指导,这样一来,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排球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规范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在排球技术规范性和指导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指导以及纠正学生的动作标准,使排球教学专业性得以提升,另外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让教师依照学生的掌握状况展开相应的调整,使排球训练灵活性大大提升。

5、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体育学科当中排球训练让学生获得了更为宽泛的空间,使学生积极性得以提升,并帮助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使身体素质及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排球教学进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保护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避免对学生身体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学生加入体育训练的热情。

5.1、结论

通过调查河南师范大学50名排球专选课运动损伤具体状况可以了解到,学生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概率达到了72%,通常在人体肩部、手指、膝关节产生损伤,肌肉以及韧带拉伤情况较多。导致排球训练过程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动作方面的问题,以及没有展开科学的热身活动,思想方面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力量承受力,进一步造成在发生运动损伤之后,学生没有较为积极的表现,很多学生没有及时进行治疗。

5.2、建议

作为师生而言,都应当对运动损伤加以预防,并及时展开处理,避免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在排球训练损伤防治过程中,肩、手指、膝盖都是需要重视的损伤内容,在训练以及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保护这些部位。另外加强热身训练也有一定的必要,能够使肌肉弹性增强,使身体代谢增强,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猜你喜欢
热身排球运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不正经运动范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when与while档案馆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